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再谈中医

大家好,感谢您听到我,这里是南针品针汇读书频道。本期先把《黄帝内针》这本书放一边,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是中医?

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几千来可以说受尽波折,有人歌颂也有人唱衰、有忠实的信众也有人叫喊着废除中医的。

那怎么评价中医?其核心一定是“中立”、“中庸”的才能看得清楚,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基础,所以以下我将要为大家从文化的基础来解读中医,也一定不会是偏颇的。我在解读《黄帝内针》的时候与学习内针深有研究的朋友一起探讨过中医文化的基础问题,其间就有过一些认知问题角度上的分歧。我自己总结,那是我们各自成长不同在认知上的偏差。

竟然偏了,就先让我们彼此把各自的立场的那个偏见尽可能拿掉。我们不谈对错,只探讨文化概念上的本义。如果您认同我的解读观点,不需要急着充满情怀的乱点赞,既然中医是中国文化一部分那么我在解读中医文化的时候,我的认知模式与思考逻辑都源于中国文化,来自于老百姓,像普通老百姓那样讲道理。

绝对没有自持某种学术派系的高度,更不会以偏概全。

有人说中医,就是中国的医学,这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在中国古代,我们的国名不叫“中国”,我们为了区别那些外面的民族而自称“华夏”,期间我们叫汉、叫唐、叫宋、叫明叫清,所以“中国医学”这种说法显然不靠谱。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过关于“中医”的观念,那就是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这里“中医”就是治人的医学。

上医治国也是春秋时期的典故。

春秋名医有一个叫“和”的医生,人称医和,他受到了秦景公委派去给晋平公诊病,他给晋平公把了把脉就自问自答的说,这病看来是治不了,每天晚上纵欲过度而油尽灯枯,现在让你戒掉女色你能戒得了吗?看样子你也戒不了,戒不了女色又不理朝纲,那些贤臣良将也会离你远去,老天爷也不再保佑晋国了。

这个医和,让他诊病而他却在议论朝政,晋平公当然不高兴了,然而还没反驳医和又自问自答的谈论了一翻“过犹不及”的长篇大论,然后高冷的就走了。晋国大臣赵武前去问责,他回答说,诊断结果晋国不出十年必有大乱,而您这种称职的大臣却会被你们家国君给搞得心力憔悴,恐怕也命不久也。

果然,第二年赵武鞠躬尽粹过度操劳国事而亡,十年后晋平公肾亏而死,晋国大乱。

这就是上医,其实这些人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是我们所理解的医生,他们都是当时的类似于像西方的祭司或者哲人一样的人物。这就是古代有关“医者”上医的概念。

比较难理解的就是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说法,因为人生病了才会找医生。而医生治病,这不是天职吗?治人与治病到底怎么理解,理解了这个概念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黄帝内针》所强调的“随证治之”的深层涵义。

《黄帝内针》先生引用刘力红教授的十二字薪传: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说的是“随证”而不是“随病”,先生在本末篇里直言不讳的说,现今人们的生活语境基本都西医化了,这无疑大地影响了现今中医人。

病人会问,医生,我的这个病怎么治?

医生被病人的语境带着走,检查后说,你的这个病主要是因为这个指标高了,那个数据低了。这根本就是一个套,现今没几个中医人不往里钻的,这一钻,中医必定迷失。

先生指出的这种现象,其实非常清楚的说明了,为什么一但碰到西方的科学体系中医往往就不灵了。一定要用人体的各种指标和数据来体现中医医术能治疗什么病,这是现代中医人在自找尴尬。

中医就是随证(症)治之,而不是随病治之。病与症在中医文化中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病”的里面是“丙”,是第三方,是外来的东西,一个正常的人里面有了外来的东西,就生了病。所谓真病无治,这种观念背后的意义被时代的变化而给扭曲掉了。

举个例子说,一个士兵在战争中脑子里进入了一个弹片,这种情节在电影上我们经常看到过。这在现代医术来说,做这种手术是风险极大,十有八九活不成。如果弹片一直留在里面就经常头痛,一般医生都会建议不做手术而是用药物控制。因为这么做虽然不彻底但起码能大概率的活着,但是如果做手术硬要把弹片拿出来就是大概率死亡。在这里,弹片在脑袋里留着就是病,你是没办法通过“治”而让弹片在颅内消失而不会死亡的。所以这种情况就是无治。

再比如说,一个中毒的人,如果毒液已经渗入了全身的血液里,你是没有办法把一个人的血抽干再输入新血的,这也是无治。这就是真病无治的真实涵义。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在我国古代那么多战乱的岁月里,那些被刀箭致残致死的,那些战后被瘟疫感染的士兵与百姓,那么古代的“中医”们就没有去拯救过吗?

难到那些中医们面对这些众生说真病无治就不治了吗?我们治人不治病,治病是下医的事,我们只管调理养生。如果中医是这么一种行医态度,那我觉得所谓的中医比下医还不如。

现代的我们国家强大富裕了,有钱人多了,确实有那么一小部分号称“中医养生”,只帮助有钱人养尊处优年年益寿的中医师,可是这种情况不管什么年代都会有,也不管中医西医还是普通医也都有。

只是用“中医调理养生”来理解“中医”,这本身就是对中医最大的误解。

所谓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我们要穿越到古代的语境中去,用说这种话的人当时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

很明显这句话里是有层次递进的关系,而古代的表达总是次序分明的,跟现代语句是倒置关系的。我的理解应该是:

    手段下次的医生才会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手段正常的医生则除了治好病痛之外还要负责病人的全身心健康管理,让病人恢复到他原来的状态。

比如说,一个病人便秘去看病,手段下次的医生只会给一副泄药,而手段正常的医生就会认真思考患病的原因除了解决便秘这个表症之外,还要消除造成这个表症的病因,使病人恢复到原来正常的样子。

“治”的过程就是调“中”的过程,把人调回到他原来的状态,这就是“治人”的概念。而“中”就是平常,就是原来的样子。

中医“调中”是最终的目的而“治病”却只是表法,也就是说“中医”也要先治病,而“调中”让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才是最终的目的,这才叫“治人”。

那么我现在可以回答刚刚提出的那个问题,就是在古代发生过的那么多的战乱导致的伤残和瘟疫发生时的灾民,中医是治还是不治,这些都是紧急发生的病痛。当然会治,而且一定要治。但是“下医”的救治是治完后,让那些士兵再次手握利器冲上战场,在瘟疫发生时对灾民们下医的态度是趁火打劫有钱就可以治没钱只能等死。而正常的医生则是能在战争中救治伤病还想办法劝说士兵们卸甲归田,在瘟疫发生时能够拯救苍生为先,这些医生虽然无法阻止战争的爆发也没办法让瘟疫停止,但是他们也能尽其所能的拯救生命,所以他们才自认为自己是“中医”。所谓“中医”就是平常、正常、普通、原来就应该是那样的医生。

否则就只能是“下医”,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哪怕是病人提出各种过份的要求只要钱够都想办法满足,也不计较代价是不是伤天害理的。最终只会害人害已。

那些古代总想办法帮助皇帝长生不老的大师,为皇帝练丹的道士,号称能起死回生青春永驻的神医,最终都无不把那些皇亲贵胄忽悠得死于非命。中国历史那么浑厚,医术派系那么繁杂,也许真有那么一些后人无法理解的神奇医案,其背后也可能有坚实的学术基础,但是那肯定不是中医这个传承的这一法脉。中医,是人的医术,只能是让人恢复到他应该有、原来的样子,如果确实有过一些起死回生由弱变强的案例,那只能是因为他本就命不该绝或者他本就是一个强者。这一切也都是“调中”的结果,都天道平衡的结果。

年前我在学内针的发小家里,来了一位病人,该病人是发小的朋友,比我们年轻一些。

病症是腰背酸痛和肾虚,年轻常见的病,病因不言自明吧。

这小伙子,上来就问“哥,你的针炙能不能有办法扎几针补肾的?”

发小开玩笑的说,你的肾破了吗?拿来我给你缝上。我们都笑了。

肾有肾功能,恢复正常功能就可以了吗,自己消耗过度把肾都耗得透支了,恢复正常的生活,某些生活节制点就是补肾嘛。这里的“补”就是自我修补的补。

中医就是这样,让不正常的恢复正常。由于生活中的不正堂,想办法让其回归到正常,这才是中医的态度。

以上我对“中医”观念的解读就先说到这里,谢谢大家,我是猫老师。


(0)

相关推荐

  • 觉察力的不断提升是内针医生和五行针灸师成长的关键

    好久没有写关于内针的心得体会了,总觉得欠了些什么.今晚(2021年7月30日凌晨3时50分)有点失眠,人很清醒,脑子也不乱,躺在床上一直吐着气,一直导引着,想着精神很好,不如起床写点东西. (我在自主 ...

  • 罗医生:一根银针抢救患者,效果立竿见影

    罗师昌 中医师 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本人热爱中医,努力致力于针灸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与心得,并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进行系统学习,努力将经典中的 ...

  • 再谈中医不传之秘

    导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本文作者闻听熊继柏教授<中医治疗要辨证论治>讲座有感,写下此文,固本正源,再谈中医不传之秘,苦心孤诣,用心良苦,希冀同参.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全国 ...

  • 再谈中医不传之秘辨证论治

    导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本文作者闻听熊继柏教授<中医治疗要辨证论治>讲座有感,写下此文,固本正源,再谈中医不传之秘,苦心孤诣,用心良苦,希冀同参.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全国 ...

  • 再谈中医虚实关

    振荡导读 今年最后一次课程,希望虚实是最后一次讲,这次能把这块内容理解掌握.年前没有语音的讲课,也就没有整理成文字,以语音的方式发篇文章,小编偷懒一次哈.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来年再会. 内容大纲: 一 ...

  • 脓疱疮按感冒治?宋柏杉再谈中医治病一定要用中医思维

    中医书友会第111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相信大家读完这两个病例,对湿性皮肤病的治疗就有思路了.宋老师讲课抽丝剥茧,层层推进,看病这么简单吗?大家感受一下~(编辑/王超) 从两例皮肤病 ...

  • 再谈中医风水病

    小时候有一天我的一只眼睛里长了个白籽籽,眼睛都睁不开,后来问了村里的神医,说是你家里有一堆柴压到了,后来家人把柴搬走了,眼睛就好了.最近听斋公传奇( 湖北麻城盐田河村的斋公洞),也有这样的故事.真人治 ...

  • 从一例发烧,再谈“中医让人糊里糊涂的活,西医让人明明白白的死”

    中医书友会第1971期 I导读:"对川崎病一无所知,却治愈了川崎病,非我有何德何能,乃医道之功也",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原理掌握好,随境而变,才能执一而御百.这是中医学最大的精华, ...

  • 再谈中医不传之秘!

    导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本文作者闻听熊继柏教授<中医治疗要辨证论治>讲座有感,写下此文,固本正源,再谈中医不传之秘,苦心孤诣,用心良苦,希冀同参.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全国 ...

  • 再谈中医之心肾相交

    中医里经常谈到心肾相交.这里的心肾相交,不是指的心脏和肾脏,而是指的心气和肾气,是这两种气相交.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依然不明白. 那么可以借助天气和地气相交来说明,地下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袅袅上升,一直 ...

  • (中医杂谈)再谈中医气说

    蓝月提示: 健康靠自己 生命属于你   检查不成病 千万别侥幸 异常小指标  生病慢悄悄 耐心学一点  减少大风险 劝君提升健康管理学习意识 耐心看一篇完整的健康科普 这对大家都好 中医关于气的名字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