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法(109):端午节日写端午

端午节日写端午

静趣同山

9小时前

阅读 284

五月初五话端午

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我们国家也有了许久的历史,同时也是我们国家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在我们国家也是一个深受大众喜爱与重视的节日,那么端午节的由来的故事是什么呢?下面是从网络上下载整理的端午节的故事由来是什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故事由来是什么

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的介绍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我还是喜欢写几首古诗,欣赏传统文化中古人对端午节的传承与赞赏。

端午

唐 ·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浣溪沙·端午

宋 ·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译文

端午

唐 ·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侯新月书写编撰2021.06——406集

更新于 9小时前

投诉

阅读 284

8

(0)

相关推荐

  •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

    据说,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2200年前的楚国三闾大夫.著名诗人,由于奸臣诽谤,昏庸的楚王不但不采纳他联齐抗秦的主张,反而放逐了他.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的国都,屈 ...

  • 端午节必知的三大风水禁忌,照着做保你下半年顺风又顺水!

    大家好,明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祝大家端午安康,阖家幸福. 提到端午,估计绝大多数朋友的第一印象就是粽子和屈原.端午节吃粽子这是我们的习俗,而端午节的起源是为了祭奠屈原.不过,这里面有个误解, ...

  • 关于端午的起源,你不会只知道屈原投江吧?

    首先预祝各位端午快乐! 端午是华人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从汉.魏以来就盛行于大江南北,后来又传播到亚洲的多个国家,如越南.朝鲜.韩国.日本. 端午中的"午",原本应为数字&quo ...

  • 端午节的真正由来!(太涨知识了)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英文名:Dragon  Boat   ...

  • 端午节的真正由来(祝您端午安康)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英文名:Dragon  Boat   ...

  • 文学看台1234 | 老斯:35℃的端午不写端午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欢迎关注公众号 这里有上千个文学文艺刊物投稿邮箱,值得你收藏 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赞赏归原创作者! 人民日报:"我与新中国"征文启 "新 ...

  • 黑土乡情·节日特刊 端午诗会 | 9位本土诗人倾情创作

    端午诗会五月初五薛兰奎  逯春生  姜 超    唐锋锐王玮  常云龙 刘忠民 周广权 赵富 汩罗 汩罗 | 薛兰奎我深藏于一段念白,浑身 /落满岁月尘土,那个踏水赋诗的老者 /双手擎着云天的重量 / ...

  • 端午节日,最美的祝福送给你!

    又一年,五月初五,端午佳节.行端,念正,方为端午.让我们在这个传统节日里,追思过去,展望未来,祝您端午节日,安康吉祥,平安幸福,岁岁年年,佳节团圆!

  • 【时令节日】端午,志洁行廉传千古,万民无虞享太平

    华夏民族的节日,大多与情感密切相关. 传统中国的四大节日尤其如此: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位列其中的端午,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6月25日,今日端午. 长期以来,端午的重要性总被我们低估. 但看看与之 ...

  • 你都知道几首写端午的诗词名篇?

    粒粒糯米香 片片粽叶情 中华民族是一个 最诗情画意的民族 每逢节日 文人骚客都喜欢 赋诗填词 表达内心的感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 历史上关于端午节 流传下来的有哪些诗词名篇 诗词推荐 读万卷书 行万 ...

  • 【诗词楼阁】李 艳老师的作品《传统节日话端午》(第十三期)

    传统节日话端午 作者:李 艳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 ...

  • 妙笔写端午

    □何汝锋 古人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这一天,各种各样的习俗,展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美好.作家妙笔书端午,则有一番别样的趣味. 老舍先生的端午是情景多变的.他在 ...

  • 节日 || 今日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点击蓝色文字 关注我哟 ☀ 在这里,你会更懂巫山!   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端午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 ...

  • 看看古代的文豪们是怎么写端午的!

    浣溪沙 · 端午 宋 ·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