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8封不封口”引争议,家长要求娃封口,老师却暗示:别乱教
经常听到宝爸宝妈说小学的部分知识都感觉解不了了,这个不难理解,文化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俗话说“三岁一个代沟,五年一次知识更新”,这个说法是遵循着现实状况和教育发展的规律的。
想起之前有个比较争议的话题“一个数字8封不封口”,为此还引发了一场口水战。
李叶的儿子上一年级,老师布置了从一写到十的作业,孩子写完后她拿起来看,发现孩子写的数字8口都没有封严实,于是就说孩子写错了重新改一下。
但孩子却说老师就是这样教的,李叶听后就强制性的要求孩子改正。
第二天孩子去学校后,数学老师却在群里连发了三遍“8是不封口的,请家长不要再告诉孩子8要封口!”
李叶这才明白数学老师的意思就是家长不会就不要乱教,顿时很生气,不过她也很懵。而群里的其他家长也很茫然,为什么老师教的和自己当年学的不一样呢?
那么数字8究竟是封口的,还是不封口的?相信所有人一时间顿时都觉得比较茫然,拿出手机打入数字的界面,按下8这个字。是的,这上面的8字是完全封口的。
那为什么有的老师能理直气壮地再次强调说数字8是不封口的呢?现实生活中用到的数字和老师教的,为什么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其实这个并不难理解,众所周知,中国汉字的书法有草书,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等许多字体,难道能说不同形状不同字体的书法,就不是同一个字吗?
再回过头来看这个封口还是不封口8的争议,孩子上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回家写作业,说明这个孩子上课有认真听讲,有按照老师的规定认真严格的完成作业要求。
作为家长,职责是监督孩子有没有完成作业,对于孩子的作业质量应该交由老师去评价。
而不是用想当然的态度,用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去评判孩子作业的对和错。
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孩子是最容易接受教育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及时对孩子进行身心成长施加影响。
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做到统一,交由有教书育人资质的优秀教师传授,有统一的教育内容,统一的教育方法。所以孩子学习教育的职责应该有正规的、有资质的学校来完成。
父母能提供给孩子的是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言行举止及要求合理进行评估,并且要做到理解和尊重孩子,同时也要不断同步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修养,以便跟得上孩子不断进步的知识和思想。
文化教育具有社会性,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受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因素的制约。经济水平的发展会带动教育文化内容的改革。
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个人而言,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呢?
那位让孩子直接在作业中修改的宝妈,估计应该不算是提供了的家庭教育吧。因为在直觉的促使下让孩子把未封口的8改成了封口的8,这种行为是武断的,也是主观的。
家长对孩子学到的知识有疑问应该客观地先跟老师进行实际的沟通,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是怎样的,是孩子写错了?还是另外事出有因?
因为他主观的行为造成了两种后果,一方面是直接让孩子修改作业,改变了学生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途径,这样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会变得困难。
一位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位学生,或许会面对几十个有困惑的家长,这的确增加了老师的负担,的确也会引起老师情绪上的不快。
另一方面给孩子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因为一边是父母讲A,一边是老师讲B,让求学中的孩子面对知识变得不知所措。
虽然后面由教师将正确的书写方式进行了导正,但会影响孩子对父母所拥有知识正确是否的怀疑,并且父母为求证直接更改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成长中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各种行为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只有了解到学校教育内容的调整,才可以跟孩子共同成长。
相对的,在群里连发几遍“8是不封口的,请家长不会就不要再乱教”的那位老师,这做直接在家校群里通知家长的行为做法,的确也有点不妥。
教师,应具有爱心热情,耐心宽容和负责的工作责任感。
当然教师每天面对性格不同、个性独特、行为还较难引导的几十位正在成长孩子,有些孩子也可能需要手把手的教,情绪上也许本来就有些苦恼,再加上个别家长凭主观意识在教学任务上添乱,可能导致冲动地在家校群进行了直接批评。
但作为有资质的教师,在最了解教育内容的信息情况下,应该担当起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梁作用,单独找那位家长进行沟通,传递教育内容已做调整,需正确引导孩子才是有效的,将这个问题在私下里进行个别单独纠正。
只有做到准确的引导,家长们才能理解具体的状况,也能赢得家长们的尊重。
通过这个事件可以看出,现在的教育好像仍然存在着短板。
作为专业孩子的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学校对于孩子教师的目的、内容及目标都有准确的资料,有条件、有责任主动联系家长,把学校对孩子教育的方向,学校与家庭的分工进行明确。
借助于社区等社会各级、各类的教育力量,共同搞好协调配合,不致于让家长对学校教学内容产生误区,也不至于让学校在管理上显得手忙脚乱,群策群力才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当然,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家校群,有代表性进行几次家访就可以完成的。
孩子的成长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在进行有教无类地普及化教育的同时,针对孩子不同的个性应该进行个别化引导,才能为孩子的学习成长奠定基石。
如此看来,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责任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最后,通过这件事情,家长们可以引以为戒,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是先求证,做到学校和家庭进行良好的共同沟通,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