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调研文章的点滴体会

 
追随光影去旅行

14小时前 · 语文高级教师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有朱衣暗点头”。笔者不敢妄谈调研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只是在写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要写好调研文章,必须注重抓好三个环节:积累、调查、研究。

俗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写好调研文章,功在平时积累。调研文章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调研人员的基本功底和素养。调研人员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能够正确领会和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恩格斯说过,如果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任何科学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调研人员还要具备透过现象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而知识、理论、政策、水平、能力的具备绝非一朝一夕 之功,必须依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所以,我觉得要写好调研文章,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从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所见所闻中积累知识、经验和素材。只有积累丰富,积淀深厚,待到一旦有一个命题或思想需要动手写作时,或许就会挥洒自如。早年,我为全县教育系统召开的一个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写过一个主题报告,重点阐述教育系统该如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提高队伍素质与水平问题。当时引起领导们注意,反响较好,认为报告切中时弊,抓住要害,解决问题。这主要得益于自己平时的观察、积累和学习。因为当时我刚从基层上来,对学校干部作风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感受较多,实际上是有感而发,所以能说到点子上。

调研文章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掌握真实、丰富、确凿的情况和材料,是写好调研文章的基础,因此写调研文章要认真做好调查这门功课。调查,既要客观真实,又要深刻全面。作为调研人员,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要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要详细全面地占有材料,不凭主观想象。在信息时代,获得间接资料固然比较容易,但符合实际的情况资料主要来自于实地调查和考察。这就要求我们要眼睛向下,脚踏实地地到现实生活中认真调查,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我在写《强化监督,固本治标》一文前,对全县中小学存在的乱收费现象、名目、种类、途径及其本质和根源进行了较深入、全面的调查,既走访了各级各类学校,又访问了相关部门领导,乃至学生和家长,掌握了较翔实的资料,深切感受到了学校乱收费带来的严重危害。所以文章写起来,发人深省。同样,在《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和廉政建设,切实提高队伍素质与行政水平》这一报告中,正由于我通过深入调查,比较全面了解到了教育行政干部普遍存在的脱离群众、作风飘浮、远离教学、不钻业务、贪图享受、铺张浪费、贪图名利、行贿受贿、观念陈旧、能力滞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论说起来才能有的放矢,产生较强的说服力。

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作为调研人员,对于获得的大量的直接和间接的材料,还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分析研究,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总结出有价值的东西。调研文章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得出的结论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摆事实,讲道理,逻辑严密,有说服力。要站在决策者的高度,深入、综合、透彻地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强化监督,固本治标》一文从形式多样的乱收费现象中,通过剖析其危害,探究其原因,提出强化监督、固本治标、多管齐下的解决办法,应该说,对于治理和解决当前中小学的乱收费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和廉政建设,切实提高队伍素质和行政水平》一文中,针对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全县教育行政干部提出了牢固树立勤政为民、敬业乐教、艰苦奋斗、严格自律、学无止境五种思想意识以及学政治、法律,学知识、业务,学方法、技术,学做人、为官的“五学”办法,对于转变干部作风,推进廉政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具有一定的引领和指导意义。

积累、调查和研究是调研文章写作前的三部序曲或三个乐章。每部每章都必须认真演奏好,不能有半点马虎。否则,整个乐曲都没谱。这就是我的点滴体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