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京剧乐队里的各种乐器

京剧演出前,在打字幕时,除打出什么演员扮演什么角色之外,琴师和鼓师的名字是必须示之于众的,称之为“操琴”与“司鼓”,可见这两个行当的崇荣地位。谭鑫培就曾说过,“琴师与鼓师是演员的左膀右臂”。“操琴”必须熟悉京剧的各个行当、各个流派的唱腔特点,曲谱应烂熟于心,指法须极为老到。“司鼓”必须键(鼓锤子)无虚发,掌控节奏,渲染气氛。

京剧的乐队又称场面,分为文场、武场,文场是京剧伴奏的管弦乐队,琴师正是文场的“主脑”;武场是京剧伴奏中的打击乐队,鼓师也正是武场的“灵魂”。

【文场乐器】

文场包括的乐器,主要有:京胡(胡琴)、京二胡、月琴、弦子(小三弦)、笛、笙、唢呐、海笛子(即小喇叭)及云锣(奏声清越,也放在文场之内)等。

[转载][转载]京剧乐队图解--管弦迭奏,八音齐鸣

由于伴奏的腔调和演奏的曲牌类别的不同,这些乐器在配置上大致分为四组:

1.以京胡为主的弦乐器,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皮黄戏中所用的胡琴曲牌,都由这组乐器演奏。

2. 以笛子为主的管乐器,包括笛和笙(根据乐队条件,亦可搭配胡琴、弦子等弦乐器),用以伴奏京剧中的昆曲、吹腔及杂腔小调。京剧中所用的细吹曲牌,都用这组乐器演奏。

3.一对唢呐。在京剧中唢呐用途广泛,能吹奏曲牌,亦能为歌唱伴奏,还兼吹马嘶、鸡叫等音响效果。

4.海笛子和笛子。能吹奏曲牌,也能伴奏歌唱。

【武场乐器】

武场包括的乐器,主要有:鼓板(鼓板实为檀板、单皮鼓两件乐器, 因由一人掌握,故合称为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件乐器。

通过鼓板的指挥,大致有三种不同配置方法:

1.以大锣为主,铙钹、小锣为辅,因大锣音响丰满,色彩鲜明,力度强,故多用于剧中大场面活动,或表演节奏明快、情绪强烈的场合。

2.不用大锣,以铙钹为主,小锣为辅,因铙钹音响闷哑,色彩暗淡,故多用于气氛低沉,情调悲抑的剧情。

3.大锣、铙钹都不用,只以小锣单打,因小锣音响清淡,故多用于较为安详、平静的表演。

武场除以上的基本乐器外,还包括其他一些打击乐器, 如:大堂鼓、小堂鼓,水钹、大铙,小镲锅,齐钹、木鱼、梆子、碰钟、小汤汤、大筛等。

据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先生说:京剧的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又称文三场,武三场,统称六场,故尔称好的乐手为六场通透。

文场三大件系京胡、月琴、弦子,武场三大件为单皮鼓、大锣、小锣。而文场没有二胡,武场没有铙钹。这是因为二胡是梅兰芳与徐兰沅、王少卿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共同研究后才增加的乐器,与三大件形成的年代相差甚远, 况且二胡只有旦角和小生才用,老生、老旦、花脸和丑角唱时都不用。

铙钹在过去没有专人执掌,而由弹月琴的代管,打铙钹的方法是一面用一个布垫放在桌子上,一面由人掌着,然后用手上的铙钹击打桌子上的铙钹。设专职铙钹手也是二十年代的事情,当时只限于武戏,文戏用专职铙钹就更晚了。据说老谭一辈子也没用过专职铙钹。同时,文三场的京胡手要代管笛子、唢呐、海笛;月琴手代管唢呐、笛子和铙钹;弹弦子的代管笛子、唢呐、海笛和堂鼓。武三场的大锣手兼镲锅,小锣手兼齐钹和检场,鼓佬兼大堂鼓。可见所谓'三大件'是很严格的,不能随便给它定位的.

“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是袁世凯的表侄,藏有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图》、以及唐李白的《上阳台帖》,均捐献给了国家。他诗书俱通,雅好京剧,著有《红毹纪梦诗注》,是晚年记录的自7岁以来京剧的见闻,其中有二首颇为注目:

(其一)

腔调谭梅知最深

戏材积似等身金

不来兰竹轩中看

谁解胡琴是八音

(其二)

余派鼓师独此存

真应檀板对金樽

津门子弟无人继

只合排场地下魂

张伯驹小像

其一是写给徐兰沅的,一位与两代“伶界大王”谭鑫培、梅兰芳合作过的名琴师,人称“胡琴圣手”。其二是写给杭子和的,著名老生余叔岩、杨宝森的“御用”鼓师。

梅兰芳(站立者)、徐兰沅(前右)

杨宝森(左)与其鼓师杭子和(中)琴师杨宝忠(右)合影

京剧一直在改革中前进,从乐队编制的嬗变就能一窥其声腔艺术发展的端倪:从最早期京胡、弦子、鼓、大锣、小锣的简单伴奏模式逐渐增加了月琴、铙钹;从梅兰芳大师开始,又增加了京二胡;到上世纪50年代,又增加了秦琴;从《赵氏孤儿》创演开始,乐队又增加了大阮;“样板戏”排演时期,为了提升音乐感染力,在传统京剧乐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部分“洋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