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的人从众,出色的人从心
知乎上有个点赞过万的评论:优秀的人,不是不合群,而是他们合群的人里面没有你。
世界上杰出的人极少,平凡的人众多,当你励志成为杰出的少部分时,对于平凡的大部分来说,你就是一种不合群。
羊结群,吃草;狼独行,吃肉。不要害怕与别人不同,不合群,正是你优秀的开始。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医院的等候区内,几个工作人员冒充看病的人,一个毫不知情的女生坐在他们中间。
铃声响起,工作人员都站立起来。女生好奇地打量他们,并没有发问。随后,第二声铃声响起,工作人员又站起来,女生这时显得手足无措。到第三声铃声,女生终于在犹豫和惶恐中跟着他们一起站了起来。
随后,工作人员一个一个离开,等候室只剩下女生一个人的时候,她仍自觉的听铃声重复站起来的动作。
后来工作人员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女生答:“我不知道。当我看到大家都站起来,我觉得我必须跟他们一样,不然我会像是被排挤的那一个。一旦我决定跟大家做一样的事,我就觉得自在多了。”
生活中也是这样,特立独行的人往往会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为了躲避异样的眼光,于是我们选择跟环境同化,来获得内心的安稳。
从众,违背了我们的初心,除了内心安稳,我们找不到任何意义。选择从众,就是选择了平庸;选择离群,就是选择了不凡。
邻居王姨47岁那年下岗,这对她和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她不甘平凡,进城摆摊卖早点,每日起早贪黑,但几个月下来,还没挣到一千块钱。
街坊邻居见她太辛苦又不挣钱,都劝她回乡跟大伙一起到厂里做手工活,赚的钱虽不多,但也够用,还不用折腾。
王姨推辞了,她说现在虽然很累,却干劲十足,因为她尝到了自己做老板的满足感。
日复一日,王姨生意越做越顺,后来租了个门面卖米粉,又开了面食加工厂。10年时间,王姨从一个下岗女工做到了厂长,无不令人羡慕。
她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说:“我也想不到我今天能这么好,当初想着自己拿了大半辈子的死工资,再那样下去没意思,就想自己干,然后发觉自己可以做的事很多。如果不是下岗,恐怕我就浑浑噩噩一辈子了。”
很多人在40岁以后,对生活不再有抗争之心,早已习惯了妥协。而王姨不屈服命运,她奋力一搏,搏到了富裕的生活。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强者不怕自己跟别人不同,就怕自己跟别人一样平庸。当我们开始抗拒毫无起色的生活的时候,生活就已经开始起色,充满各种可能。
前几天有一个讲座,老师问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在闲暇的时间读名著。大家听了都笑起来,只有一个女生弱弱地举起了手。老师问她为何害怕举手。
她说:“别人都不看,我看显得清高。”同龄人都在玩游戏、刷短视频,她为了显现自己的合群而耻于承认自己在看名著,即使没人说阅读名著是一件不好的事,甚至我们所有人都在倡导读书,但她还是害怕和别人不一样。
俗话说:活在别人的眼里,就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一旦我们摆脱不了世俗的眼光,就禁锢了自己的内心。我们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总是羡慕别人出类拔萃,却又不敢犯世俗眼光里的“傻”。
意大利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二八法则:即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20%,其余的80%是次要的。世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便是因为20%的人做了别人看不懂的事,而80%的人在随波逐流。
人生为自己而战,拒绝从众,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