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于感冒治疗不彻底,导致了鼻炎,治疗了近一年时间,也不见好,说话有鼻音,其他症状无,每当用些消炎药,就感到好些,一停药,就反复,成了疑难杂症。后来做了CT检查,显示鼻窦、额窦、蝶窦均有炎症,炎症不重,医生说不用管,慢慢就会好。作为一名教师,说话有鼻音,影响教学效果,于是开始选择中药治疗,目的就是通过中药的调理,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因为我知道,我们的疾病之所以能够治好,实质就是通过中医的调理,让我们的免疫力战胜了疾病,正气战胜了邪气。
说到中医治病,记得一位著名的中医讲过,中医医生看病有四个层次: 第一是辨病的医生。这些医生通过号脉,询问病人,或通过仪器检查,就能够得知病人的有炎症,开方子说是杀细菌、杀病毒的来直接治病。这是最低级的一个层次,其实就是不懂中医药的人在操作中医药。 第二个层次是辨证的医生。这类医生是按经典来辨证的,比如说风寒感冒用荆防败毒散,但是不管地域怎么变,不管天气怎么样,他都给人用荆防败毒散。这样的医生已经进入辨证思维的模式,但是还不会解读地域、人体节律、六时甲子以及五运六气等因素给人体带来的影响,这样的医生结合病人的体质特征和结合气候的能力差,往往导致病人服药后的舒服程度不够。 第三个层次是懂得读自然节律的医生。这类医生懂得读人体的秉赋了,比如气虚体质、气滞体质、痰湿体质等,再结合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特点,再结合南方、北方各个地方不同地域的特征去给人开药,患者吃了一定会又舒服又治病,“润物细无声”地就把病给治好了。 第四层次基本上就是通过语言就能让人不发生疾病了。告诉这人是什么性格,这种性格将来一定导致什么问题。如果能把这个性格改了,那个病症就不会发生。这就是中医讲的“上工治未病”。所以中医认为最高级的医生是治未病的医生,就是不让疾病发生的医生。
总之一句话,医生是靠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来战胜疾病,通过扶正我们的正气来防御邪气的入侵,我们一定要配合医生,看淡疾病,改变恶习,锻炼身体,好好养生,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