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depressive disorders)也称抑郁症,是表现为以与其处境不相称的心境抑郁,兴趣、愉悦感缺失等情感性症状群,以及认知-行为症状群为核心症状的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的心境障碍。
抑郁障碍是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和高致残性等特点的心境障碍的亚型。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把“抑郁障碍”这个病名作为独立疾病单元名称,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中与抑郁障碍相当的亚型病名为“重性抑郁障碍”[单次和持续反复发作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ingle and recurrent episodes persistent)]。
症状表现
抑郁障碍的抑郁发作症状为情感性症状群、认知-行为症状群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群。
情感性症状群包括心境抑郁和兴趣、愉悦感缺失。
心境抑郁:
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郁郁寡欢,愁眉不展,精神活动的所有方面都蒙上了乌云或灰雾,感到悲伤、空虚、痛苦。心境抑郁通常有昼重夕轻(晨重晚轻)的节律,其表现是早醒(通常比患病前要早醒二三个小时或更早醒来),醒后常胡思乱想、迷迷糊糊、痛不欲生;上午工作、学习提不起精神,消沉郁闷;午后自感心境抑郁有所减轻;黄昏和傍晚开始感到稍有点轻松,有了一些与家人交流的欲望;晚上是一天中感觉最好的时段,与人交流也显得较为轻松,似乎找回了以往正常状态的感觉,家人也会认为患者己恢复正常;睡前心境又开始抑郁,常常难以入睡,复又进入次日抑郁的前兆时段。
兴趣、愉悦感缺失:
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聊天、约会、美味佳肴、旅游、阅读、财富、升职、成就等所有活动或几乎所有活动都缺乏兴趣或兴趣明显减少,完全没有兴趣上的动力;即使从事这些活动,在活动中也缺乏快感,不会有乐趣,似乎已看破了红尘,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认知-行为症状群
包括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自感思考能力下降,联想困难);自我价值感低,过分自责或不适切的内疚感、无望感(患者常把心境抑郁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无助、无望);不配活着,活着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无特定计划的自杀意念或企图,或者有特定实施计划的自杀、自伤行为等症状。
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群
包括失眠(难以入睡、早醒等)或睡眠过多;在未节食情况下体重减轻或增加(体重减轻或增加的幅度在1个月内超过原体重的5%);疲乏、精力不足以及精神运动性抑制或激越(言语少、声音低,经常独坐一处,不与他人交往;走路时行动缓慢,严重时出现呆坐、无言、不动,可达到对刺激没有反应或反应迟钝,对问话也只是微微点头或摇头作答的抑郁性木僵程度;或者唉声叹气、坐立不安和肢体活动过多等)。
患者感到痛苦,社会功能明显或严重受损,造成社交、学习、职业、生活等领域各项社会功能损害。
诊断要点
1.存在情感性症状群中的心境抑郁和兴趣、愉悦感缺失,至少2项症状存在其中1项症状(2项症状均不具备,则不能诊断为抑郁障碍),同时,认知-行为症状群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群中至少存在几项症状(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的诊断标准则规定至少有5项症状)。
2.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这些症状至少已持续2周(病程至少14天)。
3.除轻度抑郁障碍(轻抑郁)社会功能轻微损害外,其他抑郁障碍社会功能受损明显或严重。
4.从未有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5.抑郁障碍不能用分裂情感性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合理解释,也并非由物质/药物或其他躯体疾病所致。
6.症状持续时间不足2周(14天)或认知-行为症状群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群的症状少于5项但不满足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则应诊断为其他特定的抑郁障碍,并标注其特定的原因(例如标注短暂性抑郁发作、症状不足的抑郁发作、反复发作的短期抑郁等),或者诊断为因无法标注其特定原因和因信息不足而无法作出特定诊断的“未特定的抑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