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学的台南孔庙

台南孔庙又称文庙,它建于明永历年间,是全台湾历史最为悠久,保持较为完整的一座孔庙。台南孔庙是由郑成功的参军陈永华提议修建的,这座孔庙开启了台湾儒学之门,故有“全台首学”之称。

整个孔庙坐北朝南,恢宏庄严,是模仿古代宫殿式屋宇而建造,属南中国式建筑。屋顶为传统的歇山重檐式,黄色琉璃屋瓦,屋脊两端翘起,十分优美。庙内古榕参天,环境幽雅。

台南孔庙从兴建迄今,历经十数次修葺,但大致保持着旧制。庙堂内文物众多、殿宇恢宏,不愧为文庙之宗。庙门上悬挂着用金字题写的“全台首学”四字横匾,笔迹雄浑有力,益增了孔庙的庄严肃穆。

位于大成殿前的棂星门,面宽约三开间、开有三门。据说,“棂星”为文星,有保佑得士之意。平时进出孔庙只能走左右侧门,中门只有在祭孔时才会打开,以示对孔圣的尊敬。

孔庙的庙门上饰有一百零八颗门钉,一百零八为阳数九之倍数,一百零八为礼制中最大者,其意皆在揭示尊崇孔子地位之高。

进入棂星门,便是大成殿,这里是孔庙的中心。郑成功父子时代在这里设国子监,是当时台湾的最高学府,专门办科举考试。清代时改为台湾府学所在,称作“全台首学”。

大成殿是主祀孔子的殿堂,与其他孔庙不同的是,台南孔庙的大成殿无柱子及回廊,而是以伸出厚墙的挑梁插栱支撑。在传统庙宇内,常会见到许多的门联,而台南孔庙则看不到对联。据说,这是无人不敢在“夫子门前卖弄文章”的缘故。

许多孔庙的大成殿内供奉的都是孔子的塑像,而台南孔庙大成殿的中央供奉着的是“至圣先师孔子”的灵牌。左右两侧的东西庑内,也是供奉着孔子72弟子和诸葛亮、董仲舒、韩愈、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等历代先儒的牌位。

在大成殿的殿梁上,悬挂着许多清代帝王所钦赐御匾,有同治“圣神天纵”、康熙“万世师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与天地参”、嘉庆“圣集大成”、道光“圣协时中”、咸丰“德齐帱载”、光绪“斯文在兹”等,台南孔庙可说是拥有历代御匾最齐的孔子庙了,这些御匾重重相叠在一起,备极尊荣。

大成殿左右两侧的东西庑,与其它各殿相比,外观形式较简单,屋顶较低,室内有如幽深的廊屋,一字排开的柱列,予人强烈的节奏感。连接东庑北边的是礼器库,连接西庑北边的是乐器库,保存着祭孔时用的礼乐器具。

崇圣祠在大成殿的后面,是孔庙最后的一个殿堂,殿内供奉的是孔子的五代先祖,及孔子的兄长、四配和先贤先儒之父辈牌位,体现了儒家重视家族伦理的传统。燕尾脊屋顶的殿堂与一般殿宇相似,显得较为古朴。

棂星门外两侧建有东西大成坊,进入东大成坊,顺着红砖铺成的步道往前走,会看到一个小小的门,上头写着“礼门”,在礼门的对面,还有个一模一样的门,上写着“义路”。

古时候,学子进入孔庙,一定得走东大成坊,并穿过礼门,离开时必须走义路,并从西大成坊离去。这是提醒学子们要“进礼门,行义路”,意为遵礼崇义的夫子之路,即修德进业之道。

棂星门东西两旁还有名宦祠、乡贤祠、孝子祠、节孝祠。前两祠供奉着对台南有历史贡献的官员、贤者,后两祠供奉的是在日据时期因台南的节孝祠、烈女祠被废后,神位被移奉到这里的当地烈女、节妇或孝子。

走入名宦祠及乡贤祠旁的“入德之门”, 便是古朴典雅、花木扶疏的“明伦堂”。明伦堂是儒家讲习伦常之理的地方,相当于府学的教室。明伦堂的正面墙壁上嵌有赵孟頫体的书法《大学》全书遗迹,极为珍贵。

文昌阁位于明伦堂的后面,楼高三层呈塔形布局,是孔庙建筑群中唯一塔状的建筑。文昌阁是清康熙时,由巡道陈宾依照福州府学奎光阁式样所修建的,阁内奉祀的是文昌帝君,并作为台湾学府藏书的地方。

依古制建造的泮池位于棂星门外,古礼记载: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学宫,称为辟雍,四周环水;而诸侯之学,只能南面泮水,故称泮宫。因为孔子曾受封为文宣王,所以泮池为其规制。诗经泮水篇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等句。古代的士子如果考上秀才,要在泮池采摘水芹插在帽缘上,表示自身的文才。

东大成坊外的墙上嵌有“下马碑”,碑文是用满汉文字书写的:“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凡进入孔庙的人都要在碑前下马下车,以示对孔子的尊敬。据说,孔庙的墙为红色,是因为孔子时代的周朝宮殿均以红色为尊,所以孔庙的围墙才涂上红色。

东大成坊外的马路对面还有一座“泮宫”石坊,这是清乾隆年间台湾知府蒋元枢重修孔庙时所建,以壮大规制,表彰孔子之学。这里原是孔庙的出入口,日据时期因开辟南门路,将泮宮坊和大成坊切开,使这主体建筑分置为两处。

泮宫坊虽为石造,但全部模仿木构形式,各类雕刻精细。石柱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幅对联。中央横楣有优美的双龙与琴棋书画雕饰,其上之版节则有人物与蝙蝠。坊顶中央为葫芦,两端以鸱吻收头。石柱前后八只石狮更是古朴可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