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盆景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川派盆景是以四川省名来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它采用传统的棕丝蟠扎法,借助“弯”“拐”造型,形成树身的扭曲,选用“掉拐法”“滚龙抱柱法”“大弯垂枝法”等多种艺术造型,取法自然,形式自由,不拘格律,讲究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四川古称巴蜀。唐朝贞观元年(627年)设置剑南道,所以过去也把川派盆景称为“剑南盆景”。

唐玄宗以后,州治改在益州,就是今天的成都市,其所管辖的范围不仅限于四川,而且还包括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川派盆景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

川派规则式的桩景按其传统的蟠扎技艺造型,有一定的规律,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它们的主干和侧枝自幼用棕丝按不同格式作各种角度、各个方向的弯曲,注重立体空间的构图,造型难度较大。干形的格式大致有“滚龙抱柱”“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法”10种;蟠枝方法又有平枝、滚枝、半平半滚之别,不同主干的造型与多种蟠枝方法交互运用,形式多样,树形雄伟端庄。

迄今为止,四川的树粧蟠扎无论是何种形式,基本上都没有越出这一时期所形成并广泛采用的技法和造型规则。清末民初,成都和各县的著名蟠扎艺人有60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有窦禹朋、陈洪顺、张彬如、陈玉山、戴开弟、戴崇光、龚音如、李洪泰、纪成久等。到了20世纪40年代,自然类树桩盆景重新抬头,但在蟠扎技法上与规律类大致相同,除悬崖式外,一些自然类桩头的造型几乎是一种偶然的“机缘”。

陈思甫的父亲陈玉山就常用一些枝条残缺、不适合制作规律类盆景的树坯,顺势加工为自然类。其后李忠玉及邱开春、王明文等发展了自然类,逐渐成为今天川派树桩盆景的两大主要类型之一。川派山水盆景虽然远在两宋已见端倪,尤其是在安岳县圆觉洞和大足县大佛湾摩崖造像中,飞天与传女手托的山万盆景,已与今天的浅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树桩倾斜,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才由一批园艺家、画家、盆景“玩家”亲密合作,使之成熟。

四川民间有“盆树无根如插木”的谚语,可见其粧景特别强调根部的处理,盆中树木多悬根露爪,注意盘根错节的造型。自然式的盆景常用竹子做素材,与石相配,别有情趣。总的说来,川派盆景的艺术风格为:树桩盆景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山水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