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1|当代漆艺家|八代淳子·日本

我是反对简单分类的,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包括美术教育,为了能够让受众简单吸收,都采取了把复杂的事物进行概括归类的方法,以至于我们在认识人和事物的时候会主动去给他们贴上标签,一些作者也会想要给自己贴标签。 落到赤木明登和太田修嗣、八代淳子的身上,当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背后的共性部分。但是把华丽精致作为漆艺的标签,把艺术和工匠作为分类,我觉得都简单化了。我觉得好的作品,要能够看到其背后作者的勤劳,这种勤劳应当是包括了手的勤劳和脑的勤劳,并且达到了和谐同步。满足以上条件的同时,如果能够在整个时代的众多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独特性,那就是好的艺术作品。 赤木明登先生把自己作为职人,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大量的重复劳作,使得他精于工艺;但是他没有说出来的,是德国展览得到人们认可的原因,一部分是他某种程度上借鉴了其它领域的审美经验,同时也反应了他对日本传统漆艺的逆向思维。这其中,是包含了他的大量思考的,这其实超越了一般职人的意趣。当然,我对赤木先生了解不多,如上评论可能十分偏颇。 太田和八代两位作者,在审美追求上,或许与赤木有某些层面的共鸣。但我觉得,细思下来其实又非常不同。两位作者对与传统工艺都有不同层面的改造,如果仔细了解,我觉得不能简单的定论为简化了传统工艺(可能我转发的八代的介绍,误导了您)。并且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美术理论支撑。所以他们的作品,在造型上、综合材料上与传统漆器和赤木先生的漆器又有不同的距离,这一点,我觉得其实是向艺术的层面推进了。 说回艺术的范畴,其实向来模糊,但是不是不可以讨论。可以思考一下,不平淡的技巧是否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我觉得不是,重要的是作者想表达的内涵在转化为视觉的物像(或者说作品)时,表达的手段(或者说工艺、技法)是否与作者的表达内涵相匹配。 日用品看起来与艺术品似乎是有一定的距离,但细想,我觉得也不是。走在顶端的那些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大多具有前瞻性或颠覆性,以至于看起来与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聚甚远,我们理解不能。但其实,在各个领域,我们都是这样的。图灵发明了计算机,在当时没人想到如今我们人手一部吧;爱因斯坦写了相对论,当时全球能看懂的人也不多,但这不影响我们看《盗梦空间》津津乐道啊;梵高的绘画在当时看来不可理喻,但今天我们身边充满了布满《星空》的文创产品…艺术创作活动只不过是因为对个人表达的追求使得很多作品与当下的平民生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距离,但是它们将来就会是我们的生活物件。并且,艺术史并不是这些金子塔尖的艺术家组成的,他们的创造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和艺术交流活动,每个被我们熟知的艺术家身边,都有很多当时代活跃的创作者,他们互相鼓励,互相蔑视,最终互相滋养。这就是关注当下这些各种层面创作者的意义,因为他们会构成后人总结我们这个时代艺术、生活面貌的素材。最后,我也不认为艺术与工艺品是对立的,他们是互相包含的关系。工艺品也有好坏之分,物以稀为贵,当我们手中没有资金限制时,那些同时具有高超手段和美学价值的工艺品,才是我们的首选吧。当然,我们的资金肯定是有限的,这时选择什么样的工艺品才变得见仁见智,也很难讨论了,但这一点,艺术品也一样。而美学价值,并不因为是工艺品,就与艺术品不同。美学是哲学范畴的事,在一个时代里是有相当大的共性的,各个行业互相影响。 分享的这些作者,当然不一定都有那样的高度,但我觉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些独特性。加之我们现在的网络环境,很多好的作者、作品不能及时传到国内,这是十分遗憾的。所以在分享时,我有些贪心,觉得搬运这件事非常重要,而且紧迫。也很高兴能够讨论这些话题,很久没有这样码字了,肯定很不全面。不过这次疫情让我知道,交流太重要了,大家都尽可能的说,才有利于互相进步,这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绝对是好事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