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给书法带来了哪三大改变?
颜真卿书法取法前人,却法而能化,推陈出新,“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意于古意之外。”
他先后学习过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等人的书法,特别是得到了张旭的亲传。相传他两次向张旭虚心请教书法,因而尽得其意。他的《述张旭书法十二意》详细地载录了他向前人学书的经验,从中也可以看出颜真卿深厚的书法功底。
初唐书坛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为代表的王派书法占重要位置。他们都取法二王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的书法流派。但是他们过于拟古,作品缺乏新意。尤其是虞世南,他彻底继承了王书的艺术特色,恪守王风,笔笔王法。这样便形成了以方正瘦硬为风格的初唐书体,阻碍了书法的发展。
颜真卿继往开来,在笔法、结体、章法上做了创造性的改变,真是让人震撼、震撼!
一、在笔法上的改变
一是加大了腕力的运用。颜真卿改变了初唐王派书家注重运指、风格轻盈秀丽、以瘦硬取胜的特色,加大了腕力的运用,突出一个“筋”字,为范仲淹所说的“颜筋”。这样颜字就取得了“力透纸背”的效果,表现出了书法艺术的“力量”美。苏东坡对此作了更贴切的说明:“鲁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二是吸收了篆、隶用笔。颜真卿又吸收了篆、隶中锋用笔和藏锋逆入的特点,将此化入楷书。而且“折叉股’、“屋漏痕”、“印印泥”、“锥画沙”等笔法都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之中,写出了独具特色的“蚕头燕尾”的颜楷,笔画之间采取横细竖粗的对比错综方法。
可以看到,颜真卿加强了腕力,中锋运行,取篆籀方法,圆转藏锋。在钩末、捺末挑踢出尖锋,耀其精神。其捺笔表现出一波三折的节奏。其直钩、平钩、斜钩,饱满取势,弯度均匀,圆劲有力。其折笔则提笔暗转,形成斜面折下,以“折钗股”拟之。
二、在结构上的改变
一是大变字形体势。颜真卿改变了王派书家大多左紧右舒、左低右高、右肩稍耸、字形微侧之势,灵便洒脱之姿,不以重心欹侧取势,不以左紧右松取妍。而是吸收了篆、隶正面取势,浑圆庄重的特色,笔画端平,左右对称,稳健厚重,中宫宽绰,四周形密,字字都以正面形象示人。
二是大变向背体势。改王派楷书的相背为相向,重点的竖画写得略带圆弧形,如饱满待发的强弩,包含了巨大的弹力,使整个字的结构更加圆紧浑厚而富于内在的劲力。
三、在章法布局上的改变
颜真卿变抒情小调为交响乐曲。王派书法字小而行宽,以疏宕取秀逸,具有宽舒静穆之感,犹如一首情深意长的抒情小调;颜体楷书却与此相反,大小参差,行距缩小,行间茂密,以形密取气势,全篇布局具有充实茂密之致,字里行间洋溢着充沛的气势,浑然一体,密不可拆,像一组雄壮高亢的交响曲。
下面,我们就感受一下颜真卿的《勤礼碑》,这是颜氏书法鸿文钜笔、阐发性灵、大变风气的代表之作。
《颜勤礼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 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当代青绿山水画大师华拓作品
丹青飞狐,本名方向东,女,大学毕业,当代著名艺术评论家。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现居南京。
丹青飞狐是中国历史上遐迩闻名的桐城派鼻祖、清代著名文学家方苞的后代。
方苞,祖籍安徽桐城,生于江宁府(今南京市),清代三朝元老。康熙时期,他考中进士,任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时期,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期,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桐城派崛起于清初,以其领军人物方苞等人的籍贯安徽桐城得名。桐城派统领清代文坛200余年。著名史学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认为桐城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传承最久、作者最多、影响最广的文学派别。
丹青飞狐撰写的近百万字的一系列的艺术评论文章,被各地读者通过多种方式,自发地在各类媒体上进行转载、转发与传播,阅读总数达上亿人次,享誉国内外。被读者誉为是一个与祖上方苞一样敢讲真话的人。
首届《全国最受关注十大书画新闻事件(人物)网络评选》,丹青飞狐得票排名第一。
丹青飞狐首创了中国书画界的“星光大道”。
“丹青飞狐”商标,是中国书画界首个通过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品牌商标。
丹青飞狐文化艺术公众号
中国书画界“星光大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