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门秘笈:把握统编教材课堂节奏的诗画技法(三)
五、留白——疏密相映,天地自宽
留白是基于急收而言的,急收是语言因为特殊的情境,说到半路断了不说,使其收到意于语言之外的艺术效果,留出艺术空白让读者、听者自己去填补,这种辞格叫“留白蕴含”。
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有节奏。词然,画然,课亦然。
图片/来自网络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叫《木笛》,课文的主人翁叫朱丹,他在南京城参加一个乐团的面试,当主考官让他吹奏欢快的乐曲时,他想到今天是12月13日,正好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毅然拒绝吹奏欢快的乐曲,挥泪悄然离开考场,而面对纪念碑下的一片莹莹烛光,他却伫立雪中,尽情地吹奏起来。
《木笛》以她极具场景性的描述引入我们走进南京交响乐团的这个考场。
笔者在文本细读笔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语:
——主人公朱丹“考场”情境中的“拒吹木笛”和“烛光”中的“尽情吹奏”形成一种极鲜明、极强劲的行为反差和情绪张力。考场自是“考场”,这是不言自明的。但对身处烛光方阵的朱丹而言,纪念碑前又何尝不是一种更肃穆、更真实的“考场”?于是,朱丹用“拒吹木笛”和“吹木笛”这两种完全对立的方式,在两个考场上写下了完全一致的答案——毋忘国难,守护国魂。
——“阶梯教室里面试的场景”和“面对烛光方阵吹奏木笛的场景”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一节课内,必须舍掉一个,保留一个,当然是保留后者。
图片/来自网络
课堂的取舍定下来之后,那么,“阶梯教室里面试的场景”这一略教内容怎样做到略呢?我采用的方法就是留白:
师:让我们随着笛声去寻找他为何流泪?显而易见,朱丹由“一丝悲戚”到“苦涩泪涌”,是因为……
生:是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
师: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朱丹这样想着,脑海里不由地回想起那一段我们每个人都不堪回首的血泪史……
(大屏幕呈现南京大屠杀的画面及配乐解说词:“上海失守一个月后,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陷落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开始了。东京在狂欢,南京却在燃烧;东京在庆功,南京却成为人间地狱。侵华日军把南京变成了屠杀场,日军对被俘的中国军人,对成千上万的难民,对无数的男女老幼用机枪扫射,用火焚烧,甚至用中国百姓的头颅做赌注,展开杀人比赛。”)
师: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要屠杀300000万人,大约是每1分钟杀6个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300000。
(大屏幕呈现:300000)(颜色为红色,字体硕大)
生:齐读300000。
师:孩子们,朱丹想到今天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他又怎能吹奏欢快的曲目呀!来,把课文拿起来,就请你们跟老师一起来对读考场上朱丹和大师的一段对话。
让稚嫩的心灵直面殷红的数字,无疑是“残忍”的。但是,当历史生生地将这份“残忍”悬挂在时代之门的时候,语文的眼睛又能作何观想?“南京大屠杀”的影响焦虑,成了每个中国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残忍”就这样残忍地横亘在“笛声”和“心声”之间,化作通向朱丹人格和中华国格的滴血脉管。
图片/来自网络
“笛声”被褪色的画面、殷红的数字、沉重的解说首次读厚。请注意此处的“齐读300000”后的“对读”,即诗词国画中的留白。因为课堂不可能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师生都不作为,那么,面对着这殷红的300000,怎样留白呢?
此情此境,“对读”比什么都强,“笛声”在师生的情境对读中堆积着无言的国殇和无尽的创伤。正是对读,轻易绕开了对“数字”、对“国耻”的苍白演绎和浮泛阐释,悄无声息地完成了由旁观者到当事人的角色置换、场景置换乃至心灵置换。对读,在改变课堂节律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亲近文本的方式。
教学如此留白,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模型”和“心理预期”会交替产生,课堂也因此而显得疏密相映、天地自宽。
六、通感——整体和谐,有容乃大
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对通感有一段精辟的见解:“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图片/来自网络
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通感就是一种把适用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去,使各种感官彼此沟通的一种修辞格。语文教师应该练就良好的艺术修养,具备较高的艺术通感,然后在课堂上打通学生的各类感官,使得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相互嫁接、相互融通,让课堂节奏呈现出“和合”的境界。
笔者执教《姥姥的剪纸》(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为了追求“和合”的节奏快感,着实费了一番脑筋:
——在板书字体追求上,为了使学生产生剪纸时剪刀行在纸上的感觉,我采用了“魏碑”字体铿锵有力,入木三分的写法,且一笔一画力求体现书法美感,努力让学生把书写和剪纸联系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是在教学“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这句话中“联结”这个词语的时候,先让学生给它找一个近义词。
然后问学生,作者为什么用“联结”这个词语?想看看“联结”这两个字的甲骨文是怎么写的吗?接着教师板书甲骨文“联结”二字,让学生观看,并问这里面有什么奥秘?
备课前,笔者通过《说文解字》等文献反复考证了“联结”二字的甲骨文写法及造字演变过程,发现这两字的本意都是用绳子把东西拴在一起,甲骨文“联结”二字在外观上正体现了一点。
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个中奥秘:作者用“联结”二字,是说姥姥用“绳子”(剪纸)牢牢地拴住了我。这样的教学使学生通过板书跨越时空,联想翩翩,节奏蕴涵其中。
——在课件配色和花边修饰上,我力求体现乡村孩提韵味。整个课件均采用草绿色为背景,为的是让学生产生对乡村世界的遐想,且每个页面上都紧扣课文内容配上剪纸花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