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舒适的空调房、解暑的冰西瓜、清爽的冷饮,你想到了什么?没错,是夏天!炎炎夏日让人心生畏惧,尤其广州的夏季,酷热夹杂湿气一同席卷而来,闷热感让人提不起精神,也没有胃口,这时来上一口冰西瓜、喝上一口冷饮,那叫一个惬意!

这种惬意通常维持不了多久就会被人“扰乱”,而这个人大概率会是家中长辈——“夏天别吃那么多冷的!全身都那么热,你一下吃那么冷的东西进去身子还要帮你温热它!对身体不好!”这时的你可能会悻悻地放下手上的冰西瓜,嘴上还不忘嘟囔一句:“我身体好着呢。”

夏天不能吃那么多冷品就真的是因为需要身体去温热吗?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有言:“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长夏这个词语在多处经典中有着不一样的解析,《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次注云:“长zhǎng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引文中的六月为农历,此时气候最为潮湿,乃因多阴雨而潮湿,空气中湿度大,大气压偏低,由脾所主。

而泄泻无度谓之洞泄,寒积于内谓之寒中。脾主长夏,而长夏多湿,湿邪困阻脾土,以致脾阳衰微,中焦虚寒,脾气不能升清,致泄泻无度。故日:“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简单的说,在农历六月,气候最为潮湿,脾喜燥恶湿,湿邪的困阻导致脾阳不足,脾气运化无力一方面就会出现没有胃口的症状,另一方面,则容易有便稀、便软的情况。

脾阳不足,中焦已经有一片虚寒之象了,再进食冷品,寒邪直中脾胃,更伤脾阳!久而久之身体便会阳气虚弱、症状频发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呢?

长夏之际脾弱而胃强,应当注意避免饮食无度,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致洞泻。长夏又是湿胜之季,湿伤脾,当忌过食甜食、酒类等容易生湿之品,而应多食能健脾祛湿和中之品,如薏苡仁、芡实、茯苓、山药、陈皮、砂仁等。长夏易发寒中,故生活中当避免过食生冷,忌贪凉而不避风寒,特别是现代冰箱、空调普及,进食生冷、受凉机会增多,抵抗力低下的老人、小孩尤当注意。

古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良训,长夏之季喝碗姜水或于烹饪中加入生姜,能温中散寒,亦是长夏保健的好方法。

此外,保持情志调畅亦十分重要,情志不遂,肝郁气滞,则易肝木乘脾土,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所以呀,别对老人家的唠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解暑是有必要的,伤身可就大可不必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