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胜天,所以胜不可为。人可以胜人,所以胜可为
如何去运用具体的策略来创造出手的机会呢?孙子提出了他的“诡道十二法”:“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能而示之不能:明明能打,但我假装不能打。隐藏自己的实力和意图。
用而示之不用:明明要用这种打法打,但我假装不用。掩盖自己的企图与计划。
近而示之远:明明我在近处发起行动,但我先要假装在远处打你。
远而示之近:明明我要在远处发起进攻,但我先做出在近处行动的样子,吸引你的注意力。
利而诱之:用小利来引诱对手。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组织也是如此。它愿意听你调动,一定是看到了利益。打仗有所谓的伏击战,就是用小部分部队伪装主力,吸引对手的部队到对其不利的地形,然后突然发起攻击,消灭对手。
乱而取之:制造混乱来攻取对手。
实而备之:对手力量充实,无懈可击,那怎么办?做好防备,做好准备,耐心等待时机。
强而避之:对手力量过于强大,我就是打不过他,那怎么办呢?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只打那些能打赢的仗,拒绝打那些打不赢的仗。只在有利的情况下跟对手打,避免在不利的情况下跟对手打。只打那些你能打赢的对手,避免跟那些强大的对手正面较量。有时候,不打,可能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
怒而挠之:对手性格暴躁,易于激怒,就挑逗他,让他失去理智,让他犯错误。
卑而骄之:对手很谨慎,很小心,那怎么办呢?让他骄傲,让他狂妄。狂妄是走向灭亡的第一步。
佚而劳之:对手休整良好,怎么办呢?折腾他,让他疲于应付,疲惫不堪。就像彭德怀运用蘑菇战术,把胡宗南的部队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就可以变成好打之敌。
亲而离之:对手内部团结,不好打,怎么办?通过离间的方式,把他剥离出来,变成孤立之敌,变成好打之敌。
后世的“三十六计”,其实就是从诡道十二法引申出来的。当然诡道不仅仅十二法,孙子也可以写诡道三十六法,甚至一百零八法,那可能就写不完了。
诡道本身并不是目的,“诡道”的目的是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为了创造突然性。
中国的兵法和武术,在深层的哲学上完全是相通的。所以一讲到“诡道”,我就会想起太极推手来。太极拳既可以健身,也可以对抗。两个太极高手在推手的过程中,推来推去,推来推去,目的是什么?找劲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动作来引导对手,让对手失去平衡。
找不到这个劲儿,我绝对不出手。对手一旦失去平衡,便突然出手,一下子即可将对手腾空推出。
这个“推来推去”的过程,其实就是“诡道”,就是让对手失去平衡的过程。突然出手,其实就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所谓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就是在对手最脆弱的时间和最脆弱的地点,以他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去攻击他,这样,你就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具决定性的战果。
利德尔·哈特曾经说:“突然性是战略的本质。”克劳塞维茨也说:“一切行动都毫无例外地要以出其不意为基础。”
在战争的过程中,如果你的战略计划和行动已经被对手知悉,对手就一定会采取手段破坏你的计划与行动,你就很难成功。
再好的战略,也需要突然性。
从战争的历史可以看出,出其不意所造成的突然性,往往能够决定性地影响最终的战局。非常成功的出其不意,则会使敌人陷入混乱,丧失勇气,从而会成倍地扩大你的胜果。
美军《作战纲要》中有这样一段论述:“突然性可推迟敌人做出反应的时间,使其指挥与控制超负荷和陷入混乱,对敌士兵与指挥人员产生心理震撼作用,并削弱敌人防御的完整性。突然性可以削弱敌人战斗力,使攻方能以较少的兵力取得胜利。”
在战争中,有效地运用策略并达到行动突然性的一方,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孙子曾用“处女”与“脱兔”来形容突然发起的攻击:“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行动之前像柔弱的女子一样安静,诱使敌人不加防备;发起行动后像脱逃的野兔一样突然,使敌人根本就措手不及。在战争中,这样的攻击才是最有效、最致命的。
而要达成突然性,就一定需要策略的掩护。所以,再好的战略,也是需要策略配合的。
没有不运用策略的战争,策略渗透于一切战争行为之中,用兵的过程就是一个运用策略从而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剥夺和破坏对手的优势这样一个博弈过程。古今中外的军事家都非常看重策略对胜利的作用。
曹操说:“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唐太宗说:“朕观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
梅尧臣说:“非谲不可以行权,非权不可以制敌。”
克劳塞维茨也说:“任何一次出其不意都是以诡诈(即使是很小程度的诡诈)为基础的。”
通过策略的运用来引导对手、操纵对手、调动对手、抑制和剥夺对手优势,从而为我战胜对手创造条件的过程,孙子称之为“示形”“动敌”。
示形,就是抛出假动作;动敌,就是调动对手。示形就是为了动敌,进而为致命的一击创造条件。
当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中国,仗就是这样打的。
隋文帝在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之后,随即准备南下灭陈,一统天下。但是江南的陈朝凭借长江天险,精心部署了防线。在当时的条件下,隋要想渡江灭陈,难度非常大。
隋文帝采取了谋士高颎的策略,每当江南收获的季节,隋军就在长江北岸频繁地调动,声称要渡江南下。陈朝当然紧张,赶忙调动部队,进入临战状态。然而一旦陈朝调动大军,准备作战,隋朝却又偃旗息鼓,撤兵回朝。
这样反复几次之后,陈军对北岸的军事调动就再也不以为意。
公元588年,隋朝大军突然渡江南进,数路并举,迅速突破了毫无准备的陈军防线,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攻克了陈朝的首都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灭了陈朝。
一个翻版的“狼来了”的故事。
孙子说:“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我们都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是怎么做到呢?打对手没有防备的地方。
就像足球比赛一样,对手有后卫挡着,防守严密,就是马拉多纳想直接射门,也没有多大胜算。一定是来回倒腾,虚虚实实,声东击西,让对手犯错误。对手一旦出现空档,你就立即抓住机会,一脚怒射。
所以,示形才能动敌,动敌才能击虚。示形、动敌就成了击虚的关键环节。
用兵的高手,之所以高明,往往就在于善于示形、动敌。用孙子的话说:“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善于调动对手的将军,抛出的假象对手一定会上当,送出的小利对方一定会上钩。
为什么?因为真正摸透了对方的心思和需求。所谓的“必从”“必取”,就是完全听我调动。
所以孙子说:“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敌人休整良好,可以设法让它疲劳。敌人粮食充足,可以设法让它饥饿。敌人驻扎安稳,可以设法让它移动。
敌人的战斗力再强大,如果我能够实施巧妙的策略,调动对手,分散敌人,也可以使其战斗力根本发挥不出来:“敌虽众,可使无斗”;“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对手的兵力再多,也是可以被置于无用武之地的;敌人的优势再明显,也是可以通过谋略来抑制和剥夺的。
所以孙子自豪地说:“胜可为也。”胜利的机会,是可以通过充分运用你的智慧、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
战争本质上就是双方智慧的对抗。所谓的“兵者诡道”,就是强调的这一点。所谓的“上兵伐谋”,强调的也是这一点。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孙子讲得好像自我矛盾啊。前面讲“先胜”的时候,不是说孙子强调“胜可知,而不可为”吗?怎么这里又说“胜可为”呢?到底可为不可为?
其实,孙子是从不同的层面讲的。胜既不可为,也可为。
人不可胜天,所以胜不可为。人可以胜人,所以胜可为。
人是不可以跟大势相抗衡的,人只能敬畏大势,顺应大势,而不能妄为。但人又是可以在智慧上超出自己的对手的,人可以通过谋略的运用,为自己创造出打败对手的机会。
《孙子兵法》的一个特点,就是洋溢着积极、主动、进取的精神。它在尊重客观实际,包括大势、实力对比等因素的同时,更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才是战争中最活跃、最生动的因素。
战争既是实力的较量,也是智慧的对抗。你要做的,就是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你的智慧、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克敌制胜。
弱者也可以打败强者,道理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