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形态特征
黄芪,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钟状,长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毛,有时萼筒近于无毛,仅萼齿有毛,萼齿短,三角形至钻形,长仅为萼筒的1/4-1/5;花冠黄色或淡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20毫米,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较旗瓣稍短,瓣片长圆形,基部具短耳,瓣柄较瓣片长约1.5倍,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瓣片半卵形,瓣柄较瓣片稍长;子房有柄,被细柔毛。
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具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根垂直生长可达1米以上,俗称"鞭竿芪"。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带畸形;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质量差。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种子硬实率可达30%-60%,直播当年只生长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并能产籽。
地理分布
产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生于林缘、灌丛或疏林下,亦见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用中药材之一。原苏联亦有分布。
传奇故事
独椹重产地,沁县出绵芪。功用可归五,多医身表虚。
延衰抗病要,微量元素硒。百本防风熏,太后中风愈。
慢性衰弱症,久服方补气。乌发肤白嫩,美容丰瘦体。
邪盛湿阳亢,无汗用不宜。
黄芪的神话传说
《本草纲目》有载中药“黄芪”又称黄耆、戴糁、戴椹、百本、王孙。耆是长(读zhang)的意思。指长者。这可以从一个黄芪传说中得到印证。相传古时有一位老中医,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一次因救坠崖儿童而死。老人形瘦,面色淡黄,后人尊他“黄耆”,意为面黄肌瘦的老者。老人去世后,其墓旁生长出一种草,人们便称之为“黄芪”,乃老人化身为草也。黄芪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人写作“黄耆”,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则是这样来解释它的名字:“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经、肺经,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功效,兼有升阳、益卫固表、脱疮生肌的作用,主治肺脾气虚咳喘、气虚自汗、气虚水肿尿少、气血不足之贫血、气虚血滞之偏枯等症。中医认为,黄芪是重要的补气药,全身之气皆能补益,所以,清代名医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一书中将黄芪推崇为“补气诸药之最”。与人参相比,黄芪的补气之力虽不及,但人参没有升阳、固表、内托、利水的功效。
黄芪入药已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黄芪的入药用途十分广泛,有人曾经把中国的古药方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筛选出了25味最常用的中药,黄芪排在第11位,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科等,有一药多能的美誉。
黄芪除了有以上的功能外,它本身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近代生化分析研究发现,黄芪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硒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它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并延缓细胞衰老,同时也是一味抗癌防癌的中药新秀。
【形态采制】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的根。黄芪主根棒形,外皮淡褐色,茎直立,高50~80厘米,有糟上部分分枝。叶小11~29枚,奇数羽状复叶,长圆形。 7~8月开花,淡黄色,集成总状。荚果半椭周初扁平,后渐膨大成膀胱状,8~9月果实成熟。生长于燥沙质地,常见于河边、山坡及稀疏的柞树林内。豆荚下 垂,根长断面芬性黄白,味甜者佳。
黄芪异名甚多,有“蜀脂”、“独椹”、“黄耆”、“羊肉”,《药性论》称“王孙”。全国各地均有出产,优质者属山西沁县绵芪,产于绵上。医家对产地非常重视,太原陵地产的叫上芪,可立效。川芪者劣。内蒙古、河北、山西等为主要产地。
黄芪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故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延缓细胞衰老。硒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C,有抗氧化和调节免疫力功能。我国西北硒的含量丰富,可说明医家用药重视产地的原因。
【传说故事】
《新唐书·;许胤宗传》记:许胤宗在他初任新蔡王处参军之职时,王太后患卒中,口噤不能语,脉沉摸不到。许精医道,知王太后阳气虚,气血不能流,口有时不 能进汤药,就用黄芪、防风煎出几十斛热汤,置于床下,熏口鼻、皮肤。御医们如法而用,满室药味弥漫一昼夜,王太后渐渐苏醒能言,后遂愈。
清代黄官绣《本草求真》云:“补气诸药之最。”清代陆以湉(字敬安,号定圃)《冷庐医话》记一医案:海宁许珊林治山阴某王患肿胀,自顶至踵,大倍常时, 气喘声嘶,二便不通,命危。许采用生黄芪120克,糯米30克,煮粥1碗,小匙频服。不久,喘平便通,肿亦随消。继加祛湿平胃之品,两月后独脚有钱大一块 未消。后改换了医生,极力诋毁前面做法,改用祛湿猛剂,病人又渐至危殆。许某又用前方挽回,服用黄芪至数斤,最终使脚面之肿全消而愈。
宋代苏轼诗云:
孤灯照影日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敲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
东方烹狗阳初动,南阳争牛到作团。 老子从来不兴浅,向隅谁有满堂欢。
谁人有缘
杭州的方女士今年33岁,平时就有怕冷消瘦、精神不佳、面色发白的症状,一天到晚都犯困,昏昏欲睡。由于方女士还未结婚生育,她对自己的这些症状感到很紧张。
为此,方女士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觉得自己应该是“气血虚”,在找中医诊断确实是气血亏虚的问题后,她没等医生辨证论治后就离开了,因为她不想喝中药。她觉得既然是气血两虚,那么补一下就好了,于是选择了一个简单的补气血方法:每天吃三颗红枣,喝一大杯黄芪枸杞泡水。
然而一年过去了,方女士的身体没有任何起色,反而变得更糟,她心急如焚,再次来到中医康复科看病,邱芳晖副主任在详细问诊后告诉她:“你一直都补错了。”
一、黄芪:被人熟知的补气药
黄芪是一味被大众熟知的补气药物,在中医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中,黄芪被称作“上品”的草本中药。
《中国药典》中记载,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的功效,是世代医家公认的“补气之长”,意思是说:黄芪是补气界的老大,而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用来抵御外来病邪侵害的重要物质,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黄芪具有补益肺气、固表止汗的功效。在中医看来,人体的肺脏最容易受到外邪的侵扰,比如反复咳嗽、感冒等都是肺气不足引起的,而黄芪对这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黄芪还具有补益脾气的功效,脾是气之源,如果脾气不足,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四肢倦怠、神疲乏力等症状,而黄芪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黄芪还是补气生血最重要的一种药物,通常和当归配伍,在补气的同时,黄芪还能够消肿利水,是治疗气虚水肿的常用药物。
二、黄芪不是人人适合
在开头的案例中,方女士平时怕冷消瘦、容易腹泻,在中医看来属于脾肾阳虚的体质,而黄芪、红枣和枸杞这些滋补药物对于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的患者来说都应该慎用。因此,方女士服用了一年多的黄芪枸杞水和红枣,不仅无法达到气血双补的功效,反而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脾胃的负担加重就容易导致体内的湿气加重,人就会更加困倦乏力。像方女士这类患者,应该先除去湿气再补气血,才能起到应有的疗效。
由此看来,黄芪虽然是很好的补气药物,但并非适合所有人服用,而且服用黄芪也有禁忌,并非一年四季都能服用。
1、肾阴虚、热毒炽盛、湿热患者不要喝:如果是肾阴虚、热毒炽盛以及湿热的患者,最好不要喝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会让身体难以恢复健康,还会加重病情。
2、女性在经期不要喝: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可以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3、感冒发热不喝:黄芪具有固表的作用,而感冒发热的患者已经受到外邪的入侵,此时喝黄芪泡水的话容易把病邪关在体内,导致感冒的症状加重或难以缓解。
4、孕妇不喝:怀孕期间的女性最好不要服用黄芪,否则容易导致滑胎,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孕晚期女性更要注意。
由于黄芪是固表的,而春天是生发的季节,对人体来说是需要宣发的,因此春天并不适合和黄芪泡水,否则会影响人体的宣发。
三、人参和黄芪有何区别?
说起补气的药材,除了黄芪,还有一种药材也是很常见的,那就是人参。不过,人参和黄芪在补气方面各有侧重,需要区别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黄芪性温,味甘,两者都是补气的重要药材,都具有补脾益肺的功效,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黄芪和人参的区别在于,黄芪重在升,主要能益气升阳,常用来健脾补气,升阳举陷;还能利水消肿、益卫固表等,可用来治疗气虚水肿、卫表不固、小便不利等。人参更重于补,可用于气虚欲脱等危重症的抢救,也具有益气生津的效果,可用来治疗气津两伤、热病口渴及消渴症。
总之,黄芪虽为补气的好药材,但也要在医生的辩证下使用才能取得应有的疗效,盲目服用反而会起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