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
5. “仁”
论语中出现“仁”字有多处,第一次出现是在首篇“学而第一”,在第一章“学而时习之”讲到“学”之后,第二章有子曰便讲到“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什么是“仁”?
孔子是“仁”一词的首创者,我们当然要从他的言行中去理解,到《论语》原典中去寻找。但是《论语》中出现“仁” 字的次数多达109次,每一次的说法都不同,如何把握“仁”的确切含义?
孝悌是仁,忠恕是仁,礼义、廉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仁,治国平天下也是仁,仁的含义为什么那么广?
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著名哲学家牟宗三先生用两个字来定义“仁”: “觉”和 “健”。觉即觉醒,代表心灵的道德自觉。健即天行健自强不息,代表行动的力量。仁就是从心灵的自觉而发的道德意识,它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推进生命自强不息自我完成,不断走向充实、饱满、光辉。这股生生不息的力量,可以叫做“仁”。
由此来理解,仁者本自具足,由本自具足,它涵盖一切。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仁者,一定会孝顺父母,爱学习,乐于助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为这是源自他本心内在的要求。
体会了仁的含义,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它作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词汇,一字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仁字的演变
所以在《论语》中孔子会针对弟子们的问仁而做出不同的回答,每一个回答都好像说出了仁的一个方面,但又都说明了什么是仁。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张问为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以上选自《论语》
14.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15.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16.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17.“仁者无敌”
18.“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以上选自《孟子》
我最近加入了东山书院会员,里面有十本经典的解经课程,综合了古今名家的注解合参。例如《论语》就集合了朱熹《四书集注》、南怀瑾《论语别裁》、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和徐醒民《论语讲要》精华内容,非常有参考意义,省去了很多翻资料查注解的时间和精力,特此给大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