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意境完全不同
1973年,中国考古界出了一件大事。
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挖出了三座汉墓,其中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但是其中几片薄薄的帛书,却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注意。
那几篇帛书,就是经典国学《道德经》。但是研究人员在翻译这帛书道德经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帛书中很多内容,与流传下来的今天的版本颇有不同。
帛书中的内容,是“德”在前,“道”在后,应为《德道经》,而现在的版本却是“道”在前,“德”在后,虽然仅仅是一字之差,但是却有天壤之别。
《道德经》第十四章内容之差
传世本:“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本:“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二者只差了一个字,把“今”换成了“古”。
即使是再传抄错误,也不可能把原本的古换成今!一字之差,却表达的意思南辕北辙了。
在马王堆帛书版本的《德道经》出土钱就有人质疑过,为什么老子那么洒脱的一个人,却要写下“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句话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遵循古法来治理现代。所谓“祖宗之法不可易”,推崇周代之礼治天下。
但是孔子向老子问礼时,老子却告诉他“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你所学习的那一套,都是已经去世了很久的人所言。对这些很久以前的人说的话,要活学活用,不可拘泥执着。
《庄子》还直接讲解了原因:“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你学习的这些东西,都是先王留下来的遗迹,又哪里是他们的真实内涵呢?脚印是脚踩出来的,但脚印又哪里是脚呢!”
所以按照帛书本的理解,则是要法随时变,以适应当下之法来治理当下。种植种子的方法,和培育幼苗、照顾成树的方法完全不同,因为时势和对象发生了变化,所以才要以“今之道”来“御今之有”。
简单的一字之差,道家强调变通、灵活处事的金句箴言就这样被篡改成了死板僵化、法于祖先的代表句。
传世版的道德经与帛书版的德道经,如此的例子还有很多!可是再怎么传抄错误,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意思完全相反的情况吧。
唯一的解释就是,原本的道德经流传到现在,已经被人篡改了!
被谁篡改了呢?当时的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咱们再来看看这个例子:
马王堆版老子《道德经》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翻译过来就是:上等品行没有标准,因此有德;下等品行不违背标准,因此无德。
而通行版老子《道德经》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么一对比问题就来了:
通行本为什么要把第四十五章改成第一章呢?
因为当时的《道德经》思想实在是太先进了,并不适合当时的统治者统一集权。大家看看原本《德道经》的翻译:
上等品行没有标准,因此有德;下等品行不违背标准,因此无德。
要是当时的百姓都信了这句话,那么统治者设立推行的礼法纲纪还有什么约束力?大家都以自己的品行为标准,那么统治者的统治,将会变得很难很难。
所以当时的统治者想要禁掉《道德经》,但是因为道德经的名气太大,而老子的影响力又太广泛,所以只好把道德经的第一章改成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样一转换的话,想要理解道德经就变得非常的困难了。
而当时的统治者,是很害怕《道德经》的
不管是看帛书版本的道德经还是传世版的道德经,我们会发现,老子在里面几乎没有出现“我”、“吾”的字眼,也就是说,老子似乎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这就是老子的伟大之处,如果一个人精神层面达到极高的地步,他一定是没有“自我”这个意识的,也是最接近“神”的地步。这就是摒弃了作为一个俗人的意志,而站在众生、规则的面前去考虑问题、事情的发展了。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没有“自我”这个意识,那么毫无疑问他可以成为任何人,他做任何事都可以将效率发挥到最高,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你说这种人多了统治者怕不怕?
道德经的的奥妙,实在是“玄之又玄”,每个人的生活感悟不一样,自然就理解的不一样。
比如说马云曾说,他每次出差,包里面都会带着一本《道德经》,马云读到高兴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这哪是我在读老子,这就是老子在读我!
是的,没有了“自我”的老子,轻易地就能看懂每个人的人性,那是站在规则的面前去考虑问题所带来的超脱与洒脱。
比如白岩松曾说,自己在50岁的时候非常的困惑和迷茫,而读了《道德经》之后,他才渐渐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德经》,而我建议,也是让每个中国都要读一次《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