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青岛公共汽车历史变迁:最早追溯到1907年 青报网

德国侵占青岛时期,随着胶济铁路和大港码头相继建成使用,公路交通亦随之发展起来。1907年6月,德商菲理查德开办了市区到崂山柳树台的客运线路,乘坐班车的主要是政府的官员。

20年代,青岛市区逐渐扩大,道路增加,客运交通需求量大,车辆贩卖、修理业以及交通管理等亦逐步发展起来。1926年夏,俄国人拉富林切夫与中国商人王相英等在太平路开办了“青蚨汽车公司”,购置高篷车8辆,划定路线,设站售票,依班次运行。途经市内繁华地段,通往四方、沧口、李村等地,开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公共交通营运体系。这是青岛市公共交通的初创时期,在山东省也是最早的。

青蚨汽车公司开业不久,中外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投股买车营业,几年的时间,车行多达三四十家。到1934年,青岛市共有公共汽车60余辆,最大的业主拥有汽车20多辆。

由于车行多,竞争激烈,交通秩序混乱,汽车与人力车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为此,1933年10月,市政当局提出整顿公共交通。1934年7月5日,各业主正式联合成立了青岛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官督商办的方式经营,时有车辆65辆,实际能跑的只有30辆左右。1937年底国民党青岛当局奉令撤离时征用了部分社会汽车,其中包括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车辆。该公司遂告解散。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青岛的公共交通完全由日本华北汽车公司控制。日本军事当局首先以6.9万元强购华商张仁斋、王尊三汽车行,又从大连交通株式会社调来一批金刚客车和一批华工司机,于1938年7月28日成立了青岛交通株式会社,有80多辆车参加营运。1941年汽车增加到127辆,车型为1937~1940年出厂的美国“福特”、“雪佛兰”和日本“金刚”、“五十铃”等。

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时期,青岛市工务局接收了青岛公共交通,随即成立了官商合办(官股占80%,商股占20%)的青岛交通公司,接收了40多辆“金刚”车,其中只有10辆左右可以运行。1946年公共交通逐渐扩充,运行车辆达80多辆。

1947年春,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公司内部官商不协调,出现了亏损,6月25日宣布停业。6月28日成立了青岛市公共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仍为官商合办(官股占55%,商股占45%)。开业初期只有4辆客车运行。后情况有好转,行驶车辆逐渐增加到50辆,市内各线基本全部通车。

但仅维持了一年多,1948年7月7日又告停业。事隔不久,张仁斋等成立了私营公共汽车公司,专跑票价高、收入多的长途路线,市内交通遂告停顿。市内交通停顿后,迫于社会舆论,青岛市政府于1948年10月,成立了官办的青岛市公共汽车管理处。开业时有客车22辆。其中,能行驶营运的仅有十二三辆,车型多而杂,全部是载客少、车容差、性能低的外国破旧汽车,型号有“奇姆西”、“金刚”、“万国”、“五十铃”、“雪佛兰”等。至1949年初,能运行的车辆不足20辆。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