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分数,盲目追求100分,结果却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脆弱的做题机器。最近,江苏一位校长在两会期间的5分钟演讲刷爆了网络。他叫唐江澎,江苏政协委员,也是一位有着41年基础教育经验的高中校长。“唐江澎校长有成为网红的重要潜质,其实他已经成为网红了。但我们别只图一时的乐,别只网红一会儿,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心里留下印记,推动我们的教育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分数,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重要标准。我们凭借分数考察孩子是否努力,预测孩子未来是否有出息。一名大连理工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的三年级学生,从小优秀到大,却在去年10月13日凌晨,因课题实验长期受挫,以及可能面临延期毕业的压力,在实验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迈不过去的坎儿,他本可以求助,可以绕道,可以等下一秒钟的“柳暗花明”,可他却钻进死胡同里逼死了自己。陕西一名17岁高三女生,因为一次模拟考试成绩退步,写下13个“对不起”后自杀身亡。一次成绩的挫败,她本可以倾诉,可以释然,可以等下一次努力赶上,可她却带着深深的负罪感告别了这个世界。《荣耀乒乓》里国家队教练曾对比赛丢分的于克南说:“球没有落地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一次考试失利算得了什么,为已经过去的失败,毁掉自己可能的未来,才是最令人痛心的。然而,这样令人心痛的案例近些年来层出不穷,到底是我们的孩子太脆弱?还是我们的焦虑害了孩子?孩子考92分,一个暑假要做完376张考卷来弥补这8分差距;许多父母对孩子成绩的焦虑,远远大过了对孩子精神世界的构建。父母把大部分时间和体验拿去训练孩子的应试,其实就是拿孩子的未来为自己的不安情绪买单。假如家长要求什么,孩子就能实现什么,那么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成绩优异、习惯良好、多才多艺、品貌出众——
我们越是想要孩子取得好成绩,就越是不能向孩子要分数。因为,庸俗的目标只会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机。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或是在考试中,不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会,如何改进?而总是关注别人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考得好会得到什么样得奖励?那么,这些想法将会成为孩子的重担,让我们的孩子畏首畏尾,不堪重负,甚至心理扭曲,这样的孩子,未来也永远不会取得好成绩。“知识分数越高的人,自己越要小心,因为你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面。”
所以,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来都不是让孩子考100分,而是培养孩子与自己、与世界相处的能力。“去年,学校开学高一新生报到,男生平均身高1.8米,女生平均身高也有1.66米。孩子的发育都很好,“长”势喜人,一半男生都比我高。但引体向上,全体男生能全部完成的仅有3.72个,有132个男孩一个都拉不上去,高一893个学生有774个戴眼镜。”
其实,孩子们跑不快、跳不高、走不远、脊柱侧弯、近视率上升,已经是我们面临的普遍现象。因为对手机游戏、短视频的沉迷,孩子的运动意识逐渐淡薄。去年9月,湖南有一位中考成绩765分(满分810分)的学生,在军训中因热射症,抢救无效死亡。被父母认为“毫无用处”的运动,却成了孩子人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大脑灰质9个区域的功能,而这些区域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执行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很重要。也就是说,运动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恰恰相反,运动对孩子的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从小体育就很好,高三冲刺复习很累,身体能跟得上,得益于平时的锻炼。运动让我放松,保持充沛的精力,也能提高专注度,有效率地看书十分钟胜过盲目刷题两小时。”
运动从来都不是无用功,他不仅是对孩子体魄的锻炼,更是对孩子内在力量的积蓄。一个爱运动的孩子,更容易调动自己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一个保持着运动习惯的孩子,永远不怕输了一时,因为健康的身体、坚韧的信念是他们赢下去的最大本钱。“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早识字重要;一周7、8个补习班,逼得孩子没了兴趣,也就没了学习。”
朱清时院士考入中科大时,总分数只有460多分,连现在高考的普通重点线都到不了。他们那时候没有补习班,讲完课,只复习一个月就高考了。但他们那时的学生,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很强,除了书本知识外,他们还积累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反观现在,有些大学生离开校园,离开学术,什么都不会,只会死读书,读死书。有些中学生花样年华,却死气沉沉,全无半点少年轻狂。这些现象让朱清时院士很是感慨,并因此得出一个结论:过度用功和过度施肥一样,成绩再难提高,或者成为“高分低能”的平庸之才。也就是说,班级里第十名左右的孩子往往是最有才华的,很多的英雄人物、领袖人物,上学的时候不是排第一,而是排在第十名左右。他们有很多的兴趣点,获得价值感的途径也有很多,在他们眼里,从95分考到100分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但从60分考到80分却很容易。为什么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拼命增加几分,获取“虚荣”,而不是把时间投入到“产出”更多的兴趣领域呢?其实,任何一个分数,任何一张考卷,都不能衡量出孩子的综合素质。但孩子的综合素质却是衡量孩子能否成才的重要标准。所以,我们不一定非要孩子考第一,但一定要让孩子有自己独立于世的能力。他们应该要有完整的人格,坚韧的性格,要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到最好,这就是我们最成功的教育。我想,真正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让孩子们以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生活,造福国家社会。”
但如果我们的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就不会在困难面前手忙脚乱。如果我们的孩子有很多的兴趣,他们就不会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他们心中永远相信“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真正的学习,是让孩子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拥有走路的能力。所以,不要把成绩和分数当成孩子学生生涯的唯一追求。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独立自主的能力,愿意为之全力以赴的兴趣,才是我们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声明: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