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徽州历史】武阳人张懋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沪上徽商
【口述徽州历史】武阳人张懋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沪上徽商
司马狂/文
张懋勲是武阳乡武阳村上村人,算起来跟我家还沾亲带故,可以前始终不知道他的存在。此番还是受武阳村汪健所托,找寻武阳历史名人的时候,才真正了解了张懋勲的大致生平经历。因为老人大多故去的缘故,对于张懋勲当年叱咤上海滩商场的很多具体经历,也只剩下点滴的蛛丝马迹,无法完整还原,颇为遗憾。此篇为我近年来首次采用口述历史的形式,下面这段录音就是张懋勲的长孙张日良和我交谈时候录的,原音频有一个小时的长度,这里只摘选其中的部分。
懋,同茂;勲,同勋。所以张懋勲的名字亦被写作张茂勋。其父名为张春贵,是杭州某茶叶庄的内账房先生,一生勤勤恳恳,为茶庄工作五十余载,最后死在杭州。茶庄老板因为其过世,歇业三天,足见张春贵为人之好。生于清末的张春贵对于儿子的教育很是重视,懋勲打小就被送入私塾苦读,长大成年以后,还被送到日本留学。武阳村在此之前便有张国英、张友深父子在日本经商,不同的是张国英父子留在了日本,而张懋勲学成以后,回到国内,独自在上海滩打拼。
(两条普通的板凳,却留下了张春贵、张懋勲父子的名字,板凳不值钱,承载的历史沉甸甸的。)
正是因为之前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张懋勲对于自己父母在武阳老家建造的房子特别提出必须按照日本房屋的风格设计,张春贵拗不过这个掌上明珠一般的公子,于是将宅子建造成传统徽派建筑与日式房屋结合的中日合璧样式,这便是武阳村目前保存相对完整的老宅——爱吾庐。至于这房舍缘何取名爱吾庐,目前已经无从考据。
爱吾庐日式风格这部分,门都是日式的移门,窗户也有别于传统徽派的小开窗,采光性很好。推开门便是一个小院子,我小的时候经常在这里嬉戏,曾记得有一座不大的假山,精致的很,两棵罗汉松对称着在假山的两旁,如今多年不去,再去的时候,已然没了当年的那份别致,好物件基本上荡然无存。更为可贵的是,在那个民智初开的年代,这房子里还有一间专门用水泥砌起来的浴室,里面有个浴缸,可以直接洗澡,实在是难得。只可惜,有浴缸的那间房,已经坍塌,我没有办法进去再现它的模样。
回到上海的张懋勲,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充分运用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候的人脉,逐渐掌握了当时火柴生产的核心原材料的供应。他从海外进口火柴所需原材料,而后供应给当时国内的诸多火柴生产商,获利颇丰。这里又有一个巧合,上文提到的武阳人张友深在1920年的时候,也在芜湖投资开设了一家火柴厂。此番采访的时候,张懋勲长孙张日良说其祖父主要经营的是火柴原材料供应。而其弟张更生说,张懋勲当时在上海滩还从事统一调配的行当。所谓统一调配大抵相当于今天的同城速递,因为彼时沪上徽商人多势众,店铺之间需要货物调配,因为张懋勲为人可靠,上海的这些徽商们逐渐都将自己店铺间的货物调配事项交由张懋勲负责。张懋勲在香港九龙买了15亩的土地,杭州富阳买了上百亩的土地,仅由此两项便知当年张懋勲资金多么雄厚!
在上海闯荡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张懋勲如同大多数的徽商一样,开始为家乡建设助力。武阳上村的河坝、河提、石板路他多有捐助,武阳上门的祠堂张懋勲也捐资甚巨,只是具体金额无从知晓。也同大多数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一样,张懋勲在武阳娶有一房妻子,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名字暂时不曾考据出来,只知道是小川对面的),而在上海的时候自己自由恋爱另娶了一位夫人,据张日良说这位夫人是浙江兰溪县县长家的千金。淞沪会战爆发后,这位夫人还曾颠沛流离的来到过武阳,入住过爱吾庐。
张懋勲1899年出生,1964年仙逝,育有四子。长子读大学期间横渡钱塘江落下病根,不幸英年早逝。收养的一个儿子,读书以后,参加革命,淮海战役期间英勇牺牲,牺牲前已经是团级干部。三子本立,属嫡出,在上海读完高中,本欲随二哥偷偷前往苏区,却被张懋勲赶回武阳老家,娶妻张春贵当年所在茶庄的外账房先生的孙女,昌溪吴氏,名曰莲子。本文所提及的张日良、张更生皆为张本立所生。幼子张本奎,浙江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59年入川,投身祖国石油事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石油工业有特殊贡献教育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此为张懋勲长孙张日良)
(此为张懋勲孙子张更生)
关于张懋勲的一生,必然不会如本文这般简单,只是长者们纷纷老去,那个动荡的年代又鲜有人会记录下这些文档,更何况还有建国后的运动。如今我们只能凭借残存的爱吾庐凭吊张懋勲当年纵横上海滩商界的那些风云际会的故事,而那些故事中具体的细节,或许再也无从知晓……
感谢张懋勲子孙们的鼎力支持,整段口述历史录的是张日良跟说述说的往事,张更生跟我聊的没有录音,整段录音时长有一个小时,我就自己保留,不放出来给诸位共享了。本文有不全面和纰漏之处,欢迎大家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