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研读第12讲:滕文公(上)解读1

《孟子》研读第12讲:滕文公(上)解读1

教学内容:滕文公(上)解读第一至三章。

教学目的和要求:诵读原文、进行文字训诂和义理阐发;认识和理解孟子与膝文公之间的谈话及事迹;学习圣贤,秉仁行义;从善如流,以身作则;尊贤师智,采人之善,修学校,劝礼义,敕民事。

教学重点:学习圣贤,笃信力行,秉仁行义;从善如流,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尊贤师智,采人之善,修学校,劝礼义。

【导读】

《孟子注疏解经》解说:此篇凡十五章赵注分之,遂成上下卷。据此上卷凡五章而已。一章言人当上则圣人,秉仁行义。二章言事莫当于奉礼,孝莫大于哀恸。三章言尊贤师智,采人之善,修学校,劝礼义,敕民事,正经界,均井田,赋什一。四章言神农务本,教于世民;许行蔽道,君臣同耕;陈相背师,降于幽谷。孟子博陈尧舜上下之叙以正之。五章言圣人缘情制礼,以直正枉。其馀十章赵注分为下卷,各有叙焉。

滕文公(上)篇前面三章记录孟子与膝文公之间的谈话和事迹,后两章分别记录孟子对农家和墨家两个学派的观点。

第一章

【原文】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 夫道一而已矣。成瞷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 人也。予何? 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11)。’”

【注释】

① 世子: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

②之:到。

③言必称尧舜:言谈所及不离尧舜。

④成瞷(jiàn):齐国的勇者。

⑤公明仪:姓公明,名仪。鲁国贤人,曾子的学生。

⑥文王我师也:朱熹注:“'文王我师也’,盖周公之言。”

⑦绝长补短:长短相弥补。绝,截。

⑧犹:还。

⑨书:指《尚书》。《尚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⑩瞑眩(miàn xuàn):头晕眼花。

⑾厥疾不瘳(chōu):那病好不了。瘳,病愈。

【译文】

滕文公做太子时,(有一次)准备到楚国去,路过宋国时会见了孟子。孟子给他讲人性天生善良的道理,句句都提到尧、舜。

太子从楚国返回,又来见孟子。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吗?道理就这么一个罢了。成瞷对齐景公说:'他是条汉子;我也是条汉子,我怕他什么呢?’颜渊说:'舜是什么?人呀。我是什么?也是人呀。有作为的人也能像他这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哪点会欺骗我呢!’现在滕国的土地,截长补短,将近五十里见方,仍然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上说:'如果药力不能使病人头晕目眩,那病是治不好的。’”

【评析】

性善论是孟子关于人性的思想的一种论述,是指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而固有的基本特征。孟子认为具备仁义是人天生的禀赋,但是在人的本性中只是开端、萌芽,即善端,并不等于善的完成。“道性善”和“称尧舜”是孟子思想中的两条纲,而这两方面又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道性善”就是宣扬“性善论”。

孟子为了劝说滕文公,举了三个例子,举成瞷的话是教人立志成人勇往直前,因为成瞷是个勇士,什么都不害怕;举颜渊的话是鼓励人“亦若是”,勉人成性养善之仁,因为颜渊是学习圣贤的模范;举公明仪的话是告诫滕文公要懂得做人的准则,因为公明仪师文王,信周公,懂法则。

之所以举这三个例子,就是想要还没有当政的滕文公笃信力行学习圣贤,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以爱民的原则来治理国家,使虽然很小的滕国能成为一个善良友好的国家。然而为善去恶说起来容易,要想真正做到却很难,所以孟子告诫滕文公,要象《尚书》上说的那样,若是药物不能使人头晕眼花,那个病患是不能痊愈的。也就是说,要下猛药,要用猛力,不可自卑于地狭位低,学习尧舜,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第二章

【原文】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 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11):'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12),歠粥(13),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14),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15),必偃(16)。’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17),未有命戒(18)。百官族人可(19),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注释】

①滕定公薨(hōng):滕定公去世。滕定公,滕文公的父亲。薨,诸侯去世叫做薨。

② 然友:滕文公的老师。

③ 大故:重大变故,这里是对父亲去世的委婉说法。

④然友之邹问于孟子:孟子当时在邹,邹离滕不远,故而可以问询之后行事。

亲丧固所自尽也:本自《论语·子张》曾子语“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自尽,倾尽心力。

⑥曾子曰: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话。这里说是曾子的言语,恐怕是另有根据。

⑦ 吾未之学也:吾未学之也,我没有学过。

⑧齐(zī)疏之服:粗布制成的缝边丧服。古代丧服种类很多,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定,这里泛指应穿的丧服。齐,缝边。疏,粗布。

⑨ 飦(zhān):同“饘”,粥。

⑩宗国:同宗的国家,周公辈分较长,分封在鲁地,所以其他同姓国家都以它为宗国。

(11)《志》:是古代记载国家大事的书。

(12)冢宰:辅助国君的人,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13)歠(chuò)粥:喝粥。歠,饮。

(14)“君子之德”数句:出白《论语·颜渊》。

(15)尚:上,加。

(16)偃:倒伏。

(17)五月居庐:礼制规定,诸侯要在去世后五个月才下葬,这五个月里太子要在守丧的地方住着。

(18)命戒:命令和指示。

(19)可:赞同。

【译文】

滕定公去世,太子对然友说:“以前孟子曾经同我在宋国交谈过,我心里始终没有忘记。现在不幸遇到了这大变故,我想让你去请教一下孟子,然后再治办丧事。”

然友到邹国去请教孟子。孟子说:“这不是很好吗!父母的丧事,本来就是应该尽到自己的心意去办的事。曾子说过:'父母在世,以礼侍奉;死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可以说是孝子。’诸侯的丧礼,我没有学过;虽然这样,我曾听说过。三年的服丧期,穿缝边的粗麻布丧服,喝粥,从天子到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这样。”

然友回国作了汇报,太子决定实行三年的丧礼。宗室百官都不愿意,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前代君主,没有谁实行过这种丧礼,我们的前代君主也没有谁实行过,到了你身上却要违反传统,那不行。况且有记载说:'丧礼、祭礼要遵从先祖的规矩。’又说:'我们(的做法)都是有所继承的。’”太子对然友说:“过去我不曾讲求学问,喜欢骑马驰骋,比试剑法。现在宗室百官都不满意我,担心我不能竭尽孝道办好丧事,请您替我再向孟子请教。”

然友再次到邹国请教孟子。孟子说:“是的,这是不能求助于别人的。孔子说:'国君死了,(太子)把政事托付给冢宰处理,喝粥,面色暗黑,走到孝子的位置上就哀哭,(这样,)大小官员没有敢不哀伤的,(因为太子)给他们带了头。’在上位的人爱好什么,下面的人必定对此更加爱好。'君子的道德,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倒伏。’这件事就在于太子了。”

然友返国后作了汇报。太子说:“对,这的确在于我自己。”(于是)太子五个月都住在丧庐里,没有发布过政令诫示。百官和同族的人都赞同,认为太子知礼。到了安葬那天,各地的人都来观看葬礼。太子面容悲戚,哭声哀伤,使吊丧的人非常满意。

【评析】

本章借滕文公为父亲守孝之事来说明人之性善,人民从善如流的秉性,所以要世子以身作则。领导人以身作则,上行下效。

滕国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膝文公)死了父亲,由于他上一次在宋国听了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给他留下了很深刻很听得进去的印象,所以这一次遇事,他就托自己的老师去向孟子请教如何办丧事。孟子的意见回来以后,太子发出了实施三年丧礼的命令,结果遭到了大家的反对,“虽令不从”。太子于是又再次请老师去问计于孟子,这一次孟子讲了上行下效,以身作则的道理,希望太子亲自带头这样作。结果,丧事办得非常成功,大家都很满意,“不令而行”。

第三章

【原文】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曰:'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挍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11),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12),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13),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14),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15),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16)。’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17);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18)。《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19)。’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使毕战问井地(20)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21)。经界不正,井地不钧(22),谷禄不平(23),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24)。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25),将为君子焉(26),将为野人焉(27)。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28),国中什一使自赋(29)。卿以下必有圭田(30),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31)。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32),守望相助(33),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34)。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35),则在君与子矣。”

【注释】

“《诗》曰”以下四句:出自《诗经·豳风·七月》。

昼尔于茅:白天去割茅草。昼尔,白天。于:往。茅:割茅草。

宵尔索绹(táo):晚上搓绳子。宵尔,晚上。索,搓。绹,绳索

亟其乘屋:急着修理房子。亟,急。乘,修理。

⑤阳虎: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的家臣,曾操纵国政。

⑥贡,助,彻:这是夏、商、周三代征收赋税的方法。贡,贡纳。助,即劳动者到贵族的田地里无偿劳动,从而得到一小块田自己耕种。彻,地区不同,方法不同,有的缴纳物品作为贡纳,有的则出劳动力。

⑦彻:通,即在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征收赋税的方法。

⑧藉:借,借劳力来耕作。

⑨龙子:古代的贤人。

⑩挍:比较。

(11)粒米狼戾:粮食充足。粒米,即谷物。狼戾,狼藉之意,形容多。

(12)粪:施肥。

(13)盻(xì)盻:勤苦不休息的样子。

(14)称贷:借债。称,举。贷,借。

(15)世禄:指古代贵族世代享受俸禄。

(16)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出自《诗·小雅·大田》。雨,下雨。公田,只有实行“助”法才会有公田。

(17)养:朱熹认为这里的养、教、射是教育内容。

(18)师:师法。

(19)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

(20)使毕战问井地:滕文公派毕战向孟子询问有关井田制的问题。毕战,滕国的臣子。井地,井田。

(21)经界:经即界,同义复词。

(22)钧:同“均”。

(23)谷禄:即俸禄。

(24)慢其经界:轻视土地的界限。慢,根据焦循的解释,是“心轻慢之”的意思。

(25)褊(biǎn)小:狭小。

(26)君子:指治理国家的官吏。

(27)野人:指从事劳动的老百姓。

(28)请野九一而助:在郊外实行九一之税。请,请采用。野,郊野。九一,九一税。

(29)国中什一使自赋:在都城中让百姓自己交纳十分取一的税。

(30)圭田:供祭祀用的田地。也有人认为是指不规则的地。

(31)余夫:指主要劳动力外的多余劳力。

(32)出入相友:出入相互作伴。

(33)守望相助:抵御盗贼,互相帮助。守望,指防盗。

(34)别:区别。

(35)润泽:这里是因时因地进行调整的意思。

【译文】

滕文公问怎样治理国家。孟子说:“治理百姓的事是不能松劲的。《诗经》上说:'白天去割茅草,晚上把绳搓好;赶紧上房修屋,就要播种百谷。’老百姓中形成这样一条准则,有固定产业的人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没有固定产业的就不会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那么违礼犯法、为非作歹的事,没有不去干的了。等到他们陷入犯罪的泥坑,然后便用刑罚处置他们,这就像是布下罗网陷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却干陷害百姓的事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必定要恭敬、节俭,以礼对待臣下,向百姓征收赋税有一定的制度。阳虎曾说:'要发财就顾不上仁爱,要仁爱就不能发财。’“夏朝每五十亩地,赋税采用'贡’法;商朝每七十亩地,赋税采用'助’法;周朝每一百亩地,赋税采用'彻’法。其实税率都是十分抽一。’'彻’是'通’的意思,'助’是'借’的意思。龙子说:'管理土地的税法,没有比助法更好的,没有比贡法更差的。’贡法是比较若干年的收成,取平均数作为常数,按常数收税。丰年,粮食多得狼藉满地,多征些粮不算暴虐,(相对说来)贡法却征收得少;荒年,即使把落在田里的粮粒扫起来凑数,也不够交税的,而贡法却非要足数征收。(国君)作为百姓的父母,却使百姓一年到头劳累不堪,结果还不能养活父母,还得靠借贷来补足赋税,使得老人孩子四处流亡,死在沟壑,(这样的国君)哪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做官的世代享受俸禄,滕国本来就实行了,(何不再实行助法,使百姓也得到好处呢?)《诗经》上说:'雨先下到我们的公田里,接着也下到我们的私田里。’只有助法才有公田。由此看来,就是周朝也实行助法的。”

“要设立庠、序、学、校来教导百姓。'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地方学校)夏代称'校’,商代称'序’,周代称'庠’;'学’(是中央的学校),三代共用这个名称。(这些学校)都是用来教人懂得伦理关系的。在上位的人明白了伦理关系,百姓在下自然就会相亲相爱。(您要这么做了,)如果有圣王出现,必然会来效法的,这样就成了圣王的老师了。《诗经》上说:'歧周虽是古老的诸侯国,却新接受了天命。’这是讲的文王。您努力实行吧,也以此来更新您的国家。”

(滕文公)派毕战来问井田的问题。孟子说:“您的国君打算施行仁政,选派你(到我这里来),你一定要努力啊!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不正,井田(的面积)就不均,作为俸禄的田租收入就不公平,因此暴君污吏必定要搞乱田地的界限。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滕国虽然地方狭小,但也要有人做君子,也要有人做农夫。没有(做官的)君子,就没有人来治理农夫;没有农夫,就没有人来供养君子。

请考虑在农村实行九分抽一的助法,在都市自行交纳十分抽一的赋税。卿以下(的官吏)一定要有可供祭祀费用的五十亩田,对家中未成年的男子,另给二十五亩。(百姓)丧葬迁居都不离乡。乡里土地在同一井田的各家,出入相互结伴,守卫防盗相互帮助,有病相互照顾,那么百姓之间就亲近和睦。一里见方的土地定为一方井田,每一井田九百亩地,中间一块是公田。八家都有一百亩私田,(首先)共同耕作公田;公田农事完毕,才敢忙私田上的农活,这就是使君子和农夫有所区别的办法。这是井田制的大概情况;至于如何改进完善,那就在于你的国君和你(的努力)了。”

【评析】

本章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国家的政策方略。孟子要求统治者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为老百姓制定恒产政策。孟子认为人们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是巩固社会秩序的一个必要条件。

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土地私有大发展、大混乱的时期,如果说在西周还是周天子的天下,那么到了战国时期,天下就成了诸侯们的天下。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的私有的恒产,以便能使自己的生活有保障。孟子在这个时候提出的“恒产论”,是一种审时度势的进步思想,对安定社会秩序起了较大作用。

因为人们拥有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后,首先希望的就是社会秩序不要混乱,自己也不出去胡作非为,就能使自己的私有财产得到保障。孟子提出了一个理想国模型:助田、世禄、庠序,三者是孟子理想国的制度基础。换成现代语言,即田亩及赋税制度,公务员制度、教育制度。孟子主张耕者有其田,管理人员世禄,重视学校教育。三者实即生产、管理、教育三层面。

在田亩赋税制度方面,孟子以为夏代“五十而贡”,商代“七十而助”,周代“百亩而彻”。涉及到三代的井田制及税收方式问题。孟子引龙子之言,云“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尤能切中要害,最见民本关怀。贡法即常量实物地租。根据平均亩产定一租税额度,不管年成好坏,丰年、荒年均一,必然害民。助田法,即井田制度,民众官私之田同耕,官取九一。此一制度的思想基础是“与民同之”。孟子强调“经界”,经界为分田根本。若无法度,则有力者必侵夺民人。

孟子所提倡的仁政,一是以井田制养民,二是以学校教民。人民得养得教,社会秩序也就有了保障,统治者的地位也就有了保障。

【学习札记】

秉仁行义道性善,笃信力行尧舜传。

以身作则德如风,上行下效获点赞。

井田养民保饭碗,守望相助众分担。

审时度势议恒产,庠序教化作师范。

《孟子》研读第12讲学习小结

本讲对《孟子.滕文公》上篇的第1—3章进行了解读。第一至三章记述孟子与膝文公之间的谈话和事迹。第一章劝说还没有当政的滕文公学习圣贤,秉仁行义。第二章对滕文公为父亲治丧守孝之事来说明人之性善及人民从善如流的秉性,领导人以身作则,上行下效。第三章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国家的政策方略,诸如尊贤师智,采人之善,修学校,劝礼义,敕民事,正经界,均井田,赋什一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