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不管不骂不罚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家长都看看)
GIF
“
父母的教育是有期限的,该管的时候不舍得管,等以后发现孩子根本不受管教,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
“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
“我们对孩子没有一些控制、抑制、约束,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管教的勇气》里有句话:
教养孩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小时给他“扎针”,长大给他翅膀!最怕小时候没管教,长大后翅膀硬了,想管却管不住。
父母的教育是有期限的,该管的时候不舍得管,等以后发现孩子养歪了,想管孩子了,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孩子已经管不住了。
1
好孩子是管出来的
熊孩子是惯出来的
在网上搜关于熊孩子的新闻,一搜一大把:
抽掉老人身后的椅子,导致老人坐空摔倒脑后遭受撞击;
因为不让他们玩游戏,可以连着划花小区地库里的29辆私家车;
随地大小便,甚至还故意对着电梯按钮肆无忌惮地撒尿;
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就去推身边的孕妇只为看会不会流产;
因为没得到姑娘手里的炸鸡排,在地铁来临的瞬间,猛地从后面把姑娘推向轨道……
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父母给予了孩子怎样的影响和教育,决定了孩子的认知和行为。
所以,相较于年纪尚小的熊孩子,他们背后的熊父母才是最不该被原谅的。
很多时候,是父母的溺爱、娇惯,一手酿成了孩子的大错,是父母的纵容让孩子一步步走向不可挽救的深渊。
好孩子是管出来的,熊孩子是惯出来的。
GIF
每个言行得体,有教养的孩子背后,是父母正确的三观和教育,他们会及时制止孩子不当的行为,会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每个粗鲁无礼,行为恶劣的孩子背后,是父母无底线的纵容,在孩子犯错时,他们总是以“孩子还小”为借口袒护孩子,直到孩子犯的错他们无法兜底。
小错就管,才能大错不犯。
父母舍得管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和保护。
2
你不舍得骂孩子
就会有人给孩子长教训
有网友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熊孩子事件”:
第一次去带爸妈去电影院看电影,结果看到快一半的时候一个熊孩子拿着手里的激光笔一直往屏幕上照。
他妈妈全程没反应,就一直抱着孩子,也不制止。
“谁家孩子,管管啊。” 有人有了怨言。
可是没人出声,激光灯关了没两秒小孩又照。
有人怒了:“孤儿吗?没人管我替你管了啊。”
后面的谩骂持续了一会儿,一瓶矿泉水飞出来,砸到熊孩子头上。
熊孩子当时就一嗓子嚎起来了,妈妈也吓了一跳,一边摸孩子头,一边骂后面的人。
后面都是一群半大小子,又关着灯,黑乎乎的。
忽然就是一盒爆米花撒过去,撒了熊孩子和他妈一身,旁边的人也遭到了一点波及,赶紧远离战场,挪到旁边。
他妈直接站起来骂,也顾不得孩子了。
结果后面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母子俩那扔,母子俩最终拿着东西骂骂咧咧地走掉了。
这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只要孩子的妈妈在其他人第一次表示不满的时候及时制止孩子,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偏偏孩子的妈妈就是不出声,以为别人也会纵容他,于是有了这场教训熊孩子和熊父母的“大战”。
孩子的任性妄为、嚣张跋扈、漠视规则,往往都来源于毫无教养的家庭。
一味纵容、包庇、助长孩子的歪风邪气,最终的结果必定会是父母和孩子自食恶果。
没有人会喜欢熊孩子,更讨厌不管教熊孩子的家长,你如果不管教,自然会有人替你管教。
3
适当的惩罚
才能让孩子有所敬畏
湖南12岁孩子“弑母案”曾在网上引发巨大的讨论,更让胆寒的是案件发生后的这段对话:
“为什么要抽烟?“
“我们班几个同学也抽。”
“你把你妈妈杀了,你认为错了没有?”
“错了……但是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妈。“
“那以后怎么办?”
“学校不可能不让我上学吧?”
在这个12岁的孩子看来,他并不觉得自己杀了妈妈是一件多严重的事情,更别提有悔过之心。
甚至孩子的父亲也说,孩子还小,他也不懂。
孩子为什么会不懂,那是因为没有人告诉他有些行为是错误的,没有人告诉他犯错是需要代价的。
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说:
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的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一味包容的教育是伪教育,犯错后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孩子有敬畏之心。
所谓惩罚,不是父母情绪的发泄,而是对孩子行为的约束,惩治过错,警戒将来,惩治是手段,警戒是目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敬畏要遭灾殃。
生而养之,养而教之。
如果孩子犯了错,唯有惩罚能让孩子清醒时,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姑息。
4
教育路上,父母越“狠心”
孩子才能越省心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一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作家刘墉就是个典型的严父,从小给儿子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严格作息,不能偷懒;
自己洗衣服,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必须要自己做饭;
儿子看电视要管,玩手机也要管,还把儿子送到路程要3个小时的地方上学。
有一次,儿子做错了事,刘墉骂了他两句,然后把头转到了另一边。
转过头时,刘墉发现儿子把脚偷偷地抬起来,做出要踢他的假动作,于是刘墉动手教训了儿子。
面对父亲的管教,刘轩对父亲也有过讨厌、叛逆和憎恨。
但在长大成人,考上哈佛的那一年,刘轩突然意识到了父亲的用心良苦。
刘轩对父亲说:
“这二十一年来,我讨厌你的严加管束;而二十一年后,我很感谢你的宽宏大量,我该起飞了,却莫名其妙地有点舍不得。”
孩子生性都是顽劣的、叛逆的,但父母如果只是一味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很有可能就会让孩子走上歧途。
只有狠得下心管教孩子,在原则问题上不因为心疼孩子而退让,才会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品格。
文末点个“赞”,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狠心”,都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过于心软的父母,难以养育出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