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经济贸易学校:紧扣湾区产业需求,打造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体系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紧扣湾区产业需求,打造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有着63年办学历史的东莞经济贸易学校的办学真实写照。
作为省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东莞经济贸易学校着力推进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以培养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未来型建设人才。
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和数字校园特色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产教融合
守正创新,以生为本提高技能应用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是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中职学生在校的学习深度。学校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企业工作室和企业专班建设为切入点,各系、各专业精准对接新经济新业态下大湾区产业市场需求和岗位需求,积极开展专业调研,主动对接行业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校企融合为切入点,打造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体系。
据了解,学校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先后与搜于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深圳昌和盛大新媒体电商公司、广东时捷物流有限公司、广东顺力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百中佳财税顾问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目前学校形成了“一系一特色”,“一专一名企”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良好局面。经过校企“双主体”项目培养的学生,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毕业生平均月薪6000以上,个别学生月薪过万,已迅速成长为公司骨干。
当前,“双创”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态势。学校还联合北京博导股份,通过校企协同实施“双创”教育项目,教育对象是电子商务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来自云南昭通。“双创”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能力,改变了目前多数学校将“双创”教育侧重点放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甚至开办企业上的陈旧理念。
“不仅希望通过'双创’教育,配合我校教育帮扶云南,快速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云南昭通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同时,还希望通过这一项目实施,创出一条符合中职学校'双创’教育的新路。”学校有关负责人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大胆将高等院校的“双创”教育向中等职业学校拓展、延伸,在课程上实行企业化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上实行项目化的运营设计,以行业企业导师作引领,实施现代学徒制式的教育。
如果说“双创”教育项目是新锐尝试,那么阶梯式校企共建共育人才模式则是守正,通过扎实全链条跟进,对学生高质量技能素养形成进行全程关注。
学校以校企合作为落脚点,针对物流专业学生和云南专班学生构建“招生-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就业”阶梯式校企共建共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广东茶山时捷物流有限公司联手,共同推进人才培养。
学校将课堂教学缩短到3.5个学期,增加了企业实践教学和跟岗实习模块。其中实践教学是把实践教学任务安排到企业进行,采用“白+黑,师傅+老师”的模式。经过了这样一个渐进式的校企共建共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将得以高质量的形成,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2018年底至2020年共有300多名学生在时捷物流参加了顶岗实习,按照“物流新动力人才计划”的有序推进,实习学生有的被评为优秀员工,有的被提名拣货能手,有的成为企业最受欢迎节目主持人,学生在企业成立篮球队,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学生各种技能得到有效提升。
师资专业
凝心聚力,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近两年,从学校频频传来喜讯。
在教育部主办的“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遴选、竞赛活动中,学校竞赛团队共夺得国赛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省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展现了学校教师雄厚的业务功底、精湛的业务技能。由康莹、张蓉、马燕和黄子荣组成的教学团队,作为东莞市唯一一支国赛队伍,代表广东省代表队斩获全国一等奖。这是继2019年获得专业技能课程组一等奖以来,再次问鼎最高奖项。这让学校成为此项赛事中“两连冠”的翘楚。截至目前,全国所有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只有5所院校获得过“两连冠”的最高荣誉。
跃升为国家示范校建设后,学校紧扣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命脉,立足东莞现代服务业培养人才,产业特色日益鲜明,职业指向性强,行业认可度不断提高,逐步成为引领市内同类专业发展的领头羊。随着示范校建设成长起来的一批专任、专业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日益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骨干力量,甚至成为市内专业教师引路人。
尤其是学校在教学能力大赛上取得的骄人成绩,连续获得国赛一等奖,不仅表明了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也凸显了学校各部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彰显了学校不断攀升的综合实力。
学校教师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学校教师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在专业建设上,学校现有财经商贸、信息技术、旅游服务和文化艺术四大专业类型。共有三个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会计)和两个广东省“双精准”建设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其中物流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会计又是国家示范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正按照 “目标定位准、办学条件好、校企合作深、诊断改进实、人才培养优”的高标准要求,学校精准对接东莞重点规划产业、精准对接学校的办学方向,与行业名企合作,共同开展专业建设,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目前,学校专业招生吸引力强,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表现亮眼,先后暂获全国、省市一等奖。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评价好。
在师资建设上,学校以市“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积极打造以教学、科研为主的教研型教学团队,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如以学生竞赛、考证为平台,组建学生竞赛、考证辅导团队,推动以赛促学,以证促学,以赛促教,以证促教,同时以教师教学能力“省赛、国赛”为平台,组建以赛诊教、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教学团队,推动学校高水平的专业、课程建设,推动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教师团队在教师教学能力“省赛、国赛”连创佳绩,继2019年11月王琳团队荣获2019年“国赛”一等奖之后,2020年又有8个教学团队在“省赛”获奖,其中,康莹团队再次荣获“国赛”一等奖。
目前,学校共有5名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1名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有力地促进了对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帮扶,有效地增强和扩大了学校辐射影响力。
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培训学院”,共同培养既懂学校专业教学又懂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双能”师资。近年来,学校先后从行业、企业引进能工巧匠和企业讲师18名,作为校外兼职和兼课教师,较好地促进了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模拟教学”“岗位教学”“生产实战教学”等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专业教学过程与产生过程的对接,推动了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了产教融合。
学生发展
比翼齐飞,就业与升学实现双提升
建校63年以来,学校紧密切合东莞产业经济办学——
“农校”阶段为东莞农业发展培育了大批量农业技术人才,为东莞的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贸”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财经商贸人才,形成 “读会计,到经贸”的良好口碑;
“新经贸”阶段,着力为东莞现代服务业培养技能人才。
据统计,学校办学至今,共为社会培养50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数百人成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骨干,近万人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能手和劳动标兵,为东莞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在东莞独一无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与此同时,学校的高职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在2021年春季“3+证书”高职类高考中,学生发挥出色,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学校2018级共有950人参加高职高考,300分以上学生人数177人,相比去年,增加了138人(2020年300分以上学生人数39人);260分-300分之间的学生数为198人,相比去年此分数段的人数,增加了108人(2020年高职高考260-300分人数90人)。
据统计,学校2021年与2020年相比,参与考试的人数基本持平,但在今年全省考生人数增加了3万的前提下,学校的同比高分人数却大幅提升,其中,升大七班何文晴同学,语数英三科成绩分别为120分、133分、138分,总分391分;升大七班的黄凯丽同学,语数英三科成绩分别为107分、141分、136分,总分384分。
【数说学校】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创办于1958年,2011年与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东莞市职业技术学校两强联合,成立新的“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为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基础和实力雄厚。
学校共有任课教师287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65人,均为本科或以上学历,其中有56人获硕士学位,占专任教师的21%;有98人取得高级职称,占比37%;有“双师型”教师160人,占比60%。现有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和1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4名市级学科带头人,其学科涵盖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美术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等五大专业。
学校办学至今,共为社会培养50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数百人成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骨干,近万人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能手和劳动标兵,为东莞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在东莞独一无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统筹】王慧
【记者】林群贤 黄婷
学校供图
【作者】 林群贤 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