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GLP-1受体激动剂的自白信

各位“糖友”大家好,我叫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大家也可以叫我GLP-1受体激动剂。我是标准的00后,因为我们家族的第一个成员诞生于2005年。
可能大家对我还不是很熟悉,毕竟年轻嘛,但是说到我的亲戚——胰岛素,大家肯定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和胰岛素都是注射剂,所以很多“糖友”都把我也叫做胰岛素,在此也正式借“上海药讯”这个平台,跟各位“糖友”们声明一下我,GLP-1受体激动剂,不是胰岛素,但是我们和胰岛素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大家都知道,胰岛素是体内胰岛分泌的,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人类体内的胰岛素不足或者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都能使人类患上糖尿病,这时可能有些“糖友”就需要外源性补充胰岛素。
GLP-1和胰岛素一样,也是大家体内可以产生的,主要由回肠和结肠中的L细胞分泌,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参与机体血糖稳态调节。也就是说血糖浓度高,L细胞就努力工作多生产GLP-1去降低血糖,血糖浓度低,L细胞就偷懒少生产一点GLP-1。
大家有没有灵感产生?给“糖友”们额外补充GLP-1是不是也能降血糖?对的,但是大家自身体内产生的GLP-1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非常容易被破坏,大概1-2min就有一半的GLP-1被破坏。至于这个凶手,科学家们也已经找到了我们就叫它DPP-4。“糖友”们是不是灵感又来了?我们去抑制这个DPP-4行不行?您还别说,还真可以,DPP-4抑制剂也是我的好兄弟,我们后续再邀请DPP-4抑制剂,今天还是继续介绍我自己。
为了使GLP-1能够造福“糖友”们,科学家们就对对GLP-1进行结构修饰,在保留其与GLP-1受体结合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同时使其不易被 DPP-4快速降解,增加了活性GLP-1在体内的浓度。于是,我们就应运而生,医药人士给我们赐名GLP-1受体激动剂。我这样介绍,大家是不是就能区分我们和胰岛素了呀,我们不一样!
大家都知道有的胰岛素一天只用打一次,有的可能要打两次,有的甚至要打三次。我们GLP-1受体激动剂也是,比如贝那鲁肽一天就要打三次,利拉鲁肽一天打一次,艾塞那肽一天打两次,甚至有的艾塞那肽剂型可以一周打一次。
除此以外,我们家族相比于胰岛素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单独使用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而且相比于胰岛素,不但不会增加体重反而能够降低体重,因此对于超重和肥胖的“糖友”们,我们GLP-1受体激动剂有明显改善体重的作用。我们家族的有些成员,比如利拉鲁肽,还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i(也是我的好兄弟,有机会我们再邀请他)。
你们人类说做人要实事求是,我们做药的,更要实事求是。虽然我们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们能取胰岛素而代之吗?答案是不能的,比如对于患1型糖尿病的宝宝们,我们GLP-1受体激动剂真的爱莫能助,还是得用胰岛素。毕竟我们还年轻,进入临床的时间也比较短,目前《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将我们GLP-1受体激动剂列为在口服降糖药物或基础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时联合治疗的选择,但是对于合并有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i。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家族史的“糖友”们我们也是不推荐哦!
最后,希望各位“糖友”们能控制好自己的血糖,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 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8, v.26(05):7-15.

2. 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3. 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文/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药学部 邱玉爽)

■ 上海仁会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