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要深度?要广度?要亮点?答案都在庖丁解牛里
庖丁解牛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虽说是解牛,但实际上点明了任何一门技法从初入门槛到出神入化的过程。我们看看庖丁如何解释其神乎其神的技巧:“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意思是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时,看到的是一头完整的牛。三年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顺着牛的筋骨缝隙和本来构造进刀,所以游刃有余。
如果把每道面试题目比喻成一头牛,实际上从初学面试到信手拈来,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看到的是一道完整的题目,无从入手;经过不断的练习,就可以看到题目的各种切入点,最后能把题目答的浑然天成,到了这个境界,其实已经忘记了面试题目本身的所有技巧,将所学的技巧内化于心、外化于言,所答之处,皆符合题目本意。
如何达成这个境界呢?就要像庖丁解牛一般,先要做到“目无全牛”,眼睛里看到的并不是完整的题目,而是题目的各个要素;然后“以无厚入有间”,把各个要素进行深入分析,从涉及的知识点到答题技巧,从背景到出题人的意图,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才可能做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今天某位学习申论的同学跟我讲的一句话,有点这个意思在内:
这是技能学习的基本步骤,也是世上最朴素的道理,通过这样的练习,把每一道题目的潜力挖掘殆尽,你会发现,你所要的深度、广度、亮点,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呈现,而不需要再去苦寻无门。
这种做法看起来相当耗时耗力,但实际上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辛苦打磨,会换来后期的璀璨盛开。否则,寒窗苦读,只是读了个寂寞,又有何意义?我们要学,就学到最好。
当然知易行难,以一道题目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吧,前几天有位同学在公众号留言,问了我一道题目,因为以前讲过类似的题目,这里借花献佛,简单分析下:
青出于蓝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请结合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什么要选择这道题目呢?这是个名言警句题,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拆解的。但是我们深入分析,会发现那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这“乍一看”就是绝大多数同学停留的层次,而深入分析就是我们要追求的层次。
1.从这句话的本意来看。语出《荀子·劝学》,原文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来说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所以是劝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心”中的上进心。
2.从哲学原理上看。这种句子本身都是含有一定哲理的, 只是由于许多人已经把学习的东西统统还给了老师,所以一下子想不出个所以然。这句话其实反映的是辩证的否定观,所谓辩证的否定就是在事物内在矛盾推动下而进行的自身否定,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这种否定不是对原有事物的简单抛弃,其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一直讲“文化自信”,其实就是既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又要抛弃不合时宜的东西。同时也体现了量变产生质变的原理。
3.从这句话的成分来看。无论是“出于蓝”还是“水为之”,其实又包含了一个道理,就是牛顿所说的那句经典名言: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向老师和长辈的学习,他们拥有比我们更多的经验和阅历,这些是没有岁月的沉淀很难获得的东西,所以,蓝是青的基础,水是冰的基础。也告诉我们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朝令夕改,换个领导就换种思路。
4.从科学道理上讲。“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本身其实是有问题的,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存在“过冷水”,也就是低于0℃的水。所以我们要有科学素养,还记得2018年的国考申论吗?其中有一句话:“提出了“证伪主义”的波普尔,在科学认识上刷新了人类的认识:敢于批判,不断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所以,我们要有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
这里就简单列举四个角度,同学们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挖掘,而这四个角度其实是构成了四个答题要素,也就是庖丁解牛手中的那把“刀”,不仅可以用于这个题目,今后再遇到包含关于学习的、辩证否定的、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批判精神的题目,都可以直接化用,做到把不熟悉的题目转化为熟悉的内容,这样一来,达到以“以无厚入有间”的境界。
历史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