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后,那些重新选择职业从0开始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看到有网友问:见过很多35岁左右的人,离开看起来还不错的公司和岗位,选择从0开始找工作,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问这个问题的人,想必还很年轻。在我们外人看不到的地方,每个人的光鲜背后都有他的隐忧。

那天跟朋友一起吃饭,席间有一位刚刚换行做保险的姐姐。

得知她转行之前,做着让很多人艳羡的高薪工作——程序员,我顿时很有兴趣,要知道,这个岗位在一般公司中的工资水平,是轻松超过职能部门经理的。

她很坦诚地说,年龄越来越大了,而且刚有了宝宝,需要照顾家庭。程序员经常没日没夜地加班,如果按照时薪计算,工资也就没有那么有吸引力了。

图片来自电视剧《枫叶红了》

所以她选择了一个跨度很大的转行,希望在工作时间更自由的情况下,主动开启一个新的职业赛道。

职场中对大龄员工的不友好所带来的焦虑感;

工作与家庭难以平衡、反复权衡后的忍痛放弃;

生活压力所迫想要有一个更大的职业突破;

追寻一直以来的职业梦想……

都可能导致35岁左右的人突然痛下决心,主动或被动求变。

来自电视剧《德雷尔一家》

01

职场中层的焦虑,没经历过不会懂

今年3月份,刚复工不到一个月,朋友公司就有4个经理在同一周相继裸辞了。

朋友在群里感慨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都表示特别不能理解:

这些人都怎么了?一个经理级别的人,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啊?说辞职就辞职,也太“潇洒”了点吧!

朋友说她非常理解他们,上有凌晨一点钟还在工作群里发火的老板,下有一群不理解公司为什么产品和业务方向三天两头都在变的员工,作为中层,实在是太难了。

图片来自电视剧《三十而已》

这也就算了,公司老板还在天天见猎头见候选人,想要从外面挖一些更年轻的空降兵,因为觉得他们这些原有的跟着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管理层做不好新业务。

但凡还有点危机感的人,都无法做到视而不见、坐以待毙,而是需要主动去寻找新的机会。

以免继续煎熬一两年,自身的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项目经验不仅没增值,反而整体身价因为年龄原因更不占优势,到那时候被动出局,会更难。

图片来自电视剧《三十而已》

02

工作与家庭难以平衡,选择这个阶段更

重要的事

家人都身体健康,老一辈能有人分出精力帮忙照顾小孩,那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但很多人,并没有这样的条件。

这个时候就必须做出抉择,事业,只要有实力、努力、踏实,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始,但家庭不行,无论是有生病的人需要照顾,还是有太小的孩子需要带,一刻也无法拖延。

在具体困难面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么,告一段落之后,就可能会面临之前打下的事业基础已经无法再继续的局面,这是我们选择的代价,也没什么好说,寻找新的机会,从头来过好了。

来自电视剧《四重奏》

03

再不为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孤注一掷一把,

可能真的就没有机会了

当初刚刚毕业,什么都没有,我们劝自己说:先就业,再择业。

就业之后,我们又劝自己说:这才刚刚稳定下来,先好好攒一点钱,等以后家底殷实些了再说吧。

转眼发现自己已经人到中年,木心先生说:

到了壮年中年,想一想,少年青年时期非常羡慕的那个壮年中年人,是否就是目前的自己——是,那很好。否,那恐怕是来不及了。

到了老年残年,“否”了者不必想,“是”者再想一想,壮年中年时期非常羡慕的那个老年人残年人,是否就是目前的自己——是,那很好。否,那就怎么也来不及了。

董明珠36岁南下珠海加入格力,从一个业务员开始做起,弘一法师39岁突然从自己辉煌的前半生跳出,了无牵挂遁入空门。

每一个30多岁的人,都会在内心经历一场风暴:是继续眼前可以看得到头的工作,还是试试心中那个一直没有熄灭过的梦想?

有人反复思虑后选择了前者,有人选择了后者。

人人心里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我们眼中的突然,可能是别人积聚了好多年的梦。

来自电视剧《四重奏》

04

三十而已,换行怎么了?

30多岁,换职业赛道从零开始,可以是被动应对,也可能是主动选择。

但在技术和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和未来,这大概率会是一个新常态,因为工作岗位也会随之迭代更新得更快。

就如同50、60年代时,大家都觉得一份工作是要做一辈子的,跳槽换工作是一件非常大胆、不够稳妥的选择。

到现在,过一段时间就跳槽换工作才是常态。

按照60岁退休,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也差不多接近40年,李笑来说“7年就是一辈子”,意思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在7年里就吃透一个职业,然后再去换个行。

图片来自电影《上班一条虫》

这么算起来,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里,吃透5、6个职业不在话下。

我们换个角度,把换行业看成一种非常正常的选择,没准儿就是一种非常超前的思维方式了。

这样也可以时刻提醒自己:我的人生、我的职业随时都可能需要从0开始,我们对自己能力边界的拓展、学习能力的提升才会一直都有追求,从而开发出自己更多的潜能。

就像今年大热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和《三十而已》传递出来的信心一样:

就30而已啊,还有无限可能,换行,正是我们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标志。

Miss略知一二

职场·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