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病常用方剂整理
1、脏燥(喜悲伤欲哭)——甘麦大枣汤
组成:炙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5枚。上三味加水适量,小火煎煮,取煎液二次,混匀。早晚温服。本方有养心安神,补牌和中之功。
2、虚烦懊恼——栀子豉汤
组成:栀子﹑淡豉。主治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及大下后身热不退,心下结痛,或痰在膈中。
3 、烦闷——逍遥丸或柴胡疏肝散
逍遥丸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薄荷、生姜、甘草(炙)等。
注:逍遥丸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称赞其为“女科圣药”。此方专为肝郁脾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为中医调和肝脾的名方,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
柴胡疏肝散:柴胡(6克) 陈皮(6克) 川芎(4.5克) 香附(4.5克) 枳壳(4.5克)芍药(4.5克) 炙甘草(1.5克)。功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4、更年期——二仙汤
组成:仙茅9克、仙灵脾9克、巴戟天9克、当归9克、黄柏6克、知母6克。
主要功能为: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绝经前诸证,头目昏眩、胸闷心烦、少寐多梦、烘热汗出、焦虑抑郁、腰酸膝软等),高血压病、闭经以及其他慢性病见有肾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者。
5、痫症——定痫丸
组成:天麻10 川贝9 法夏8 云苓10 茯神9 胆南星8 石菖蒲6 全蝎(去尾)3.5 僵蚕6 琥珀粉1.5 灯芯草2 陈皮5 远志(去心)6 丹参15 麦冬12 朱砂粉(水飞)2 竹沥(1杯) 姜汁(1杯) 。功在涤痰熄风。
6、癫症——礞石滚痰丸。
组成:金礞石 (煅)40g 沉香20g 黄芩320g 熟大黄320g,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在降火逐痰。主要用于实热顽痰,发为癫狂惊悸,或咳喘痰稠,大便秘结。
7、狂症——生铁落饮
组成:天冬去心 麦冬去心 贝母各三钱 胆星 橘红 远志肉 石菖蒲 连翘 茯苓 茯神各一钱 元参钩藤 丹参各一钱五分辰砂三分。用生铁落,煎熬40分,取此水煎药,服后安神静睡,不可惊骇叫醒,犯之则病复作,难乎为力。凡狂症,服此药二十余剂而愈者多矣,若大便闭结,或先用滚痰丸下之。
8、呆症——七福饮
组成:人参6克 熟地9克 当归9克 白术(炒)5克 炙甘草3克 枣仁6克 远志5克(制用) 。上药用水400毫升,煎取280毫升,空腹时温服。主治气血虚亏,心神不安。气血俱虚,心脾为甚者。大恐大惧,损伤心脾肾气,神消精竭,饮食减少。心血虚而惊悸者。
9、惊悸——平补镇心丹或安神定志丸或朱砂安神丸或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平补镇心丹:组成:酸枣仁7.5克(去皮,隔纸炒) 车前子(去土,碾破) 白茯苓(去) 五味子(去枝、梗)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麦门冬(去心) 茯神(去皮)各37.5克 天门冬(去心) 龙齿 熟地黄(洗,酒蒸) 山药(姜汁制)各45克 人参15克(去芦) 朱砂15克(细研为衣) 远志(去心) 甘草(炙)各45克。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米饮或温酒送下,渐加至50丸。功在益气养血,镇心安神。主治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稳,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弱。
安神定志丸:组成:远志6克,石菖蒲5克,茯苓15克,朱砂2克(冲服),龙齿25克(先煎),党参9克。功能是宁心安神,除痰通窍。方中朱砂、龙齿重镇安神,远志、石菖蒲入心开窍,除痰定惊,同为主药;茯苓、党参健脾益气,协助主药宁心除痰。主治精神烦扰、惊悸失眠、癫痫。方中加入酸枣仁、柏子仁,则养心安神作用更好;若用于治癫痫,痰多者宜加入胆南星、竹茹等涤痰之品。
朱砂安神丸:朱砂 黄连 地黄 当归甘草。主治清心养血,镇惊安神。用于胸中烦热,心神不宁,失眠多梦。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9克(去皮) 甘草6克(炙) 生姜9克<切) 大枣12枚(擘) 牡蛎15克(熬) 蜀漆9克(去腥) 龙骨12克。上七味,以水1.2升,先煮蜀漆至1升,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主治伤寒脉浮,误用火迫发汗,以致心阳外亡,惊悸发狂,卧起不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