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结体有啥诀窍?颜真卿: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行书结体有啥诀窍?颜真卿: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有的朋友问我:楷书写习惯了,再去写行书的时候,总感觉差那么点意思,有点拘谨,怎么也写不出应有的神采,怎么办?
面对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行书的书写和楷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正所谓楷书重法度,贵在规矩和平正,个人自由发挥的空间不是很大。而行书呢,如果还像楷书那么一板一眼的话,很难写出应有的神韵。
怎么才能写出行书的神采呢?个人认为,首先要写出结体上的变化。我们在书写行书的时候,要充分的打开自己的思维,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的太紧,在不违背结体基本原则的大条件下,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具体来讲,行书结体有啥诀窍呢?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像颜真卿行书表达的那样: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对于这句话,我相信很多喜欢书法的朋友都听说过,强调的是单字结体中的疏密变化,同时也可以应用在章法的处理上。大章法的变化暂且不谈,今天我们主要是来感受一下单字之中如何做到“密不透风,疏可跑马。”
为了更直观,我从颜真卿的行书经典《祭侄文稿》中找了一些字。通过这些字,你就能清晰的感受到颜真卿行书的结体诀窍。比如下方的这个“蒲”字,颜真卿在处理的时候,故意将下面的两部分拉开距离,使中间留有大片的空白。为了形成疏密上的对比,他又将右下部分的几个短横处理的非常紧密。这样一弄,使得这个笔画比较多的“蒲”字看上去空灵了很多,没有一点拥挤不堪的迹象,真的是十分精彩。
在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中,类似“蒲”字的这种变化还有很多。就拿下图的这几个字来说吧,几乎每个字都体现出了“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处理效果。限于篇幅,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讨论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观察一下,特别是在一些细节处,颜真卿在疏密变化的处理上真是非常精彩。
我们在学习这种疏密变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收放的结合。如果所有的笔画都安排的比较舒展的话,就会显得比较松散。如果所有的笔画都处理的比较紧密的话,则会拘谨无神态。只有把两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对比。正所谓,制造矛盾,再化解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类似颜真卿的神采。
最后,小编要说的是,无论是学习哪种书体,我们都要学会用脑去总结,用心去体会。还是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例,他就这么直观的摆在你面前,如果你不去深入解读的话,你根本弄不明白他为什么如此精妙。如果你不去用心总结的话,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那些潜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所以说,学习书法并不捷径,细心观察,用心总结,看到了,记下来,才有可能达到为我所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