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药王千里赴华原 悟道法万世沐恩光

孙思邈、希波克拉底、南丁格尔齐名世界三大医德名人。未曾想到一千四百年前“汤药之资,罄尽家产”的他在世界有如此盛名。翻阅孙真人生平,从小勤奋好学,七岁读书,每日背千余字,有“圣童”之称。到了二十岁,已精通诸子百家学说,既“善谈庄、老”,又“兼好释典”,学识渊博。隋唐两代帝王屡次请他做官,他都“固辞不受”,而立志学医,真人年幼时,体弱多病,要经常请医生诊治。周围贫苦百姓,也跟他一样,因为患病穷困不堪,更有甚者得不到治疗而悲惨死去,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所谓“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经过长期刻苦的钻研,他的医学造诣很深,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共三十卷,内容极为丰富。分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平脉、针灸等,共计二百三十二门,收方五千三百首。书中首创“复方”。《伤寒论》的体例是一病一方,而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发展为一病多方,还灵活变通了张仲景的“经方”。有时两三个经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强治疗效果;有时一个经方分成几个单方,以分别治疗某种疾病。这是孙思邈对医学的重大建树,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书名含有和《千金要方》相辅相济,羽翼双飞的意思。此书共三十卷,其中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首载药物八百余种。这两部书,合称为《千金方》,收集了大量的医药资料,是唐代以前医药成就的系统总结,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对学习、研究我国传统医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宋代郭思高度评价《千金方》:“世皆知此书为医经之宝”。清代医学家徐大椿也认为该书“用意之奇,用药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这书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而且还影响到国外,如朝鲜,日本。公元六O八年,日本来中国学医的医生,就把《千金方》等方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汉医影响深远。

时隔两年,值辛丑小满节气,又与李月萍主任聆听姜宗瑞老师讲学,欣然之意未能言表。先生宣三皇之遗教,集经方之大成,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佛道中西,融会贯通。感叹昆仑医宗龙虎升降法的提纲挈领,升华了对君臣佐使的传统解释,使我们这些中医后学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与深圳中医经方协会游学药王山,五山连绵,扑朔迷离,似乎别有一番仙境之意。山中一座慈祥老人的雕像,右手持杖,左手的药葫芦彰显了他朴实而又辉煌的一生。

小满未满,后学精进,千里赴华原,祭拜孙真人,探寻真人隐居山林故里修学道法的智慧。读万卷书,尔后可以济世。行万里路,方能有所觉悟。“唐孙真人,方药绝伦,扶危拯弱,应效如神”。孙思邈在生之年为医药事业作了那么多重大的贡献,临终时,却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孙真人堪当无愧,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家乡人民给他修庙立碑,把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

山上至今保留有许多有关孙思邈的古迹,如“药王庙”、“拜真台”、“太玄洞”、“千金宝要碑”、“洗药池”等。历代人民对他的感情之深厚可见一斑。

得蒙姜老师和经方协会同门的不弃,有幸结伴同祭孙真人,万世药王,智圆行方,百代敬仰。集体背诵大医精诚诚心救人之能量满满,言犹在耳,让我们后学晚生秉承严谨治学、大医精诚之品德,牢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大医准则,践行“道无术而不行,术无道而不久”“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德术并重思想。用药、用针、用灸精熟,对病人不问“贵贱贫富”,不分“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赶救”,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中医人,为祖国医学发扬光大、人类健康作出贡献。

附姜老师孙真人祭文

惟辛丑年癸巳月丙寅日,深圳市中医经方协会及海内中医同仁,谨以香烛鲜花之奠,敬祭药王孙真人像前。

祖师姓孙讳思邈,京兆华原人。孤独信赞为“神童”,卢照邻尊为师长。屡被隋唐帝王青睐而隐居山野;广受历代朝廷、道门、民间敬重,千年不衰。宣三皇之遗教,集经方之大成,入龙宫而探秘,著千金而倡德。德行高远,万代景仰。今逢盛世,政通人和,愿祖师广开法门,泽被后学,以期再现汉唐盛世经方辉煌。谨陈辞而荐果,伏惟尚飨。

跪拜之礼佑及后人,医道之路谨言践行。

谨以此照片纪念此次祭拜药王孙真人之行,幸得两位老师提点,中医之路仍在脚下,医路之旅感恩诸位博文广志、深思好学并信赖中医之同道中人的陪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