黄帝密码|五色修明
原创 芃澜 腔调中医 今天2、五色修明。[i]
《中医脉的想象》.丙烯.本然绘关于色脉的色,是与四时五脏有关的色。“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万全。”[ii]合色脉的方法,在于“色”相对于“五脏”其他变化,更加有辨识度,能够直接从外观察。早期对于色的审察,却并不是万全的,甚至并非与脉法并言的,而是随着临床观察的记录,体现在了四个地方,其一是脉色;其二是精明之色;其三是面色;其四,是全身上下之色。最后才不断就此探讨,逐步的前进,最终相互融合在了一起,而从在整体上系统思考全身上下的气血的变化出发来看待了。脉之色察。我们先来看脉色。脉的颜色自然是与脉关系最密切的。这在逻辑上去思考,是最明白无误的吧。与手持动脉而拟察之内里气血变化的初衷一样,手持针刺对应的也正是早期医学血脉疾病的治疗。因此,我们今天来看的时候可以从针法中找到一些呼应的内容。其实,《内经》理论的建立基础不可能逃避得开临床实践的内容,相反临床实践所得与解剖目见的身体构造是一样的,这些内容是医理阐发毫无疑问的基石。在《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到九针歌诀的时候就说到,“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是九针守神的最早观察的依据,一个依赖看脉即“视之”,一个依赖“切脉”即脉法。被称为:“神属勿去,知病存亡”的大法。而视血脉,则重点在于络脉。说到这个原因,在《灵枢.经脉篇》: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这里的经脉,指经中血脉,而络脉则是经中血脉可以出于表者。雷公就此提问说,“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邪其邪而出其血,血之发为痹也。然后提到了诊络脉。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热。胃中寒,手鱼之络多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者,皆多血络,必间日而一取之,血尽乃止,乃调其虚实。其青而短者少气,甚者泻之则闷,闷则仆不得言,闷则急坐之也。这里提到的是诊察鱼际络的色。今天只小儿科常用。其后类聚十五络也都是用于诊和刺血的。其理应与鱼际色诊同。其总法则为:“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依《灵枢.经脉》列表如下:经别络名起止病态取处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即手太阳之别处,即支正穴)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遍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解同前)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衄取之所别也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取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取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之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脊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也十五络脉均可视察颜色,并根据颜色判断疾病所生,也可刺络放血予以治疗。而在审查这十五处络脉的时候,还应当注意人体的差异。“人经不同,络脉异有别也。”因此要在文中所提及的十五络脉别出位置,“视而不见”时,要“上下求之”。则脉色的这一部分完全出自于针刺的实践发现。起先是鱼际络的观察,赤色则热,黑、青则寒,赤、黑、青皆有,则寒热。对应的是寒热变化,此后则是全身上下络脉的提出,以及与经脉的关系,于是加上经脉循行所主的疾病,则可别虚实,而加以调治。[iii]这也是一种色脉合,但不是与脉法的合,而是与十二经以及任督二脉循行的合。是在巡察十二经及任督循行中血脉所在以及所别出体表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与脉法合的色是另一种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体系,与针刺有所区别。《五色生成篇》引古脉书“五色脉诊”的内容说,“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就积气在心下至 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这是古代脉法常用的书写格式,第一讲色脉,第二讲脉象,第三讲病机,第四讲病名,第五讲病因。以此构成脉法之文法。这里的色脉象是哪一个部位的色脉象,我们还并不清楚。最大可能是面色。列表如下:色脉脉象病机病名病因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外有病邪,而内伤思虑)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至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这里的喘而坚,喘而浮,与其他上虚下实,长而左右弹,大而虚,上坚而大,皆是脉象,并非人体症状。我们在前文中曾经引用《平人气象论篇》说,“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可知这里的“喘”是一种脉象。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所引述的脉法,是属于比较古老的一种脉法,虽然涉及五脏,但其实并不依赖五行之顺序,如,其中以赤、白、青、黄、黑五色为序,而病机也以积气所在释病,而色脉合所诊之病名,也直接对应的是痹与疝,这样的脉法,显然过于琐碎,而不及更高的医理。之所以被并于色脉的内容之中,则是在整理经书时,欲将色脉之理论欲与统属,因此有必要对于色的观察加以提升,并内合脏腑,外应诸身,能够完成这样的结构的,只有借助阴阳五行的容范,以回答清楚“五色生成”的缘由。是所谓内经所说“比类、从容”。因为涉及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们留待后面专门讨论。目之色察。这里要提到的是除了观察血脉的颜色之外,另一个被观察的对象是目。在今本《内经》之中,这一部分的内容并不多。这与经文中对于目色的重要性并不吻合。《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指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这里“精明”即指双目。下文接着说,“夫脉者,血之府也,”“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但是在《脉经》中保留着一段,关于目色的记录:病人面黄目青者,不死。青如草滋,死。病人面黄目赤者,不死。赤如衃血,死。病人面黄目白者,不死。黑如炲,死。病人面目俱等者,不死。病人面黑目青者,不死。病人面青目白者,死。病人面黑目白者,不死。病人面赤目青者,六日死。病人面黄目青者,九日必死。是谓乱经,饮酒当风,邪入胃经,胆气妄泄,目则为青。虽有天救,不可复生。病人面赤目白者,十日死。忧恚思虑,心气内索,面色反好,急求棺椁。病人面白目黑者,死。此谓荣华已去,血脉空索。病人面目白者,八日死。肾气内伤,病因留积。病人面青目黄者,五日死。又有,病人目直视,肩息者,一日死。病人头目久痛,肩息者,一日死。病人阴结阳绝,目精脱,恍惚者,死。病人阴阳绝竭,目眶陷者,死。病人目系倾者,七日死。又有:目色赤者,病在心,白在肺,黑在肾,黄在脾,青在肝,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又有:诊目病,见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也,从下上者,阳明病也,从外入内者,少阳病也。诊寒热瘰疬,目中有赤脉,从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这篇文字《脉经》名为《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则其中内容有出自扁鹊书者,有出自华佗者,有于《黄帝内经》出现之前的扁鹊的脉书内容,也有出现在《黄帝内经》之后东汉末年的内容。但虽然有目色作为诊断的内容,但无一条与脉合称者。《脉经》中察目,还包括,目系的变化以及目生赤脉的变化,可见“目”的审察的确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然,很多《脉经》中的死候,如“目直视,肩息者,一日死,”则的确是临床危象,但今日临床发展,则以未必只有死一条路了。此是别话暂且不表。《脉经》的这篇文字表明,在实践面色与目色相互比较、以及目系情况和目中赤脉均可作为单独判断疾病发生的内容,其中目色与面色有合者,但并不以五行生克而论,唯以色泽是否协调为依据,叫“病人面目俱等”,而存在颜色差异,则为病态。又以颜色之不善者,为恶。《五脏生成篇》末:“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之奇脉’”三字,应是。后人整理时,以为谈本段引诊法察色的内容,即合集于此以应“色脉”之说,其实是出自扁鹊的脉法。这里引文具为面黄而目色异,故此,王冰注释为,“凡色见黄,皆有胃气,故不死也。”这个解释是王冰的,其实在《脉经》文字中,我们知道“面黑目青”也属于不死。因此,以扁鹊脉法来说,并未与胃气思想联系。而仅仅是持脉总结的临床实录。但有意思的恰在这里,后世不断注疏经典,其中也有一个始终不变的想法,那就是希望能够将所有的理论和实践勾连起来,找寻背后的理。这不就是《内经》的理想吗?《黄帝内经》里,也有一段描述,提及颜色的善恶:色见青者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色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从《脉经》知道,其中一些文字正出自扁鹊的望色内容,而更为丰满和整齐。于是前面加上“五脏之气”四个字,便从临床实践中的记录转而与五脏之气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五脏之气,荣于其外的表现。整齐之后的论说,则不必太理会临床中那些与五脏关系不密切的记录,而并述为:“生于心,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以缟裹栝楼;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这样就将一切的外荣之色,都与五脏联系在了一起,由此也可以与脉相互比较,而互参了。[i]《六节藏象论》:“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无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ii]出自《五脏生成篇》。[iii]《灵枢.脉度篇》有讲述对应的治疗法则:“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补之。”
芃澜
稀罕作者阅读 210文章已于2021/06/06修改分享收藏赞3在看1写下你的留言精选留言
穿石斋主人色,顔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