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州的兴衰与淮盐的崛起|海上丝绸之路之江苏寻迹
明朝人刘守良的一首《过盐仓城》描绘出了当时已经废弃的盐仓城的落寞景象。盐仓城遗址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盐仓城村,考古发现过去这里有一高出地表约3米多的土台,面积约有1.6万平方米,形圆而稍椭,周长6到7里,有关学者认为这里是古人堆盐的廪基。据《赣榆县志》记载,盐仓城是春秋时莒国盐官驻地,汉时筑盐仓城,为赣榆县治所在。
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盐仓城早已成为一片废墟,但因其地位的重要性,史书、史志留存了那段历史文明的详实记载。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盐仓为汉赣榆故城。”《江南通志》也记载:“汉赣榆,今县东北三十里赣榆古城是也。”赣榆县是公元221年秦始皇首设封建的郡县之一,属琅琊郡。1962年,南京博物院对盐仓城遗址的挖掘表明,盐仓遗址位于海头盐仓村,史料记载:春秋时齐国、莒国盐官驻地,汉代在这里筑城,因此盐仓城就是汉赣榆县城遗址。
盐仓城遗址
《中国盐政史》称:“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于最古老的神农时代夙沙氏初作煮盐,号称盐宗。”古时盐仓正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青州所属沿海,也是春秋齐国的南部沿海。从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起,姜太公封于齐,兴渔盐之利,到齐上卿管仲首创盐法,成就春秋第一霸业。当时的沿海盐业生产兴旺发达,食盐堆山结岑,而且地势平坦开阔,上通淮水,下入大海的古游水傍城而过,具备建盐仓所需的条件,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集散地。
赣榆秦时置县,确立独立的县域经济体。有汉以来,400年的安定生活使盐仓城的居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生产活动。汉代盐税是当时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之一。作为海盐的重要产地,盐仓城享鱼盐之利,富甲一方。从盐仓城城外墓地的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墓主的陪葬品较为丰富,包括陶器、铁器、漆器等,棺木厚大,至今仍保存较好。
盐仓城遗址出土文物
随着历史的发展,种种原因导致了盐仓城的衰败。东汉末年长期的战乱导致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人口大迁移,盐仓城受影响较大,劳动力及盐业生产技术人员流失严重。海退使原有的盐业生产设施逐渐废弃,为方便盐业生产,居民不得不逐海水而居,人口逐渐外迁。游水由于黄河泥沙淤积等因素逐渐淤塞,也导致了运输成本的增加,这对盐仓城盐业运输影响巨大,陆路运输成本倍增。与此同时,其他地方盐业生产也在逐渐兴起,使盐仓城丧失了优势。
盐仓城的消失,是在清咸丰年间,捻军鲁王血洒紫阳桥后,余部退驻盐仓城。当地权贵周翰儒带领72村反动武装,同清军一起对捻军联合剿杀,使盐仓城在这次战役后彻底化为一片废墟。后来有民间艺人曾根据这段史实编出一部长篇鼓书《黑盐仓》,四乡说唱,传播甚广。
赣榆县绣针河口至灌云县灌河口的广阔沿海滩涂是淮盐的重要产区,青口、台北、台南、徐圩、灌西5个国营盐场及灌云、赣榆两地和农垦、部队等单位建的盐场是淮北盐场(又称江苏盐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淮盐“色白、粒大、干”,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誉。
淮北盐场
盐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历代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盐的税利收入曾达到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封建统治者几乎都把发展盐业作为充实国库的主要手段。淮北盐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盐场之一,位于东部沿海的脐部,呈东南、西北向,为跨越连云港和盐城两市沿海的赣榆、灌云、响水、滨海、射阳和云台五县一区。
西汉初期,海岸变迁,古海州地域自然扩充,其时农业相对落后,而淮北盐渐有规模。唐代宗宝应年间,刘晏任盐铁史时,在全国设立的盐政机构中就有主管淮北盐的专设机构;宋代在古海州就设有盐务机构两个场;元代古海州滨海之壤一向被称为“斥卤之地”,煮海煎盐成为了古海州人民的一个重要生计之业,大量游民因此迁徙而来。直至清末民初,古海州农业仍处衰落之势,未见显著起色,而淮北盐业则大为兴盛,给古海州经济注入了活力。
淮北盐自古就在古海州的经济社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古海州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古海州的交通文化、餐饮文化以及艺术文化。
古海州的交通运输文化是以淮北盐为基点的。盐向来是大宗产品,而作为商品必须要通过水运、陆运予以外销。武则天执政时期的垂拱四年,为解决淮北盐运销之困,开凿了一条由涟水通往海州的漕运。
古海州的餐饮服饰文化体现了淮北盐引进的古朴而时尚的风气。板浦坐落在淮北盐区,古有“淮北盐都”之称,由于商人带来了各地的餐饮偏好和习惯,形成了“吃板浦”的餐饮文化。古海州的茶文化也与淮北盐分割不断,盐商都是腰缠万贯的人,成天鸡鱼肉蛋奶,需要用清茶来解腻。外地盐商除自饮外,还要带到商旅各地和家乡以馈赠亲朋好友,使古海州的茶走向了全国各地。
海州古城
如果说“吃板浦”是淮北盐或显性或隐性作用于古海州餐饮习惯,形成有独特个性的餐饮文化,那么“穿海州”则也同理不悖。海州素有“淮海东来第一城”的称号,为古海州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是业盐巨商富贾集中地。这里的盐商与两淮盐业中心城市扬州的盐商互有联系,有的就是扬州盐商中人。这些来自安徽、江西、陕西等地的富人,服饰千差万别,但都离不了艳丽、华贵、新奇、精细。其实,经营淮北盐的富商巨贾,并不是只在吃上影响了板浦人,也不是只在穿上影响了海州人,而是他们的餐饮服饰表现在古海州地域落了根,被融入了古海州人的生活。
李汝珍《镜花缘》
古海州的文学艺术被浸润了淮北盐的咸味而犹为文气浓郁。淮北盐的历史最早被推测与传说时代的炎帝、黄帝有关联,在《尚书》和《史记》中也有相关记载。在传世不衰的唐诗中,刘长卿《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一诗,直接描写古海州淮北盐产地新月夜的海、陆、空三景,诗中“寒塘起孤雁,夜色分盐田”句意境深远,成为绝唱。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苏轼,清雍正的吏部尚书、漕运总督晋加太子太保杨锡钹(bó),有很多首诗都以“淮北盐都”板浦为题,潇洒自如地写淮北盐。这些文人雅士用他们的吟唱和笔墨,把淮北盐带进了中国文学史,也把古海州的历史予以文化定格。除此之外,李汝珍及他的鸿篇巨著《镜花缘》,也因淮北盐的浸润才得以成篇问世。李汝珍哥哥李汝璜在乾隆四十八年时任古海州淮北盐区板浦场盐课司大使,李汝珍同来“寓居”,一住就是三十几年,嘉庆二十三年成就古典名著《镜花缘》。当时极尽繁华奢侈的盐商生活和“小上海”般的“淮北盐都”市井风貌,都被他“借”进了《镜花缘》。《镜花缘》创作于古海州,也是古海州的幸事。
海州五大宫调
古海州的民间文化生活,如现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大宫调,群众喜闻乐见的吹打乐、抬四老爷舞、狮子舞和僮子戏等,都是在淮北盐兴盛的明清时期,由盐商直接带入或由盐商活动间接引入的。
建国后,淮北盐业对属于古海州地域的连云港市的经济支持很大,为国家和地方财政更是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古海州经济大有发展、古海州焕发新面貌的同时,古老的淮北盐业也在负重前行。
1980年以后,古老的淮北盐区产业门类增多,实现了盐业化工和水产养殖的多品化、效益化。进入21世纪以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淮北盐区积极拥护国家东部沿海开发战略,响应连云港市政府号召,盐田服从港用、工用、市用;同时跳出祖产谋新业,顺应大势做大事;善用矿卤高单产,盐化农养成板块;适应园区快步走,房产绿化路保洁;建材家具运输业,留有余地广招租。
修滩
制卤
结晶
收盐
连云港地区是近现代淮盐技术创新中心。连云港淮盐技术创新是有历史传统的,在明朝时就首开淮盐滩晒之先河。明朝成化三年,居海州的原西海所镇守使丁德兴的侄子丁永到连云港板浦任盐业督办,在此期间,带领盐工探索改革延续几千年的煎法制盐,开始实践砖池晒盐,就是用砖块和瓦片铺成砖池板晒盐。这一晒盐技术获得了成功,极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海盐生产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了淮盐生产的迅速前进,奠定了连云港在我国盐业生产上的重要地位。新中国建立以后,连云港地区先后进行了多次制盐技术的革新,对整个淮盐生产技术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我国海盐生产技术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清朝中期开始,连云港地区就逐渐成为淮盐的经济中心,为淮盐的辉煌历史延续以及国计民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江苏乃至国家的盐业经济中心。连云港盐业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连云港淮盐影响力的集中体现,这个历史地位连云港不应被淹没。连云港淮盐历史文化价值的彰显,势必对连云港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