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里藏着明朝灭亡的原因…

五牛图局部

今年的牛年春晚,让一副传世名画——《五牛图》火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幅《五牛图》藏着大明灭亡的秘密。

因为,大明王朝缺少的就是《五牛图》作者韩滉这样的救时宰相。

01

  最尊贵的画家

韩滉是中国历史上最尊贵的画家,除了宋徽宗、明宣宗、明宪宗这样的帝王画家(明宪宗朱见深也是一个画家,有名作《一团和气图》传世),就属韩滉地位最尊贵。 
因为韩滉是唐朝名相,出将入相,功勋赫赫。

韩滉(723年-787年),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韩滉出身名门,是昌黎韩氏后裔。

昌黎韩氏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昌黎韩氏是所有韩氏子孙最尊崇的郡望之一,与颍川、南阳,并称是韩氏三大郡望。 
对,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那个昌黎韩氏。 
韩愈何等大才,也以昌黎为傲,足见昌黎韩氏之显赫。 
韩滉是正宗的昌黎韩氏子孙,比韩愈都要正宗很多。 
韩滉身份之显赫,令人瞠目结舌。 
往远了数,韩滉是战国时期韩国国君之后;再近点,韩滉是西汉韩王信之后;再近点,韩滉的父亲韩休是唐玄宗宰相。

简单来说,韩滉是个官N代,祖宗十八代都是做官的,他本人就是唐朝宰相之子。

古代讲究一个封妻荫子,因为韩休是宰相,所以韩滉以及他的几个兄弟,躺着都能当官。 
年纪轻轻的韩滉身上挂着一大堆官衔。 
这样的身世,在古代画家中可不多见,远比大明王朝的唐伯虎、徐渭等人显赫得多。

02

  大唐废宅

韩滉生在长安,长在长安,生于盛世,长于盛世。 
他从小锦衣玉食,在天下第一繁华盛地长安,享尽荣华富贵。

但是,和长安权贵子弟不一样的是,这家伙似乎无心仕途,整天游手好闲,不求上进。 
当别的权贵子弟在风花雪月,飞鹰走马之际,韩滉每天就知埋头学习,学习琴棋书画。 
呃,大明王朝也有很多这样的清流,不媚俗世,一心苦读经籍。  
但韩滉不仅学习这些,还学算数、木工这些枯燥乏味的让人看不起的下九流学问。

而且韩滉是个闷葫芦型,不喜欢跟这帮权贵子弟玩,他就是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顾自的忙,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切磋,共同成长。

韩滉文苑图

于是,他成了一个多才多艺文艺青年,或者说是大唐废宅。 
废宅有废宅好,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交际,多了一些真才实学。 
韩滉精通《易》与《春秋》,是当时的经学家;他还会弹琴,是个音乐家;他能书善画,是著名的书画家,书法以隶书、草书闻名,草书书法颇得张旭真传;他还是个诗人,《全唐诗》有他的诗作。

《晦日呈诸判官》
晦日新晴春色娇,万家攀折渡长桥。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听乐怅然自述》
万事伤心对管弦,一身含泪向春烟。
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

03

  低调人生

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终于以门荫入仕,结束宅男生活,步入官场。 
于是,韩滉开挂的人生就此开始,一颗官场明星闪亮登场。 
但是,韩滉运气似乎不太好,他刚当官没多久,就遇上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不过乱世也有乱世的好,乱世出英雄,每逢乱世,就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

可当大唐开始平定安史之乱,韩滉却是一个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的家伙。 
他先在地方上做参军,干的都是苦活累活,做好了没成绩,做差了要误事。 
于是,安史之乱,我们看不到他的身影。

尽管他此时正30多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年纪,但在安史之乱这出大戏中,他低调得任何人都注意不到他的存在。

后来,他担任过殿中侍御史。

这个职位负责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

韩滉是个正直刚强的人,清廉勤勉,特立独行、不附权势。 
个性刚强的他,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但凡有作奸犯科之辈,他都会弹劾,他驭下严厉,手下人都不敢欺骗他。 
这点像极了大明王朝的言官们,大明言官战斗力强悍,无人不喷,无所不喷,上骂皇帝,下斥群臣;上怼天,下喷地,抽空还去朝大海吼两声。 
可和大明言官老爷们不一样的是,韩滉还是个实干家。 
他通晓政务,精通文簿登记,他眼光独到,这些繁琐的事,别人焦头烂额,他却得心应手。 
他扫一遍公文,就是知道底下人有没有撒谎,他看一遍文件,就知道哪个部门有问题。 
而这些,统统都是大明官员们不愿意干的事情。 
这种官员叫浊流官,说难听点不就是刀笔吏嘛。

而且,这些活其实都是些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有点专门给人挑错误,找麻烦的意思。

因此尽管韩滉很低调,但没什么人喜欢他。 
韩滉无所谓,他不慕名,不求利,只想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而韩滉这种人,注定在明朝很难出人头地,不就是老黄牛嘛,一辈子耕田。 
大明王朝官员要想发达,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骂人一顿,博取好名声。

好在大唐不是大明。 
终于,经过很长时间默默无闻的工作,他工作能力被唐代宗发现了。
唐代宗惊人的发现,自己手下居然有这么个人才。 
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韩滉被调到了户部,因为他特别尤其擅长搞经济工作,经济上的事,没有他不懂的。

户部?

这是大唐王朝的财神爷,好差事啊。 
可惜的是,韩滉不是户部尚书,而是户部侍郎,而且是兼管度支事务的户部侍郎。  
他不是负责给人发钱的,他是负责量入为出、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的。 
韩滉的工作其实就是调查地方有没有少交税,少种田,同时想着让同事们少花钱。 
呃,这又是一个吃力不讨好,得罪人的差事。 
其实,他就是一个大管家,让人很烦的大管家。

更重要的是,唐朝当时内忧外患,外面少数民族侵略,内部藩镇割据叛乱,到处都缺钱,财政全窟窿。 
这点像极了崇祯皇帝时期的大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管钱,都不好管,谁都会抓狂!

但就这么个抓狂工作,韩滉又干得得心应手。 
原因很简单,韩滉管钱就两个原则。 
第一,穷苦百姓的赋税,能减就拼命减;第二,哪个行业有暴利,能加就拼命加。

而这两个原则,恰恰是大明王朝做不到的,有个这么做的张居正,下场就不多说了。 
崇祯皇帝来了个反向操作:他也减税,都减在达官贵人身上了;他也加税,都加在穷苦百姓身上了。 
于是,大明财政越来越差。 
而大唐财政在韩滉的治理下,唐朝自安史之乱后那一塌糊涂的财政明显有了好转,仓库积蓄才开始充实。

唐德宗画像

但是韩滉也把权贵全给得罪了,唐代宗一死,唐德宗继位,一些权贵在新皇帝面前说他贪污腐败,搞得天下怨声载道。

于是,韩滉被唐德宗一脚踢开,去地方当官。 
呃,韩滉以清廉勤勉闻名,史书白纸黑字,个个都说他是个大清官,可他却因贪污腐败而被贬,而弹劾他的这些权贵,几乎没一个干净的,这世道就是这么搞。

04

  沧海横流

是人才,到哪里都会发光,一到地方,韩滉继续发光发亮,他先后担任过晋州刺史、苏州刺史、浙江东西都团练观察使、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浙江东西道观察使等封疆大吏。 
每任一地,都能将地方事物处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而“大贪官”韩滉被贬后,唐德宗的日子马上就不好过了。 
韩滉好不容易才整顿好的大唐财政,自他一走,马上就恶化了,到处都是烂账,全是窟窿,唐德宗没过几天就穷的叮当响了。 
如果唐德宗和崇祯进行比穷大赛,搞不好唐德宗才是冠军。 
雪上加霜的是,穷得叮当响的唐德宗,他还要干大事——他要削藩。

建中四年(783年),军阀李希烈叛乱,唐德宗赶紧调兵平叛。 
谁知因为没钱犒军,平叛部队也造反了——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泾源兵变! 
这一幕,崇祯可没遇见过。

兵变一爆发,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乱兵攻陷帝都长安,对皇宫大肆掠夺一通。  
而后,乱兵推举朱泚为帝,国号大秦(后改国号大汉),年号“应天”。
好家伙,大唐居然搞出个皇帝来。   
整个叛乱过程中,除朱泚称帝外,还有李希烈称帝,国号为楚,另有朱滔(朱泚之弟)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  
这就是中唐时期著名的二帝四王之乱,又称奉天之难。  
唐朝那些个王公大臣们被朱泚大杀一通,唐德宗威严扫地,躲在奉天瑟瑟发抖。

奉天之难网图

当时,唐德宗比崇祯都要惨,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皇令出了奉天,也不知道有用没用。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这个时候,时任镇海军节度使的韩滉挺身而出。   
镇海军节度使管辖现在的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一带,治所原在升州(今江苏南京),后在苏州(今江苏苏州)。 
叛乱发生后,他马上封锁辖地里的关口与桥梁,禁止牛马出境,修城凿井,把南京当作首都来经营。  
他这是为唐德宗南渡长江作准备,让唐德宗能有个落脚处,为唐德宗送上了一颗定心丸。   
紧接着,他神奇的打通了与唐德宗之间的联络通道,然后把前线需要的钱粮布帛,源源不断送到唐德宗手里。  
就连唐德宗行营的吃穿用度,护卫军队的吃穿,基本全都是韩滉提供的。
前线要的军粮,甚至要补充的援军,全是他提供的。

在唐德宗山穷水尽之际,被他一脚踢开的韩滉第一时间为他送来了温暖! 
而正是有了韩滉,给人给粮给钱,大唐名将李晟才能从容指挥调动,终于快速收复了长安,让大唐度过一次亡国之危。  
平叛结束后,李晟、浑瑊等名将,都被视为再造大唐的英雄;而背后默默支撑的韩滉,却不为人知。

而逃过一劫的唐德宗,不仅没有感谢韩滉,反而在小人的离间挑拨下怀疑韩滉在地方上有心谋反。  
因为,韩滉所作所为,很多都是超出自己的权限范围,不经请示擅自做主的。  
没办法,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那会韩滉也没时间、没条件请示唐德宗。
这一幕,崇祯皇帝手上出现得太多了,皇帝不会考虑手下人有什么难处,他只会看你哪些事干得不对。  
明朝很多栋梁之材,就是因为这样,运气好一点的被罢官,运气不好的直接掉了脑袋。  
崇祯皇帝杀自己人可不手软。

05

  韩滉拜相

万幸大唐不是大明,大唐还有名相李泌。

当唐德宗为怎么处理韩滉征求李泌时,李泌都给气晕了,韩滉要想谋反,您现在还能活着吗?  
李泌为其解释道:

“滉公忠清俭,自车驾在外,滉贡献不绝。且镇抚江东十五州,盗贼不起,皆滉之力也。所以修石头城者,滉见中原板荡,谓陛下将有永嘉之行,为迎扈之备耳。此乃人臣忠笃之虑,奈何更以为罪乎!滉性刚严,不附权贵,故多谤毁,愿陛下察之,臣敢保其无它。”

在李泌的劝说下,唐德宗终于知道了韩滉的好。  
事后,他心悦诚服地叹服韩滉道:“滉不惟安江东,又能安淮南,真大臣之器。”

贞元元年(785年),韩滉入朝加同平章事,正式拜相,担任大唐宰相,同时韩滉还兼任江淮转运使、度支、诸道盐铁等职。  
因为大唐财政没他不行。

韩滉画像

韩滉担任大唐宰相后,官升了,但他的脾气没变,该刮权贵的皮得刮,还该整顿的财政得整顿。   
不过半年时间,大唐王朝的财政收支明显好转。   
就是这么神!

韩滉又给大唐续命一波。他就是大唐王朝的老黄牛!

他就是大唐王朝的救时宰相!   
可老黄牛也有累趴下的一天。   
贞元三年(787年)二月二十五日,耗尽心力的韩滉在家中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曾经非常讨厌他的唐德宗,闻讯后,为其辍朝三日,追赠韩滉为太傅,谥号忠肃。

一代名相韩滉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留下一个传奇故事。

06

  画如其人

而我们现在之所以知道韩滉,是因为他是《五牛图》的作者。   
《五牛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不可估量,是国之重宝!

五牛图局部

牛是任重的、勤劳的、温顺的,忠诚的,《五牛图》中所绘五头神态各异的牛,一荆棵蹭痒,一翘首前仰,一纵峙而鸣,一回首舐舌,一络首而立,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头,动态十足,惟妙惟肖,炯炯有神,形神兼备。  
元代画家赵孟頫曾称此画道:

“五牛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

然而韩滉画的仅仅只是牛吗?  
他画的更是自己,他画的是撑起一个国家,拯救一方百姓的老黄牛们!  
韩滉就是这画中的牛啊,而这样的老黄牛,哪个朝代都需要,哪个朝代都不多。

崇祯也一样,他手下这样的老黄牛太少了。  
他不是没有,可这不多的老黄牛,他要么不用,要么直接给杀了!  
崇祯有等于没有!

于是大明亡了,崇祯成为了亡国之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