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李颖:大学通修课为何遭遇“厌课心理”

关键词:大学通修课;厌课心理;原因

摘 要:大学生在思修、马原、近现代史和毛概课程的学习中,常常会遭遇“厌课心理”。首先是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而且不影响考分,导致学生缺乏关注;其次是教学形式的陈腐化和抽象化,导致无法引爆大学生既有的爱国热情;再次是师生的课程目标不明、课程期待过低,形成双向消极暗示;最后是信息爆炸、活动繁杂、时间急缺,抢占了通修课的学习投入。

  一、思修马原近现代史和毛概的“厌课心理”值得警惕

大学生活多样的课程中,有几门课是大学生都要修读的,那就是思修马原近现代史和毛概。这些本是影响人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课程,但却被冠上了水课的称号。这一“厌课心”的出现不能简单武断地归咎到大学生思想问题上,而是要从多方面来思考。

二、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不影响考分导致学生缺乏关注

大学生“厌课”,教师教学的问题不容忽视。大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普遍会有想要好好学习的思想。但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老师讲的内容和期末测试的内容关联并不大,也就是说与大部分学生最关心的成绩并无关系,而且课外的资料、课程结尾划的重点,都可以帮助自己获得较高的成绩。同时,老师所讲的内容理论性过强,自己难以理解,在短时间内更不会也不能应用到生活中。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关注与自己有关的和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信息,而面对看似对自己近期和长期都没有用的讲授,学生自然倾向于拒绝关注。

三、教学形式陈腐化抽象化导致无法引爆既有爱国热情

是不是因为知识本身太过于枯燥了呢?是不是学生本身就对这类知识抵触呢?当然是不成立的。学生并不抵触学习党史国史,不抵触接受价值观教育。近期推出的《觉醒年代》、《建国大业》、《建党大业》广受青年人推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中“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种花家”一句火爆全网,这充分反映出青年大学生们对爱国教育、思想教育可以迸发出巨大的热情。我们需要的只是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教育形式,这一点我们从国外教育体系中也能学到很多。比如在美国,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课,但他们将思想教育化为无形,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宗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比如美国学校会组织模拟总统竞选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会根据孩子的认知阶段设计每个阶段的思想教育内容。

 四、师生的课程目标不明课程期待过低形成双向消极暗示

   通修课的课程目标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不明确,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部分教师在授课时默认学生是来混课时,课前也未传达教学目标,未激发起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自愿性和热情。同时大学生处在自认为思想价值观已经成熟的阶段,对这一类强行灌输思想道德修养、价值观等的课程可能会带有一定的反感情绪。但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年轻人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等已经基本成型,但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不间断的,只要人去接受到相应的刺激,那么认知就会有一定的改变,即课程就会有一定的作用。

五、信息爆炸活动繁杂时间急缺都会抢占通修课学习投入

为什么现代年轻人没有了像新文化运动时对民主、政治、思想教育的那份热情?时代原因不可忽视。现代年轻人生活在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现代媒介如抖音、b站等媒体以多样的形式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而学生也乐于去了解去学习。对于他们,在相对来说对自己暂时“无用”的通修课课堂上自己有更多更紧迫的任务要做,有更有意义的信息要接收,自然不愿分出有限的精力去学习。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人们热衷于谈主义,谈意识形态,谈现在青年人们“不屑”的知识,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那个时候谈这些于己于国都是有帮助的。

通修课在大学的出路何在?学校摆正教学目标,老师搞好教学方法,学生给通修课一次机会,相信通修课渐渐会走出冰冷的水课圈,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的精神补给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