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脾精”的方子!化解肠子总响,早晨拉稀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给你说一张治疗脾肾阳虚的方子。

什么是脾肾阳虚啊?

顾名思义,就是脾阳虚,加上肾阳虚,这个人都占了。

这样的人啊,就是一个“大漏勺”,吃不下、喝不下。肠子总响,容易拉稀。尤其是早晨的时候,睁开眼睛,肠子咕噜咕噜一响,那好了,赶紧起身上厕所,一秒钟都憋不住。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0岁,姓李。

他在过去的一年来,吃不下饭、没食欲、四肢困倦,下肢发凉,腰部还发酸。与此同时,他只要到黎明时分,就一定肠鸣腹泻、小肚子疼。拉完以后,感觉好了点。至于说白天的时候,则便溏,一天内得去几次厕所,他自己也说不清。

他曾经到药店去买过中成药。店员告诉他,这个叫五更泻,吃补脾肾的中成药会好一点。但服用了以后,效果一般。也有医家,用理中汤、四神丸、附子理中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为其调治,结果,还是不好使。

最终,此人找到一位杏林同仁,医案记载是开封市的一位杏林前辈,姓李。事情这才有了转机。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舌质淡而苔白。斟酌再三,医家书方一首,见——

炒山药20克,炒白芍20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吴茱萸6克,泽泻12克,莲子肉20克,煨诃子9克,肉桂6克,制附片6克,白扁豆12克,橘红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三剂,诸证悉平。后来追访5年,病情未曾复发。

这张医案,记载于《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里头。那是1982年,河南省卫生厅组织人力物力,编写的一部集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读一读。

好了,现在我给你说说这里的门道。

其实,上文医案里的患者,确实属于脾肾阳虚。这个从舌脉和全身症候来看,是比较明确的。

脉象沉细,舌淡苔白,四肢困倦、下肢发凉、腰酸纳差。这些不用我多解释了吧?一看,就是脾肾阳虚。

脾阳和肾阳,是相互依存的。尤其是肾阳对脾阳的温煦作用,更为突出。肾阳不足,就好比锅下没火,人的脾胃就不热乎。

脾胃阳虚,一方面患者吃不下东西,食欲不振,另一方面,吃进来的东西也无法形成水谷精微、生化气血,而是变成湿浊之气。这个状态,中医管它叫做胃纳不及、运化失常。当此际,人就会拉肚子、腹泻、肠鸣,吃一点就拉。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状态。你想啊,吃也吃不下,吃下去了还得拉,你说这个人的身体,还有足够的水谷精微可以吸取吗?他还有足够的气血生成吗?都没有。脾,无法将精微物质吸收进来,反而将它们以痰湿浊气的形式排出去,这就相当于在流失“脾精”啊。总这么流失,人体就垮了。

而且,这种流失,在早晨的时候最明显。因为早晨,阳气升起,偏偏你中焦有阴寒之气。气机升不上去,所以掉头向下,于是就肠鸣、拉稀。你把早晨的这点阳气拉出去了,你说你这一天能好受吗?

怎么办?必须改变脾肾阳虚的状态,恢复脾的运化之能,不能再这么流失脾精了。

其实,像此患之前用到的方药,比如说四神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等,确实有此类功效。但是,对这个患者而言,力道不足。那好,我们就看看,当时医家开的什么配伍,最终解决了问题——

炒山药20克,炒白芍20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吴茱萸6克,泽泻12克,莲子肉20克,煨诃子9克,肉桂6克,制附片6克,白扁豆12克,橘红6克。

这里头,制附片、肉桂是温补脾肾之阳的要药。若要补阳,必于阴中求阳。所以,加一个炒白芍,柔肝养阴。另外,柔肝本身,也是防止肝气克脾,从而恢复脾运化之性的必要手段。

炒山药、炒白术、茯苓,白扁豆,健脾益气。莲子肉、诃子,可以涩肠止泻。泽泻,利水,以除脾虚运化失常所致的湿邪。橘红行气理气,使得所补之气补而不滞。吴茱萸这味药,温阳止泻。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你说这里有特别之处吗?并没有。用中医视角看,都是常用药。只不过,它的立方思路明确,药效专一,而且正中患者病机,因此就取得很好效果了。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

其实,生活中证属脾肾阳虚,早晨拉肚子,浑身乏力,神疲倦怠,食欲不振的人,有不少。对这种情况的调治之道,我从前也写过一些。事实上,中医治起来,思路往往比较固定,多以附子、肉桂打底,然后用健脾益气、收摄止泻之品。这是常规套路。

我希望有这方面困扰的朋友,能从我的文字中找到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文中配伍,非专业读者,你要在中医师的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专业的读者朋友,你最好做个借鉴。我个人认为,这个配伍还是很周正的,它适合广大中医同行们拿去做参考,化裁应用。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跟你说这么多吧。我希望我的读者,都能有一副好脾胃,把脾精留住,化作气血,濡养周身。那可是我们生命滋养的源泉啊。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