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套纪录片,正是央视筹拍10年、跟拍2年完成的《镜子》。纪录片中,讲述了某机构接手了一批有网瘾、早恋、辍学等多方面问题的少年。该机构全程采取军事化管理,并请来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问题少年'们进行长达81天的改造。而在这一期的孩子中,16岁的家明特别让人印象深刻。“我辍学、沉迷网络、要做背包客,只为了逃离我的父母……”本该上高一的家明,得了严重网瘾,终日沉迷网络,还总想着背起书包就去'浪迹天涯',辍学在家半个多月。为此,他的父母操碎了心,寄希望机构能够好好地'改造'儿子。
原来,在父母找上机构老师前,家明早已与父母有过多次激烈的冲突,试过多次自残,将自己送去医院。让人惊讶的是,此前需要三个老师强行将人控制、'扭送'到机构的家明,到了学校却显得十分安静,丝毫没有当初歇斯底里的模样,'问题'好像不复存在。一直放纵自己,上网成瘾,喊着要去'流浪'的家明,最深层的渴望,就是逃离父母的控制。
喜欢小动物的他一次次买来小狗,却总被父母无情地丢弃;明明父母说了,等他考完试想去哪都支持,结果考完后,还是哪也不能去……
他沉迷网络、辍学乃至自残,这些偏差行为,都是对父母过度的控制的极端反抗。而最让人窒息的是,在父母眼中,他们作为爸妈,是十分称职的,儿子变成这样,是因为他们'给儿子信任太多,自由太多,要是再严格一点,孩子就不会走到今天。'
我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感受,每每看见类似的事件,总是忍不住想起纪伯伦那首诗:'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只可惜,在许多家庭的观念里,'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孩子的生活、思想,乃至人生,被父母牢牢地握在手中。还记得年前,某郑姓女星代孕弃养一事,在全网闹得沸沸扬扬。网上有媒体专访透露,郑姓女星从小就是在父母的控制下长大。成为明星,不是她本人的梦想,而是她父母的。在她刚出生没多久,她的妈妈已经为女儿的人生做好详细的'明星养成计划':从小控制体重、灌输做演员的想法、学舞蹈、学乐器……她反抗过,明确表示做明星不是她的梦想,但结果却是和父母闹冷战,而最后她依旧走明星之路,只是经常情绪失控。心理学家李雪曾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以'为你好'之名,让孩子勉强自己满足父母的期待,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等人提出一个自我决定理论,他们认为,人的行为分为自我决定行为和非自我决定行为。个体都有一种天性,希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凭自己的意志力来活动的,是因为他们想做,而不是不得不做。只有真正是为了自己而自主去做,他们才能获得最大的内在驱动力。而如果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取悦他人,或是因为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但缺乏动力、情绪低落,严重起来甚至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奇葩说》曾有过这么一个题辩题:'如果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那个按钮吗?'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会选择按下,哪怕会有一定的隐患。只是,就像傅首尔提出的一个观点:'父母认为的完美,与孩子眼中的完美一样吗?'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生来就必须要成为自己,否则会深陷在焦虑与痛苦之中,失去生而为人的意义。'过度的控制,枉顾孩子自身的意愿,更可能造成孩子痛苦一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最早提出'父母控制'的概念,即父母亲子关系中对子女行为的限制,分为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两大类。行为控制,即通过观察、问询等方式,对孩子的活动和行为进行监督和管控。如限制孩子放学后6点前就要回到家,逼迫孩子说出周六日的计划、要求其在有监控的房间完成作业等。心理控制,则是通过一些心理手段,强行控制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其一般分为5种:父母以'为你好'、'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等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无视、打断、扭曲孩子的情感表达,强制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去做事。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听我的就对了'、'必须按照我说的做'……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主意识和选择能力会被磨平,长大后无法独立生活、做出决定。即常常对孩子说'你让我们很丢脸/失望'、'如果你爱爸爸妈妈,就不会这么做''如果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以此引起孩子的内疚感,从而迫使孩子顺从自己。在这种控制下,孩子会觉得自己真的做错了,产生亏欠感,同时又觉得是父母无理取闹,因而分裂而痛苦,容易变得自卑、讨好。无视孩子的优点,一味贬低孩子,常常提起以前的错误,反复批评。如'你太蠢/笨了'、'怎么会有你这么没用的孩子'、'你以前就蠢,现在更蠢了'……长期的打压,会让孩子感觉极大的压力,长大后自卑、不自信,且自我价值感远远低于正常孩子。父母只对能满足自己期待的孩子给予关心和爱护,而给予无法满足自己期待的孩子冷漠。常见于'你考不到满分,就别回来见我们'、'你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在这种控制下,孩子一般都会长成讨好型人格,只懂得迎合他人,而忘了更该取悦自己。即在类似的事情上,父母的态度在关爱和攻击之间摇摆不定,让孩子无法捉摸。如孩子考了班级前五,这次被表扬了,下一次却被责骂。这主要是父母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分好坏地全都倾泻在孩子身上。长期下来,孩子处于惊惶无助之中,变得小心翼翼,慢慢关闭心门。
父母的控制,尤其是心理控制,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沉重的,更是容易诱发孩子的焦虑、抑郁乃至自杀行为。这个'理想的小孩'能写得一手好作文,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过目不忘……父母把这个完美的'孩子'投射到真实的孩子身上,打从心底希望这就是自己的孩子。然而,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父母过度的控制,只会阻碍孩子自主成长和自我发展。
你眼中的“问题”孩子
可能有家长会觉得为难:我们也不想控制,可是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听话又叛逆,我们能怎么办?《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一书中指出,许多叛逆的孩子,都认为自己不被理解。当父母总是对孩子说'不要……''你应该……'的时候,却没有发现,萌发自主意识的孩子,正在渴望自由、独立。
于是孩子们不仅觉得自己的渴求不被理解、不被看见,还觉得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利被剥夺了。
所以,孩子叛逆,其实意味着父母教育的不恰当以及沟通的错误,代表这个家庭需要改变了。在NLP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技巧——'先跟后带':这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只有让孩子感到被了解、尊重,觉得你是关心他的,他才会把你的话听进去。比如跟孩子说:'我知道你是站得累了''我明白你的委屈'……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其实,那个你眼中'叛逆'的孩子,很可能只是想要你的拥抱和理解。
第二步,带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事件,让他从其他方面去思考。这有助于孩子理解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孩子多一份觉察。比如问孩子:'如果你是老师,你不知道是谁说话了,你会怎样?'
当你打算批评、责问、指责或询问孩子的时候,应慎用“为什么”。
因为“为什么”是责备的语言模式,会给孩子一种“你是错的,我是对的”的暗示。孩子很容易掉进问题的框架中,不自觉地去找借口证明自己没错,以至于沟通陷入僵局。当你看不懂孩子在做什么的时候,可以换一种说法:孩子,你在做/看什么呢?能给爸爸/妈妈说说吗?然而,正如《当我遇见一个人》中写到:'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父母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那颗自以为对孩子好的心。'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点个【赞】+【在看】,【分享】出去,我们也可以培养出一个自尊、自爱的孩子。
- END -
作者:心理严选(satirxinli),严格挑选生活中的心理学好文好课(婚姻、亲子、职场)。本文作者:凰兮,心理严选主创团成员。注: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