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讲解团系列思考4:为什么要解散讲解团?

如果我与现在两个班级的孩子一起成长的时间足够长。

关于数学讲解团,应该会依次走完下面几个阶段:

1、教师微课讲解阶段。 这是曾经一二年级经历的过程,那个时候,主要我讲,每一次孩子们会收到我制作的一个五分钟左右的微课。这个阶段的讲解者主要是我,孩子们不参与讲解。

2、讲解团阶段。这是我们整个三年级经历的过程,三年级上学期伊始,我们就按照自愿原则,在两个班级建立了讲解团,讲解团成员每周会领取一定的讲解任务,根据讲解任务,进行讲解。讲解的视频,要发到相应的讲解群,我会审核。这个阶段的讲解者是部分的孩子。这个阶段的讲解目标,是培养一批讲解规范的讲解者,为下一个阶段的到来做好充足的准备。

3、全面讲解阶段。这是我们接下来所要经历的过程,所谓全面讲解,就是开始每一人都要去讲解,以往只有少数几个固定的讲解团成员讲解,现在全面放开。 当然经过这个过程,还会有第四个阶段,那就是相互审核阶段,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那今天,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我们要解散讲解团,进入全面讲解阶段。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 直击易错点//

在过去一年的讲解团讲解中,我们每一次都是分配讲解任务的,讲解任务常常来源于我们的周末作业,我选取一些比较重要的题目作为讲解任务。

在这里就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讲解者对于题目是没有选择权的,我给什么题目,讲解者就要讲解什么。在开始养成讲解规范的阶段,这样问题也不大。但是随着讲解不断深入,这样的分配方式,是不能很好适应讲解者的。

讲解者拿到的讲解题目可能是自己没有问题的,又或者是太过简单,对于讲解者提升不大。这样就出现了讲解题目与讲解者不匹配了。

为了更好完成相互匹配,全面讲解阶段,每一个孩子的讲解题目就是自己做错的题目。

一张试卷中的所有题目对于孩子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其中错题对于孩子的冲击力最大。

//释放讲解团成员能量//

一开始我们采用全面讲解,一个最为重要的考量:没有建立一定的讲解规范。

现在经过一年的讲解团培训,基本的讲解规范也基本形成。二十几位孩子是掌握讲解标准流程的。

进入全面讲解阶段之后,原本的讲解团成员,显然成为了其他孩子的示范者。大量的研究发现,同伴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可能是最大的。所以让讲解团成员去示范,也是在让孩子们相互碰撞、相互影响。

不怎么会录制视频的孩子,可以看看哪些录制优秀的孩子。另外,每一次我还会选取几个精选视频,推送出来,进一步巩固标准的讲解流程。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要讲解//

从部分孩子讲解,到全面讲解。最重要的原因是让每一个孩子通过讲解方式完成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我们再一次看这种学习金字塔。

把知识讲解给别人听,这样的方式知识存留量是最大的。


相关文章:

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 | 数学讲解团系列思考1

数学讲解团系列思考2:推送内容组成

讲题档案 | 数学讲解团系列思考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