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前辈的不轻传之秘——“空肩”

(一)要做到“空肩”,就必须做到所有手的动作都是“其根在脚”与“主宰于腰”的。许多练太极拳者与练外家拳者都说其动作是“其根在脚”、“主宰于腰”的,其实许多人所谓的“其根在脚”、“主宰于腰”与太极拳的“其根在脚”、“主宰于腰”是两回事。
太极拳的“其根在脚”、“主宰于腰”,从力学角度说,是说所有手的动作其力量都主要是腰脊以反作用的形式传递提供给手的,腰脊的力量则是始于脚的;这样,手的力量运动方向与身躯的力量运动方向往往总是相反的,古太极拳谱所说的“有前即有后”就包括了这种情况;
而且,在这种情况中身躯是不发生主动力量的,身躯对于胯就象是载于船上的货箱对于船,身躯的前进、后退、左右转动等运动都是胯载着发生的。
这样,手臂向各方向运动与身躯的关系、身躯之朝向运动方向的一侧与背向运动方向的一侧的关系,就象是被推着行驶的手推车之朝向行驶方向的一侧与背向行驶方向的一侧的关系似的,或者就象是飞行的火箭与火箭喷发力的关系似的。

行驶着之手推车的前部分是后部分所推动的,火箭的飞行是靠着向运行方向相反方向的喷发力由于反作用的转换与传递推进的;太极拳之身躯的腹背或左右两侧的关系、手臂与腰脊的关系也是如此,身躯朝向运动方向的一侧是背向行驶方向的一侧所推动的;手臂向前运动的力量是由于腰脊向后撑发生的力量由于反作用而由身躯传递至手臂的,手臂的向右运动的力量则是由于腰脊向左撑发生的力量由于反作用而由身躯传递至手臂的等等。

  
  比如揽雀尾按,胸腹部是背部所推动的、手的向前按的力量是由于腰脊的向后撑所引起的,因此,虽然整个身躯是被后腿推着向前移,其实整个身躯是向后撑的;云手中身躯往左移,身躯的左侧是右侧所推动的(身躯右侧又是向右撑的)、手由上向左云的力量是由于腰脊的向右撑所引起的,因此,虽然整个身躯是被右腿推着向左移,其实整个身躯是向右撑的;

由于力量的传递必然会发生衰减,因此揽雀尾按腰脊向后的力量必然大于手臂向前的力量,并且越是靠近手臂运动的方向,就越是放松也就是越“虚”;这种情况可以用“前虚后实”来表示,这个“前”是指运动肢体也就是手臂的末梢即手,“后”是指躯体中的运动中枢就是腰脊。

  
  拳术谚语中有“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之语,这句谚语反映了肩在力量传递过程中发生了支点、积蓄与转换的杠杆作用。然而,对于太极拳而言,肩就象是手臂在体内的延长部分,手臂就象是直接长在腰脊上的,或者说肩在力量传递过程中,就象是一条弹动的链条中的一个环,因此,肩在力量传递过程中是没有中转杠杆作用的。

也就是肩对手臂的运动是没有支撑作用的,这样肩才是可以始终放松的。因此,“肩催肘”是违反“两膀松”与“力由脊发”的,对于太极拳学练而言是错误的。很多人练太极拳,手臂的向前运动是整个身躯的同方向推动所引起的,这样,由于没有反作用力量的发生和传递,手臂是不可能成为太极拳所说之放松的,肩在手臂的向前运动中也是不可能不发生同向之支撑作用的,肩就必定是僵硬的,也就是说“空肩”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中,脚仅仅是对身体的下支撑,对于手臂的力量是无关的,腰对于手臂的力量也是无关的,因此,这种情况对于太极拳而言是不能称为“其根在脚”与“主宰于腰”的。

  
  而有的人虽然也做到了手臂与身躯的运动方向相反,然而没有做到“主宰于腰”而以腰骶部位的腰脊作为整个身躯反作用的支撑点,肩对手臂的运动发生反向支撑作用了,肩也必定是僵硬的。而没有“空肩”之人当肩胸部遭到别人的攻击,要想具有使得攻击者“终不得力”和“处处落空”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做到“空肩”,不仅要做到“其根在脚”,也就是将脚撑地产生的反向力量传递至手,而且要以腰骶部位的腰脊作为整个身躯反作用的支撑点,这样才是“主宰于腰”。太极拳古拳谱所谓的“力由脊发”的“脊”指的只能是整个身躯的最下部位即腰骶部位。

而要做到太极拳古拳谱所谓的“其根在脚”与“主宰于腰”的力量传递,手臂与身躯没有肌放松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做到“空肩”,必须首先要做到全身肌放松;做到全身肌放松能够“其根在脚”了,再达到能够“空肩”的一个重要关键就是将身躯反作用的支撑点移到腰骶部位。

当然,太极拳初学者一般做不到全身肌放松,出现传递性的力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气功锻炼有素者也是如此,因为太极拳所谓的“放松”主要是建立在使用相反力量基础上的动态的放松,因此,太极拳初学者应该先做到手臂与身躯力量方向相反的方法练拳,可以先将背脊约第5至第12胸椎这一部位作为身躯反作用的支撑点,这样当一定的反作用用力,能够有传递性力量发生传递时,身躯反作用支撑的部位就会有微微发胀的感觉,要刻意避免肩部出现发胀的感觉;然后再在以后的锻炼中,将身躯反作用的支撑点渐渐往下移,直至移到腰骶部。
只有到了身躯反作用的支撑点移到了腰骶部,随着传递性力量的发生使用,手臂与身躯才会真正达到太极拳所谓的“放松”;“空肩”才可能实现。

  
  (二)要做到“空肩”,很多动作之胯与手臂的体位运动方向应该是相反的,并且手臂与肩的运动是由胯(髋关节)之以被动为主的运动所带动的。

  

  具体概括地说,很多的手臂往前运动,胯是在腰骶部通过脚的作用下同时暗暗往后运动的。这是因为很多往前运动的手臂与这一侧的肩胸很可能首当其冲接受到敌人攻击,而由于胯的体位是往后运动的,手臂与这一侧的肩胸部位在接受到敌人攻击力量时,这一侧的胯不仅不会顶抗。
而且能够借敌人之力“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地发生“随人而动”的被动的向后弧形运动,从而带动手臂与这一侧的肩胸部位也“随人而动”地向后弧形运动;由于肩胸部位的运动是被胯的运动所带动的,因而肩胸部位是放松的和不发生顶抗的,敌人的攻击力量就作用不到己方身躯的重心。

  
  而敌人就会感到对方的肩胸部位就象是浮在水面上的葫芦,会“不先不后”、“缓应急随”地随其攻击而动,不仅这攻击力量不能在对方的肩胸部位落到实处、作用不到对方的身体重心,而且敌人往往会因为攻击落空而形成背势,甚至站立失控。

比如右手腕相搭的四正推手,双方搭手瞬间,往往一方左手上滑至另一方的大臂上部或肩胸部位与右手同时前推,另一方往往会被发出;而另一方如果达到了“空肩”,身躯就会发生向后弧形转动,这一方的攻击就必然落空。
这“空肩”效果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另一方右手前伸与对方手腕相搭时,其右胯是暗暗往后转的,因此在对方突然攻击时,另一方的身躯能够借对方攻击的力量随之往后往左弧形移动(即身躯右转),而且这弧形转动的快慢与幅度全是由对方攻击的快慢与幅度所决定的,因为这身躯弧形转动的动力近似全是由对方攻击的力量所供给的。这就是说这种“空肩”的化解主要不是自主的主动反应,身躯弧形转动的化解中存在着很大的被动成分。

  
  所以,另一方的这种“空肩”化解能够不假思索地缓应急随、无过不及。由此可见在这种化解因素中,“空肩”效果的表现在肩胸部位,操纵枢纽是在腰腿,动力提供是在对方。

  
  胯与手运动方向相反与人类很多日常习惯是相反的。因此是必须在练拳中有意识地培养、强化直至形成条件反射而成为无意识之“懂劲”反应的。

套路练习中既有很多动作胯与手的体位运动方向是相同的,也有很多动作胯与手的体位运动方向应该是相反的,这些胯与手的体位运动方向相反的动作就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与强化。比如揽雀尾左掤抱球的右手往前运动,右胯就应该是同时暗暗往后转的;而左手前掤时,左胯也应该是同时暗暗往后转的。
白鹤亮翅的右手往前提起,主要是体现了化解,右胯也应该是同时暗暗往后转的。肘底看捶打捶时的左手与左胯的运动方向也是相反的。搬拦捶搬拳时、打拳时右拳与右胯的运动方向也是相反的。云手时的右手往前往左往上运动,右胯则应该同时暗暗往后转,运动方向也是相反的。
左分脚时左脚前踢是往前运动,左胯也是暗暗同时往后运动的等等;必须明白这种相反运动,不是相互配合,而是体内力量传递过程中的先后链条与前因后果,即胯的运动是力量链条之先、是前因,手的运动是力量链条之后,是后果,这就象一条弹动的鞭子,胯是在近把手处,手是在近鞭梢处,鞭子近鞭梢处的弹动是由鞭子近把手处的弹动的延续和所引起的。
如果不是这样,“空肩”也难以形成。当然,胯之与手的体位运动方向相反的动作幅度很小,功夫越高,外形变化越是难以通过观察发觉。

  
  (三)要做到“空肩”,无论是练拳还是推手、散手实践中,只要存在着有向哪一侧化解对方攻击的可能,哪一侧的大臂与肩内侧就应该预先尤其含胸而形成圆弧形,化解中这一侧的大臂与肩内侧所形成的圆弧形要保持基本不变;手臂的动作不能由肩领先和由肩带动而身躯发生倾斜,要力求避免这一侧的肩后部出现发胀的感觉。

比如右手相搭的单推手,对方攻击之瞬间就要保证右大臂与肩内侧尤其含胸,这含胸是指由脚上传的力量引起收腹,再引起锁骨内侧的胸部往内吸,感觉肱骨上端与胸部的连接被拉开而形成圆弧形,不能将肩头主动往前裹来形成“含胸”,这种肩头主动往前裹的动作是没有“空肩”效果的错误的“含胸”;含胸化解中右大臂与肩内侧所形成的圆弧形要安静地保持基本不变;
也就是在化解至对方落空之前,右大臂肩内侧所形成的角度要保持基本不变,这是能够不假思索、缓应急随地使得对方“终不得力”、使得对方攻击的力量作用不到自己身躯的重要条件,也是使得自己身躯的力量顺畅传递至手臂攻击对方的重要条件。对于化解对方的攻击,圆弧形转身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也是太极拳尤其擅长的特征性的功夫,而化解方向一侧的动态含胸则可以使得不假思索、无过不及地借人之力实现弧形转身尤其顺遂灵活;动态含胸可以使得胸部动态后移甚至达几公分,这样的后移就意味着获得了更多的化解机会和余地;
而由于弧形转身与动态含胸,会有躯体后背成向后凸弧形的感觉,可以达到手臂直接被腰骶部带动,这样,肩部就可以始终处于休息状态而对手臂的动作不起支配作用,因此,化解方向一侧的大臂与肩内侧尤其含胸而形成圆弧形无疑是“空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含胸反应在练拳中是应该认真培养的,套路中很多动作都存在着有向一侧化解对方攻击的可能,这些动作就必须做到这一侧的尤其含胸而大臂与肩内侧形成圆弧形。比如揽雀尾左掤抱球的右手往前运动、白鹤亮翅的右手往前提起、右手后移的倒撵猴,这些动作右侧主要都是化解,右大臂与肩内侧就应该尤其含胸而形成圆弧形。

单鞭的左手左移、肘底看捶的左手上提、左手后移的倒撵猴,左侧也都属于化解,左侧就要尤其含胸而左大臂与肩内侧形成圆弧形。搬拦捶搬拳时、打拳时右拳有可能遭到对方的反攻击,右大臂与肩内侧也应该尤其含胸而形成圆弧形。云手时的右手往前往左运动是化解,右大臂与肩内侧也应该尤其含胸而形成圆弧形。左分脚时右手往后分是属于化解,右大臂与肩内侧也应该尤其含胸而形成圆弧形等等。

  
  太极拳的“空肩”与全身各种要领都有整体关联影响,比如身躯的中正自然竖直是“空肩”的重要条件,如果动作中顺肩而肩向动作方向倾斜领先,这一肩是不可能“空肩”的。然以上三方面方法对于“空肩”尤其内在而难以从外在姿态观察中了解,而且也是“空肩”关键性的三个重要方法。所以,对于“空肩”的锻炼,这个三方面是应该尤其注意的。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