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治疗红斑性肢痛症-摘
红斑性肢痛症(Erythromelalgia)亦称肢端 红痛症或红肢痛,为S.Weirmitchell 于1872年首先发现。其特征为阵发性、对称性四肢远端血管扩张,汗液分泌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潮红、肿胀,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灼痛,尤以跖趾为甚,每发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由于多发作于夜间,常影响病者睡眠休息。环境温度增高如穿鞋袜、睡眠时用被褥盖足、步入温暖房间以及站立、行走、足下垂等均可发作或使灼痛加剧,反之,如休息将患肢抬高或置于冷水中,疼痛可减轻。
1病因
尚未肯定,目前多认为是一种原发性血管疾病,可能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末梢血管运动功能失调,肢端小动脉扩张造成血流障碍,局部充血,当血管内张力增加压迫或刺激邻近的神经末梢时乃发生症状; 或认为系脊髓血管舒缩机能亢进,引起机体深、浅部血管扩张所致,由于动脉扩张与毛细血管 或小动脉收缩之间发生障碍的结果而引起局部剧痛。据毛细管内血流的研究,显示这些微小血管对温暖的反应增强,形成毛细管内压力显著增加和明显扩张。另一些学者认为本症非一独立疾病,只是许多疾病中都见到的并不常伴有血管扩张现象的综合征,根据这一观点,许多有害因素如慢性皮肤炎症、紫外线的损害、冻伤、灼伤以及抓伤都能使皮肤小血管陷于无张力状态,此时受冷、高温环境或局部的摩擦如行走等都可激发红斑性肢痛病样反应。目前多认为突受寒冷刺激,因机体不适应,可能为主要诱发因素。
2发病率
据 Landis 报告其发病率仅占末梢血管病0.5%,男女的发病率相等,亦有认为多见于青年男女,或青壮年男性多发,各家看法尚不一致。国内自1952年开始多为个案报告,认为这是一种少见病,但本人自1967年以来,经治观察了6例,近又有一例求医,称1975年冬粤北大雪,当时某医院同时发生同样病者多例,因未及诊断及/或治疗不适当而迁延病情,因此提示本病似非为一少见之疾病。
3病例报告
患者女,40岁,医院职员。1967年往北方探亲受冻,回广州后觉两跖趾发灼痛或如针刺样感,呈进行性加剧,痛为阵发性,日夜发作频,而以夜睡被褥盖足时尤不能忍受,在该院按末梢神经炎治疗无效,每夜间痛苦呻吟,均需置两足于冷水中始能暂时缓解,白天赤足以足心贴于水泥地以坚持工作。体检: 痛苦表情,血压、心、肺、肝、脾无特殊,膝腱反射正常,两足背跖皮肤紧张、灼热、潮红、稍肿胀,Buerger's 试验阴性,血象检查正常,既往有冻疮及哮喘史。
冷热试验: 置两足于24℃温热水中,即诱发剧灼痛,局部皮肤渐潮红,从足跖开始渐及 足背; 置于18℃以下冷水中,则皮肤潮红渐减退,疼痛亦渐减轻,病后15天开始服用龙胆泻肝汤。处方: 龙胆草(酒炒)6克、炒黄芩 9克、山栀子(酒炒)9克、泽泻9克、木通6克、车前子6克、柴胡6克、生甘草3克、当归(酒洗)6克、生地黄(酒炒)9克。服药6剂后疼痛获控制,再2剂以巩固效果,今随访几年未再复发。
过去认为本病病程较长,屡次复发,数年不愈,可发生肢端皮肤与指(趾)变厚或溃破,偶见皮肤坏死。临床3例慢性过程发生局部骨质改变或非偶然,可能与局部血管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国内报告数例,近期疗效均满意,但未见有随访记录者,临床治疗6例中3 例远期效果满意,其中两例,随访时间分别长达十一、二年,从未复发。初步认为龙胆泻肝汤的效果与病程有密切关系而与患者年龄无关,早期及时诊治,疗效好,病程迁延则需进一步辩证施治。
中医认为本病是“热厥”,系由肝经气郁不能疏散故发灼热疼痛,龙胆泻肝汤功能清湿热、调水道,方以龙胆草泻肝胆实火过湿热为主药,柴胡平胆热和肝,黄芩、山栀子清热燥湿为辅,达到解热疏肝之效。该方治疗本症,对新发病例,处于肝经气郁阶段即所谓“热厥”情况下,效果确较满意,如久病拖延,病机发生质变过程,难收预期效果。如1例长期服过大量中西药均无效果,初投该方12剂,症状仅减轻“三成”,后据病情、体质、脉象等,改以按阴虚湿热下注治疗,收到较好效果。而2例病程更长,伴发了蹠踝跟骨不同程度的骨质改变,远期效果难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