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偷的懒,后半生拼命还丨有些失败是命中注定的
2024-06-15 16:00:18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众人围观和热议。根据深圳大学日前发布的官方公告,深圳大学将对校内317名研究生做退学处理,退学原因为:218人至今未表明原因为何还未注册,挤占学位;共89人为学习年限超期,依据相关规定应予退学;另有10人是因成绩不合格而被退学。 深圳大学清退317名研究生的事例,再次说明一个事实:严进严出,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趋势。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如入学后不履行学生职责,将不再有机会混迹大学校园,挤占公共资源并对学位资源造成浪费。 大学陆续清退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让这些在最好位置上偷懒的人付出沉痛代价。这不仅是对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一种肃清,更是全社会的要求和呼声。 我国大学正在向“严进严出”方向稳步迈进,这也就为高校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乃至博士生敲响了警钟:只要是在大学就读的学生,就必须符合学校教育目标和规范。 不仅要有明确的自律能力,明确的学习目标,更要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刻苦钻研,才能顺利学完本专业,走出校门。 一直以来,人群中都流传着这样的看法:“小学苦,中学熬,上了大学就能混”。 尽管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异常惨烈。但是千辛万苦过了桥的学子们,脱离了家长老师的督促之后,多数都如出笼之鸟,脱缰野马开始在大学里混起日子来。 不是沉迷玩乐游戏,就是白天逃课,夜晚嬉戏;即使是学术论文也是东拼西凑、胡乱粘贴了事;而更有人甚至于打着“60分万岁”的旗号,临到考试才抱佛脚,心态上只要不挂科,就万事大吉。 这当然不是大学生应有的学法和做法,而作为国家高等学府,大学主要负责培养的,不仅是具备专业知识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 更是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储备和培养能够做出贡献,能够打硬仗,能够应对国际化挑战的高素质人才。这些混日子的大学生、研究生、混文凭的博士生,当然成为不了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却又占据着紧俏的社会教育资源。 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标志的高等教育,显然不应该允许这种状况发生。 大学生培养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国家之间实力竞争的层面。它的成败,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科研工作能否得到新鲜血液,劳动者队伍是否能够匹配社会需求的高度。 没有一流的人才,一个国家就没有未来,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几乎就没有任何出路。 若只是建设一流大学、拥有一流教师和校舍,却不对就读学子进行要求,国家的未来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严进严出”这一趋势,其实就是国家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 事关国运与未来,严格选才,严格输送,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胜利。
时不我待:青年学生的人生规划应尽早
不读书就会被时代抛弃,不奋斗就会被同龄人赶超,人生前半生偷的懒,后半生一定会去还。 当上一代人以亲身经历和血泪教训,谆谆教诲下一代时,很多年轻人尚且不以为意。 他们对此普遍嗤之以鼻:时间还早,青春正好,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待我玩够了体验够了再学不迟。殊不知时间不等人,在迅速发展的时代,没有人能够在当下环境之外获得自己的发展。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时间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在时间里迅速汲取知识和技能,才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才有可能成为改变时代的人才。 无论天生与否,聪明的人都比同时代的人更能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而只有抢先看到发展趋势的人,才会先于他人做出最容易取胜的决策。学习学科知识,能够让人变聪明,无非就是因为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打量这个世界,而不是以有限的眼光和眼界做出错误的选择。所谓反应能力,不是肢体动作上的反应,而是指头脑能够举一反三的能力。走一步想十年,当下做的事情,一定是给未来铺路的,否则做了就毫无意义。 而在做的过程中,就要敏锐地觉察出行与知之间的距离,经常进行精准调节和调度,而不是陷入常态常规。 成功者多半比常人更多坚持与自我鼓舞,在抓住机会和环境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见这样那样的困难,胸无大志者往往沉溺于小我,拖沓慢行;胸有乾坤者往往披荆斩棘,排除万难也要奔赴自己的目标。 而成功者往往垂青于这些敢于突破常规,经常进行自我挑战的人。 聪明的大脑不见得人人都有,但勤能补拙;敏锐的反应若非天生,就只能来自天长日久的训练;勇气和毅力更不是人人所能具备的能力,它往往源自一个人对成功的渴望与行动中的坚持。
当一个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开始放飞自我,沉溺于眼前享乐,而忘记了自我规划;当一个研究生读了四五年都因为不能沉心静气做学问,而中途被迫退学;当一个博士生为了混文凭而挤占了原本极有天资却缺乏机会的人的机会……
对于这些不懂得珍惜最好位置的部分年轻人,高校不应再为他们保留位置和资源;对于那些拿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以及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的良好资源开玩笑的年轻人,时代不会等待他们成熟和清醒。 而对于那些以自己的年少无知和短视,辜负青春与人生的人,必然会遭受社会的毒打。 时代不言不语,它只会在恰当的时候,对自我放弃和浑水摸鱼者以狠狠地一击。 我们经常说有些失败是命中注定的,这句话直白而有力,因为它清晰地揭示了这样一个我们在小学就学习过的道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参考资料:《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Sorce J, Emde RN. Mother’s presence is not enough: Effect of emotional availability on infant explor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1; 17:737–745.10.1037/0012-1649.17.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