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英国作家E·M·福斯特,他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曾经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关于本书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在福斯特的创作生涯中,有着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它夯实了福斯特的文学风格,让他从一个文坛新人,跻身成为与D·H·劳伦斯、乔伊斯等一众文豪齐名的20世纪英语文学偶像。

核心内容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小说?它的超前和独特性都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出版时会被读者和作者本人忽视?它为福斯特确定了什么样的文学风格,这样一本被忽视的小说,是如何成为英国文学经典的?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作者是英国作家E·M·福斯特,他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曾经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的代表作,在1908年出版,可当时并没有立刻获得很多关注,甚至连福斯特自己都不太重视。福斯特的一位传记作者说,“5月初,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手稿刚完成,福斯特就把它当作一堆废话束之高阁。”

这部小说当然不是一堆废话,它一开始不受关注是因为“出道”时间不太对。出版几年后,它渐渐在英语文学界走红,人们开始认识到它的文学价值,讨论它的写作手法、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的主题。人们发现,这本小说看似普通,但其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甚至还有点超越时代的特性。

这部小说后来越来越受重视,福斯特曾对《巴黎评论》的记者说,他能有现在的成就,多多少少搭上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顺风车。当时,福斯特已经是享誉世界的大作家,正在剑桥大学开设自己的小说讲堂,这些演讲内容后来整理成书出版,叫作《小说面面观》,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人们研究外国文学的必读作品。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在福斯特的创作生涯中,有着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作用。它夯实了福斯特的文学风格,让他从一个文坛新人,跻身成为与D·H·劳伦斯、乔伊斯等一众文豪齐名的20世纪英语文学偶像。

今天的解读,我们就来看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小说?它的超前和独特性都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出版时会被读者和作者本人忽视?它为福斯特确定了什么样的文学风格,这样一本被忽视的小说是怎么变成公认的英国文学经典的?

第一部分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福斯特的生平,以及《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主要情节。

从1879年到1970年,福斯特活了91岁,他的人生几乎横跨整个二十世纪。他这么高寿,很大程度上和家庭条件有关。福斯特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建筑师,福斯特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但福斯特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动荡不安。因为他的祖母是个贵族,给福斯特和母亲留下了大约 8000 英镑的遗产。在当时,这笔钱完全可以让福斯特一家过上相当体面且自由的生活。

没有物质负担,福斯特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还能无忧无虑地写作。他在剑桥读大学,求学期间就决定要成为小说家。由于自幼丧父,福斯特和母亲关系很亲密。大学毕业后,他带着母亲多次前往意大利和希腊旅行。福斯特这么热衷旅行,其实和当时英国社会流行的风气有关。英国年轻人结束大学教育后,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不会立刻工作,而是先出国游历欧洲大陆,增长见闻。当时,剑桥和牛津大学都有很浓郁的古希腊情结,这也影响了福斯特以及和他同时期的作家们,比如,拜伦、雪莱、王尔德,都是众所周知的希腊爱好者。

在旅行中,异国他乡的风景人文给福斯特带来了强烈的精神冲击。游学结束后的三年里,福斯特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写完了三本长篇小说,迅速引起英国文坛的注意,积累了声望。这三本小说中有两本都是以意大利为背景,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述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这部小说的情节线清晰简单,似乎三言两语就可以概括。它说的是,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一位来自上流社会的少女露西和表姐巴特利特,结伴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度假,两人在一家旅馆里发现自己客房的位置不太理想,感到很遗憾。此时,同样来自英国的青年乔治和他的父亲,慷慨地提出可以和她们交换房间,他们非常热情地对第一次见面的两位女士说:“我的可以看到风景,我的可以看到风景。”

露西与巴特利特出身贵族、讲究礼数,对她们来说,这种直白的好意既唐突又尴尬,尤其是表姐巴特利特,她觉得乔治父子的言行实在太没礼貌,她本能地感觉到,乔治父子应该出身英国工薪阶层。带着一种老派上流社会的保守偏见,巴特利特立即决定要跟他们保持社交距离。露西虽然对乔治父子身上的真诚和友善感到好奇,但她从小受到的教育也告诫她,要保持理智。

不过,之后的发展却让露西和巴特利特始料未及,她们在意大利不断与乔治父子产生交集。面对巴特利特的抗拒和回避,这对父子熟视无睹,仍然大方地与她们相处。但巴特利特的焦虑与日俱增,一方面,她察觉到露西已经爱上了乔治,这对父子的人品好像真的不错,但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这段关系不符合逻辑。在英国社会传统的阶级观念和礼数的影响下,她生硬地阻止了这桩异国恋情的发展。

旅行很快结束,露西回到英国,在家人的安排下,她和背景相似、仪表堂堂的塞西尔订婚。然而,露西很快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接受塞西尔身上那种经过上流社会规训的彬彬有礼和自以为是。在经历了种种波折之后,她决定违逆家人的安排,解除这桩婚约。到了小说的结尾,露西再次回到乔治身边,两人在最初相识的那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确定了彼此的爱情。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这部小说的超前性和独特性体现在哪里。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个故事的人物设定,是英国古典文学中的典型设定:心地不坏但观念保守的上一代人,与不惧外界目光敢于选择自我的下一代人产生冲突对立,故事从爱情开始,以爱情结束。整个小说都有一种浪漫气氛。

从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上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其实并没有太鲜明的过人之处。这篇小说发表时,当时的英国文坛,正处于一个挣脱此前文艺创作规则的高峰期。在这篇小说之前,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苔丝》,这部作品公然挑战维多利亚时代上层社会的道德观。与这篇小说同期的,还有D·H·劳伦斯震惊时代道德伦理的小说《儿子与情人》。和它们相比,《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实在有点过于安静,那为什么之后的评论家会说它具有超前性呢?

答案要从福斯特写这本书时的态度入手。虽然这本小说也对英国阶级社会的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但福斯特的态度并不像哈代或者劳伦斯那样既尖锐又对立。他会直率地指出,英国中产阶级身上有一些性格缺点,比如,冷漠顽固,谨小慎微,缺乏幻想,虚假伪善,他甚至还写了一本叫《英国人性格琐谈》的书来分析这些问题,说英国中产阶级都有一颗“发育不良的心”。但同时,他对这个阶层并没有敌意,不会在小说里制造悲剧。在《苔丝》里,当女主角苔丝发现,富家子弟德伯里第二次让她失去了自己的挚爱,她就挥刀杀死了对方。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面对那个一直给他们爱情增添麻烦的巴特利特表姐,露西和乔治一直在最大程度地理解着她。

哈代和劳伦斯对待英国上一代人道德观念的态度是彻底决绝,这种态度与当时英国的主流思潮吻合。但福斯特与他们不同,他显得稍微迟疑了一些,他选择让小说里对立的人物和解。巧妙的是,正是这一点迟疑,让福斯特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我们知道这部小说在1908年出版,那时的英国主流文学圈,文学阅读的主流群体正在从中上阶层向下辐射,大众很容易把《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误解成一本有异国情调的浪漫小说,虽然它也提出了一些批判,但力度不够大。直到后来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大家才终于从福斯特的这点迟疑里,读出了某种独特的向往,这是一种怎样的向往呢?用福斯特本人的话说就是“connect”,也就是联结。

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之后,福斯特多次使用联结这个词来强调他文学创作的主题。这个词后来也成了学者们研读福斯特文学时最感兴趣的一个关键词。

联结是什么意思?我们用书里的细节来具体解释一下。前面提到,这部小说的背景设定在意大利,福斯特在书中多次把英国人和意大利人的生活进行了对比。虽然福斯特更偏爱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但他的立场却没有非此即彼,我们可以借书中露西的一段内心独白,来试着说明一下福斯特的立场。

露西说:“乔治和我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为什么这使他感到苦恼呢?我们知道我们是从风里来,还要回到风里去;知道所有生灵也许只是永恒的平静中的一个缠结、一团纷乱、一点瑕疵。那么为什么这要使我们不快活呢?我们还不如相亲相爱、努力工作、尽情欢乐吧!我可不相信这世界性的烦恼。”

露西所谓的“世界性的烦恼”,就是不同阶层、不同国度的人的文化差异,在福斯特看来,这些烦恼也许不可消灭,世界不会只存在一种固定的文化观念。但有一点却是不变的,福斯特借露西的内心很诗意地形容说,大家都是从风里来,也要回到风里去。人的生死本质不会变化,福斯特认为,如果要解决文化差异的矛盾,只有人们彼此相亲相爱,努力工作,把注意力放到回归自然本我,才可以达到一种真正的和平,这就是福斯特所说的联结。

了解了这个词,再联系到《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出版和走红背景,我们会更容易理解这本书的命运。从历史上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写于爱德华时代的初期,而小说真正得到关注是在爱德华时代的中晚期。

爱德华时代的英国是什么样呢?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矛盾。当时的英国虽然表面繁华强大,但实际却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20世纪2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的力量。国际工人罢工、妇女选举权运动、爱尔兰自治运动等一系列事件,让英国这个古老的殖民帝国一蹶不振、每况愈下。

紧接着,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又迎来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工厂倒闭,百业萧条,人民在贫困线上挣扎,法西斯势力在德、意、日三国迅速崛起,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短短五十年,人类就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中的互相残杀、人类罪性的流露、烽烟炮火的绝望恐怖,带来了空前的思想混乱和强烈的时代动荡感 ,英国民众普遍感觉到,“爱德华国王短暂的执政将是大英帝国的最后挽歌。”英国的文艺创作者们受到这种影响,纷纷开始寻找新的题材,试验新形式,于是,一种与现实主义传统相分离甚至对立的倾向应运而生。

我们前面所说的福斯特的迟疑,让他的作品始终不属于爱德华时代任何一种文艺潮流,但他作品里最核心的联结思想,似乎又满足了这一时期人们心中的愿望,也就是,分裂和对抗并不能真的带来幸福,只有和平才可以尽可能创造新的空间。

在战争时期,文学界会把一些作家创作的呼吁和平的小说统称为反战文学,比如,一战期间的斯蒂芬·茨威格,罗曼·罗兰,二战期间的雷马克与君特·格拉斯等。这些创作者的文学作品风格和福斯特相比,可能南辕北辙,但如果从作者表达的本质愿望来看,福斯特与他们在艺术思想上不乏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寄希望于用文学唤醒大众的善良本性,从而拥抱和平。

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主题就具有了普世性:不同阶层,不同国度的人,因为爱和本性偶遇,即使彼此的观念与生活截然不同,也能够基于一些人类共通的爱而产生联系。对这个时期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样的呼唤确实能带来莫大的安慰。可以说,福斯特是在用一种过去的美德来安慰当时的灾难。

既然《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主题具有普世性,那它是不是一部偏于保守的小说呢?答案是否定的。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思想。

当代的一些评论家们发现,福斯特在这部小说中着重强调的是英国阶层社会之间的差异,但读者常常会在后世许多女权主义的小说里,看见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相似的人物设定。

最明显的代表人物是露西的未婚夫塞西尔,他是非常典型的男权社会代言人。他出生于中产阶级,有文化有钱,循规蹈矩地遵守陈腐的社会准则,甚至因循守旧到了可笑的地步。塞西尔与对露西相处时,总是强调“爱”,他自恋地把这种爱形容为恩赐,始终把露西设想成中世纪的女士,等待着他这位中世纪骑士去保护。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因为塞西尔脑海里所设想的唯一的人际关系就是封建的关系: 保护人与被保护人的关系。他根本看不到露西的心灵所渴望的同志之谊”。

表面上看,塞西尔的种种表现是英国传统文化里绅士风度的自然流露,但在女权主义时代的解读中,他这是在怀疑与否定露西,否定她的自主生活能力。塞西尔的观点暗示“女性无能,易受伤害”,这是一些男性在巩固自身社会主导权时经常使用的借口。

作为“弱者”的露西,需要具有男子汉气概的塞西尔来保护,可实际上,这位雄心勃勃想保护所有人的塞西尔,在与露西接吻时“变得很不自然,眼光不断向周围扫去,生怕有人看到他们。” 这个人物的虚张声势与表里不一,他的男权思想的虚弱性,在小说的很多细节中都可以看到。因此,《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在女性读者中一向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小说的文本也常常被当成女权主义的研究案例。

第三部分

我们接着来说一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如何奠定了福斯特的写作风格,为什么说,它对福斯特的创作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福斯特很高寿,但他创作的作品并不多。从1905年的第一本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开始,到1924年最后一本长篇小说《印度之行》出版为止,他一共只写了六本长篇小说,在接下来四十六年的后半生,福斯特除了写一些短篇小说和文论,就再没有其他创作问世。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我们前面提到的小说里的异域风情,不同社会阶层的道德观念反差,以及不同民族文化带来的性格冲撞等主题,成为福斯特的文学作品的主要标签,经常出现在他的创作中。

福斯特独特的写作技巧,也在这部小说中体现得非常充分。福斯特着重刻画细节,但行文不会流于琐碎。他下笔很少有典型的英式长句,他更注意叙述的准确性,把人物潜意识里的东西发掘出来。他这种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在第一本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里还显得有点稚嫩,到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这种写作手法已经非常驾轻就熟。

我们举一个书中的例子。露西从意大利返回英国,与塞西尔回家去见塞西尔的母亲维斯太太。当时露西已经心有所属,加上塞西尔母子跟自己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所以这注定是一次比较纠结的会面。塞西尔母子都对露西非常满意,把她看成理想的儿媳,甚至还谈到了婚礼,以及两人婚后的打算。可露西却一直心不在焉,一直都想着乔治。

当天夜里,露西住在维斯太太隔壁。入睡前,维斯太太还沉浸在对露西的满意之中,她高兴地对儿子说: “让她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吧!”

可现实并不像维斯太太想得那么美好。就在她快要睡着时,露西的房间传来一声刺耳的叫喊。在英国,像塞西尔那样的家庭里,露西要是有什么事,维斯太太完全可以按铃叫女仆,但福斯特并没有这么写,而是让细心的维斯太太亲自去了露西的房间,这样显得她更加亲切,更加体贴。当维斯太太走到隔壁,她发现露西正直挺挺地坐在床上,一只手捂着脸颊。福斯特在这里借着维斯太太的表现,让读者以为露西做了一个噩梦,直到维斯太太走了后,露西回到床上继续睡她的觉时,福斯特才拿出一个简短的句子告诉我们,露西刚刚梦见了乔治。更值得玩味的是,整个过程中,读者都没看到塞西尔出现,他睡得很沉,甚至没有听见露西的尖叫。

福斯特轻描淡写地刻画了露西的这一声尖叫,却让读者既感受到了露西的慌张,又体会到维斯太太不知实情的满足,与此同时,还有塞西尔的木讷、无知和可悲。在这一段的结尾,福斯特继续用非常简洁的笔触带读者“看”了一下塞西尔。福斯特先是强调塞西尔的鼾声一直没有停止,随后转换视角,告诉读者,此刻“他酣睡着,黑暗笼罩着整个公寓。”这句话既有讽刺,又带着同情,非常耐人寻味。

刚才这个过程在书中只有短短两页,几乎没有一个正面描写,效果却比正面描写更强烈,福斯特为读者传达出了三个人物各怀心事的尴尬情景。人物对彼此的看法与实际情况形成了反差,本来可以写成很强烈的冲突,可福斯特选择以一种克制而含蓄地方式表达,一切尽在不言中。难怪评论家总喜欢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几乎没有一个角色会让读者讨厌,这其实得益于福斯特强烈的同理心,他对情绪精准的把握,还有含蓄的侧写技巧。

此外,《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也奠定了福斯特的美学风格。这种风格首先体现在小说的章节安排上,福斯特喜欢把小说切分成多个章节,每个章节的长度跟短篇小说差不多,同时,他会给每个章节起一个标题。这些标题不仅十分优美,还准确地点明了各个章节最核心的内容。

比如,露西和乔治父子第一次郊游时,福斯特给这一章取名为“一次愉快的郊游中可能发生的种种事情”,他轻松又优雅含蓄地交代了,不同阶层的人也能共处这个主题。再比如,露西回到英国与塞西尔订婚的章节,福斯特取名为“作为一件艺术品的露西”,暗示了露西在塞西尔心目中真实的地位。这部小说的每一个小章节都可以当作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说,有题目、有形式、有节奏,就像一处又一处的风景,不断出现在一个又一个小窗前,供读者欣赏。

福斯特的美学风格,还体现在小说中那种毫不拖泥带水,强调诗意节奏的语言。无论在哪个时代,福斯特优美的语言总是被人津津乐道。美国文学批评家莱昂内尔·特里林甚至说:“福斯特是唯一的一个可以反复阅读的现存作家。每一次阅读时,他都能给我一种学到东西的感觉。很少有作家给我们这样的感觉。”

20世纪80年代,《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被改编成电影,之后有段时间,年轻人都喜欢朗读原书中那些简洁,干净又有节奏感的句子。福斯特很擅于制造一种语言气氛,去烘托、象征、塑造他笔下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他绝不会轻易地给一个情节做定论,他更倾向用一种侧面烘托的方式,留给读者非常多想象的空间,就像一幅印象派的画作。

比如,在小说的结尾,当露西和乔治在意大利重逢并决定在一起后,福斯特是这么写的,“青春笼罩着他们,法厄同的那首歌宣告热情获得了回报,爱情也已得到。然而他们感受到一种比这个更为神秘的爱情,歌声渐渐消失;他们听到了水声滔滔,河水把冬天的积雪冲进了地中海。

结语

到这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了。

这部小说能够成为公认的英国文学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本看似简单的小说,总能带给读者广阔的想象和解读空间。从出版到现在,人们对它的解读从未停止过。举个例子,20世纪末,因为改编电影很成功,《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又一次回到大众视野。那时,消费主义正在全世界风行,于是,就有一种声音质疑露西:她真的可以放弃习以为常的中产阶级生活吗,那种优渥、养尊处优的生活,她真的能在意大利一直都快乐吗?

一百多年前,福斯特带着美好的憧憬,想要通过艺术的魅力、异域风景,来清除阶级差异给这段爱情带来的阴霾,然而,一百多年后的读者,居然会怀疑主角的选择会不会只是福斯特的一种良好愿望。后世读者很难相信,小说中的人物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人们总能很快地意识到生活的重要性,然后放低感性的价值。人们不太相信露西的勇敢选择是真实的,但微妙的是,大众却非常喜欢看这样的故事。

如果福斯特还活着,看到一百年后的世界,看到读者这种明明不相信却又喜闻乐见的矛盾,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不过,他在20世纪50年代,其实续写了一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主角的生活。在当时新版小说的结尾,他加了一篇名叫《看得见风景,找不到房间》的文章。在文章里,他和读者们轻松设想了一下书中主角后来的生活。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篇福斯特本人写的同人文。

乔治和露西究竟怎么样了呢?福斯特告诉我们,在风云变幻的那几十年,乔治参了军,发现自己很喜欢打仗,在远离妻子的战场上,他没能保住自己的忠诚,出轨了。而露西则成为一名钢琴老师,虽然她和乔治的寓所因为一场空袭而毁掉,但她依然坚强。最后,乔治在一场奔赴意大利的战斗中,回到了他们定情的佛罗伦萨,企图找一下两人最初相遇的旅馆,结果物是人非,乔治当然很失望,但他仍对露西说,他们看过的风景仍然还在。

福斯特这番想象其实有很强的反讽意味,我们能从中看出,他对这段爱情的态度在世故与天真之间,就像他对待整个世界的态度——既看穿它的残酷性,也始终怀有“联结”的希望,相信任何试图“联结”的努力都有价值,都会留下深刻的印痕。

撰稿:黄昱宁工作室
转述:杰克糖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划重点

1.英国作家E·M·福斯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曾经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2.福斯特很擅于制造一种语言气氛,烘托、象征、塑造笔下的人物和他们的命运,他不会轻易地给一个情节做定论,他更倾向用一种侧面烘托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