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之术:如何“敲警钟”才能直击人心?李世民这几句话,经典

垂拱而治,从来都是领导者追求的至高境界。然而要到达不费力就能够让组织系统自动化运作的效果,这就需要领导者提前给下属的大脑中预置正确的“操作程序”,俗称“敲警钟”。那么怎么敲警钟才能够振聋发聩,让下属时刻铭记于心呢?剖析好下面的案例,咱们必定能够有所收获。

案例原文】淹荐刑部员外郎邸怀道,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上曰:“卿称怀道为是,何为自不正谏?”对曰:“臣尔日不居重任,又知谏不从,徒死无益。”上曰:“卿知炀帝不可谏,何为立其朝?既立其朝,何得不谏?卿仕隋,容可云位卑;后仕王世充,尊显矣,何得亦不谏?”对曰:“臣于世充非不谏,但不从耳。”上曰:“世充若贤而纳谏,不应亡国;若暴而拒谏,卿何得免祸?”淹不能对。上曰:“今日可谓尊任矣,可以谏未?”对曰:“愿尽死。”上笑。

案例剖析】由于组织的迅猛发展,需要起用各式各样的人才,以扩大组织的规模和丰富组织的功能。然而用人从来都是有风险的,特别是任用一些背景复杂,来路不明的人员。唐太宗李世民深刻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特别是在重要岗位用人时,总会不失时机地“敲警钟”,以求兼施恩威,彻底收服。那么李世民“敲警钟”的手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怎么实现层层深入,直击人心的呢?通过反复研读案例,我们认为,他主要在下面几个谋略步骤上真正下了功夫:

1.查关系

查关系,是李世民给下属敲警钟的第一步。朋比为奸是领导者的大忌,当处于弱势地位的下属以利益关系结合成“私党”,即便强如领导者也会畏忌三分。作为大唐王朝的实际开创者,李世民非常警惕前隋官员之间是否存在不正当关系,以及将这些恶劣积习带到新组织之中。因此案例之中杜淹向李世民推荐邸怀道时,李世民非常详细地询问其推荐理由,以通过当场问答的方式,探明其两者的私人关系。

2.查履历

面对领导的质询,杜淹心理上准备不够,不假思索地陈述了邸怀道曾经在隋炀帝出巡时的劝谏事迹。这个答案,虽然能够澄清他与邸怀道之间的私人关系,但是却让自己当年的“不作为”痕迹被现任领导李世民所捕获。为了进一步摸清楚下属的底细,李世民当即采用了第二步——“查履历”,将询问的重点由人事问题转移到历史问题上,直击要害地询问杜淹,为什么在隋炀帝出巡时自己不亲自劝谏,任由自己的前任领导犯错误。这个问题十分犀利,如果杜淹不能够正确回答,直接就可能使职业生涯走到尽头,甚至可能被贴上“不忠”的标签,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3.查态度

面对领导不留情面地质问,杜淹阵脚大乱,只得以一个“打工者”的口吻应付领导,用自己的职位低,待遇差,人微言轻等理由来进行辩解。作为精明的领导者,李世民最反感下属在组织内部传播“打工者”意识,因为这种意识会带来消极怠工的风气,从而降低组织效率。为了再给对方敲敲“警钟”,李世民不遗余力地继续对杜淹“查态度”。这项工作分为三个方向进行:一是询问其是否有“出工不出力”习惯,领着隋炀帝的“工资”,占着隋朝的“编制”,就是不可能为组织出力;二是询问其对于职位的要求究竟有多高,查询杜淹在王世充朝廷的岗位,看什么样的待遇才能够满足其要求;三是调查杜淹在王世充朝廷的所作所为,以对比分析这个人的人品及处事态度。

4.作保证

经过李世民接二连三质问,特别是一句“世充若贤而纳谏,不应亡国;若暴而拒谏,卿何得免祸?”直接让作为下属的杜淹,陷入逻辑和道德的“悖论”中,其心理防线完全崩溃,没有任何招架之力,只得任凭领导处置。在看到下属彻底“缴枪投降”之后,精明的李世民开始给对方台阶下,要求对方当场给自己作一个“保证”(上曰:“今日可谓尊任矣,可以谏未?”对曰:“愿尽死。”上笑。)。

古人云:“艺高人胆大。”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少数不杀功臣的开国皇帝,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在用人之术方面造诣极高,精通对于各类人才可能的潜在威胁进行“无害化”处理技术。怎么来理解这种技术呢?通俗来讲,就好比将毒蛇的“毒牙”拔出。本案例所涉及的“敲警钟”之术,也可以看做是这种技术的一个分支,属于其中“预处理”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