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蹲在路边吃瓜,对瓜农赞叹不已,走后却下令:“杀了他”

《赠王山人》有言:容颜尽怪长如故,名姓多疑不是真。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皇帝是一个国家权力的最大拥有者,而正因如此,我国古代才会有这样一句俗语,那就是伴君如伴虎。一般来说,对于那些陪伴在皇帝身边的人而言,他们的生活是非常惊心动魄的,毕竟稍有不慎,就很可能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曾经,在乾隆外出巡游的过程中,他就遇到过一位特殊的瓜农,在吃瓜的时候,他曾对这位瓜农赞赏不已,然而,在与瓜农分别之后,乾隆却命令手下的人去将瓜农杀掉。那么,在这位瓜农与乾隆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瓜农究竟是怎样引起了乾隆的杀意呢?

在乾隆在位时期,他曾经几度游历江南之地,毕竟在那个时候,我国政治经济中心都位于北方地区,而游历江南的经历,也能够让乾隆对整个国家的发展环境进行进一步的了解。相比于北方社会来说,江南地区气候较为湿热,而这也让身为北方人的乾隆感到非常不适应。

据悉,在乾隆一次下江南的过程当中,他突然感到非常口渴,而附近却都没有茶馆、饭店的存在。就这样,当乾隆路过一片瓜地的时候,便希望能够吃一西瓜来解渴。

当时,乾隆派自己手下的随从来到瓜地当中,与瓜农进行交涉,但随从却对乾隆表示,这些瓜早已经被一位大客户预订了出去。由于当时的乾隆口渴难耐,所以,他便希望能够凭借着自己皇上的这一身份,换取几个西瓜。

在听说了来者的身份之后,看守这片瓜地的瓜农便为乾隆切了一些西瓜,而当时的他也发现,乾隆在吃瓜的时候,喜欢从两边往中间吃。虽然说这种吃法是比较解渴的,但这样吃西瓜却不能够品尝到西瓜最甜的味道。于是,这位看守瓜地的瓜农便向乾隆表示,如果你愿意从中间往两边吃的话,中间的甜味就会四下扩散开来,而这样吃到的西瓜也会更甜。

在听过这番话之后,乾隆也发现这位老农应该是非常聪明的,而在那个时候,乾隆也认为这位老农应该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瓜农。就这样,他向老农提出了跟他回京做官的想法,毕竟在乾隆看来,如果能够将这位老农的聪明才智用于政治统治方面的话,也必然会给人民带来更加幸福的生活。

众所周知,在当时的清朝社会当中,是有着许多贪官污吏的存在,而这些贪官的上位,也让百姓们过上了苦不堪言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乾隆曾想出了许多办法,但归根到底,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寻找那些真正清廉能干的官员,并让他们将贪官污吏挤出官场。

但是面对着这种邀请,老农却并不在意,毕竟在他看来,能够忙于田间地头就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了,而在听过这番话后,乾隆也与其他的随从离开了瓜地。但就在离开后不久,乾隆却认为这位老农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如果他没有接纳自己的做官邀请,而是参与到其他势力的阵营当中的话,也必然会对自身的统治造成一定的威胁。

毕竟在当时的社会当中还有着一些其他势力的出现,而一旦出现反动,整个中原地区的发展也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就这样,乾隆命令手下的侍卫赶忙回到瓜地,并将老农杀害,但当乾隆的侍卫回到瓜地之后却发现,老农只为乾隆留下了一行字,那就是表示自己只是想做一个闲人,不会涉足国家大事的管理。

在看到这一情况之后,乾隆也不得不放弃了将其杀害的想法,而在那个时候,乾隆也对这位瓜农感到越发敬佩。

结语

从乾隆对待这位瓜农的态度上就能够感受到,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体制之下,身为皇帝的他是有着非常多的顾忌的,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成为皇帝就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但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而言,如果他们不能够做到事事谨慎,也必然会为自己引来过多的杀生之祸。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这种传统的阶级地位差异早已慢慢消失,而从乾隆与瓜农的故事当中,我们也能够认识到,虽然聪明才智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经营生活的过程中,也不应该过分暴露才能,否则就会像这位瓜农一样,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参考资料:《乾隆和瓜农》

如何在社交中做个圆滑人

这是一份孤独青年的自救指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