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苏州段)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长690公里,约占大运河总长的五分之二。从北到南依次流经: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无锡市、苏州市8市,分为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三段。淮安以北为中运河段、淮安至扬州为里运河段、镇江以南为江南运河段。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北起苏锡两市交界的望亭沙墩港,南至苏嘉两市交界的油车墩,全长82.35公里,占江南运河(208公里)的40%。可分为西、中、南三段,西段自望亭的五七桥至枫桥,称为苏锡段,河线顺直,水流偏东西走向,长约18公里;中段原自枫桥经绕苏州古城阊、胥、盘三门外的闹市区,穿觅渡桥南下宝带桥,称为市河段,河线弯曲,水流自西向东沿古城西、南外濠折东复转南,长约14公里,1959年因航行不便,改由枫桥直南,沿枫江至横塘入胥江而至盘门入大运河原线,1985年为进一步改善航道和城市环境,于横塘南开辟新河,穿越胥江,沿北越来溪南下,近石湖折东,经澹台湖至宝带桥汇入大运河原线;南段原自宝带桥,经吴江市所属松陵、八坼、平望、盛泽等镇,于王江泾出省境至嘉兴,称苏嘉段,长约50公里,1980年后为缩短航线,于平望镇西新辟短河,取道烂溪塘至江浙二省交界处的鸭子坝,直趋航州,自此主航线不再经嘉兴,苏嘉段的名称亦成为历史。目前,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全线为四级航道标准,是全国第一条标准化文明样板航道。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运河沿线分布着大量古河道、古驳岸、古驿站、古纤道、古城墙、城门、关隘、古塔、寺庙、古桥、会馆、古民居、古典园林、古街巷等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十里亭、下津桥、上津桥、吴门桥、灭渡桥、运河古纤道、三里桥、安民桥、安德桥九处为与古运河有关的文物遗存。
1.十里亭
十里亭位于高新区长江路748号,京杭大运河西岸射渎口,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毁于暴风雨,五十一年(1986)里人朱崘发、朱高湄等发起,浒墅关权署总书王宇灿等助银三百余两重建,1993年底至1994年初,为配合大运河拓宽,吴县文管会将亭西移33米,置于现址。本为古代行人纤夫歇脚之用。亭东向临大运河,单檐歇山式仿木石亭,坐西面东,平面呈方形,面阔3.5米,进深3.8米,鱼龙脊,檐下仿木斗拱,四角立石柱,边长44厘米,全用花岗石砌成。内立明申时行撰《浒墅关修堤记》青石碑1块,碑通高3米,蟠龙圆额,置于赑屃背上,赑屃头已损坏。明太极殿大学士申时行撰文,江西巡抚杨成书,翰林院侍读学士韩世能篆额。碑文已漫漶。亭是苏州地区大运河沿线现存为数不多的路亭之一,也是研究明清时期仿木结构石亭建筑的实物资料。
2.下津桥
下津桥位于阊门外枫桥路永津桥西,跨上塘河(古运河),原名通津桥,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道光二年(1822)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修。桥为半圆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南连枫桥路,全长36.7米,中宽4.95米,拱券净跨12.2米,矢高6.3米。两侧桥额阳刻楷书“下津桥”三字,桥面石刻涡旋纹,青石拱券并列砌置,花岗石金刚墙,青石长系石端部雕刻花卉,两坡铺设花岗石条石踏步,南28级,北25级。西北部望柱刻有“金阊永善堂重修”、“光绪三十二年秋立”字款,很可能在光绪年间也作过整修。下津桥明建清修,跨古运河,是苏州地区运河上现存为数不多的古桥梁之一,也是苏州市区体量较大的古桥梁。其拱券结构应为明构,对研究运河沿线交通及明清桥梁建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上津桥
上津桥位于阊门外枫桥路东首,跨阊门古运河。桥的修建年代无考,清代中期地方典籍偶有提及,但均不言其历史沿革。仅见桥身西南侧金刚墙上刻有“丙寅年河道会重建”,“上津桥□北□公埠”等字。以此推测,桥可能重修于清同治五年(1866)。1984年全面整修。此桥为单孔拱桥,花岗石砌筑,南北走向,南连枫桥路,北接上津桥下塘。全长42.45米,净跨12.2米,矢高5.9米,中宽3.7米,七排拱券石并列。东侧桥额阳刻楷书“重修上津桥”。桥面石刻涡旋纹,桥栏青砖砌,间以花岗石望柱,条石压顶。两坡铺设条石踏步,南29级,北3l级。桥西南堍有碑亭,立清光绪吴县知县李超琼书“故明郝将军卖药处”青石碑一方。郝将军名太极,明末清初人,据史料记载为“云南晋宁州人,天启中奢安之变,守霑益有功。国变后,隐于医,卖药吴之上津桥。”顾亭林有诗赞道:“曾提一旗制黔中,水蔺诸酋指顾空。入楚廉颇犹未老,过秦扁鹊更能工。风高剑气蛉川外,水沸茶声鹤涧东。桥畔相逢不相识,漫将方技试英雄。”碑高115公分,宽56公分,厚16.5公分。从阊门外广济桥上西望,上津桥和沿河民居景致富有较浓水乡情趣。上津桥为沟通山塘南岸与石路两个旧时繁华区的重要交通要道,是苏州地区运河上现存为数不多的古桥梁之一,也是苏州市区体量较大的古桥梁。对研究运河沿线交通及明清桥梁建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吴门桥
吴门桥位于城西南盘门外,跨古运河,为陆路出入盘门的必经通道。据《吴县志》记载:始称新桥,又名三条桥,宋元丰七年(1084)郡人石氏出资兴建,横绝漫流,往来便利。绍定中重建,改今名。明正统间苏州知府况钟再建,弘治十一年(1498)水利郎中傅潮修,清顺治三年(1646)、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同治十一年(1872)江苏省水利工程总局重建。宋《平江图》所载为三桥相接,下设三洞。清乾隆《盛世滋生图》所载为三孔石拱桥。目前为苏州留存的最高的单孔石拱古桥。花岗石砌筑,杂有少量武康石。全长66.3米,中宽4.8米,净跨16米,矢高9.85米,拱券石10排,长系石11根,纵联并列砌置。1989年,部分拱券石被船只撞落,修补时发现各拱券石之间用定胜形榫卯拼接,以增加牢度,避免移位。条石桥栏凿成凹凸状,犹如通长靠背椅子。桥额阴刻楷书桥名,间壁明柱一面刻'苏省水利工程总局重修',一面刻'同治十一年壬申夏四月'。桥面石雕刻轮回纹,南北两坡各铺设条石踏步50级。北端金刚墙左右两翼均砌有宽约0.6米的纤道,为纤夫穿越桥洞的便民设施。吴门桥高大雄壮,与邻近的瑞光塔、古水陆盘门浑然一体,合称“盘门三景”,是苏州城西南部的标志性建筑。对于研究苏州古城历史上的交通及明清桥梁建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灭渡桥
灭渡桥位于城东南隅葑门外,跨古运河。为水陆要津,原设有渡船,因旅客不能忍受舟人把持0,由僧人发起集资募建桥梁,取名“灭渡”,“志平横暴也'。今讹称觅渡桥。桥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十月,至四年三月竣工,历时一年有余。明代正统间苏州知府况钟重修。清同治间再修,1985年又修,并恢复石栏。桥为薄型单孔拱式,东西走向,通长70.75米,中宽3.78米,跨径19.3米,矢高8.5米。是苏州市区保存之跨度最大的薄型单孔石拱桥。两坡设花岗石条石踏步共90级。桥身用武康石、青石、花岗石混砌,显示了多次重建大修的历史痕迹。拱券纵联并列砌置,青石长系石端部刻有兽面纹浮雕,应为始建时物。该桥采用增大跨度而不作多孔设计,以适应水流湍急、过往船只体量大、往返频繁的需要;在拱顶与面石间不加填层,并尽量增加桥身坡长,使大桥平缓易行,高而不峻,稳重大方。
6.运河古纤道
运河古纤道位于吴江市松陵镇南郊京杭大运河西岸,唐元和五年(810)苏州刺史王仲舒始筑,名松江堤。宋庆历八年(1048)增石修治。元至正六年至七年(1346-1347)复以巨石重筑,自三江桥逶迤向南九里,称“九里石塘”。明清两代多次修葺,上世纪30年代苏(州)嘉(兴)公路筑成后,石塘路成了单纯的纤道。-中,遭受严重破坏。1984年,修复两段,计长1500米,分为二段。北面的一段从三江桥南第四个港口原桥的南堍开始南至吴江市第三金属材料公司仓库后水泥北堍之北31.6米处,共长600米;南面的一段从北七星桥南堍开始至南七星桥之南257米处,共长900米。古纤道靠运河的一边为石驳岸,内为土堤,除去基础,纤道高1.59米,宽3.1米。纤道上曾有多座纤桥。今存2座,一曰“三山桥”,为梁式,花岗石砌筑。二曰“南七星桥”,也为梁式,花岗岩砌筑。另有1995年恢复重建的北七星桥。以前,京杭大运河两岸的纤道在各地不少,但随着时过境迁,存有者十分稀少,象吴江运河古纤道这样基本保持原有风貌、长度达三华里者,则更是弥足珍贵。
7.三里桥
三里桥位于吴江市松陵镇三里桥村,跨京杭大运河。该桥始建于元泰定六年(1329),明天顺元年(1457)、清嘉庆二年(1797)重建,清光绪十一年(1885)再次重建。该桥东西走向,拱形单孔,全长50.4米,顶宽4.65米,堍宽5.08米,净跨16米,矢高12.5米。东桥堍有石阶47级,西桥堍有石阶45级,桥两侧砌着厚厚的栏石,桥面石镌刻着“轮回”图案。该桥拱券除以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外,还采用了收分法,即把拱券做成拱顶较窄于拱脚的型式,有利于高大桥梁拱券的横向固定。桥东桥台建有纤道,纤道台前宽1.15米,南北宽0.80米,往来船只上的纤夫可沿纤道直接从桥下通过。
8.安民桥
安民桥位于吴江市平望镇北大街,跨京杭大运河。俗称北渡桥,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初建,现桥为崇祯二年(1629)重建。该桥东西走向,单孔石拱桥,采用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全桥除武康石间壁和青石金刚墙外,其余均为花岗石砌置。桥长40.40米,中宽4.6米,净跨9米,矢高7米,其矢跨比为1:1.125,在江南水乡是少见的陡峭拱桥。券石上刻有信士捐银造桥、祈告家门昌盛、太平如意的图案。东西两侧石阶分别为32级和35级,桥两侧置有栏石,桥顶正中心桥面石系一块大的长方形武康石,上面刻有图案,但已经分辨不清。安民桥东西两堍也有着古老的地名。西堍是铺基弄,明代时曾设急递铺于此,东堍不远处是城濠里,元末张士诚在此筑有土城。
9.安德桥
安德桥位于吴江市平望镇区东南的京杭大运河与頔塘交汇处,又名平望桥。唐大历年间(766~779)始建,南宋淳熙十二年(1185)、明成化十九年(1483)、清康熙、乾隆年间数度重建,今桥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该桥南北走向,拱形单孔,桥长50.60米,中宽4.53米,净跨11.5米,矢高9.3米。全桥为花岗石构筑,拱券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北堍有石级28级,石阶下面有一平台,平台的两向各有4级踏步。南堍有石级31级,石阶下面也有一平台,平台下有踏步2级。桥两侧置有栏石,桥顶则安着靠背栏石,供过往行人休憩,桥面石中央刻有“轮回”图案,整座桥气势雄伟。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游平望时曾写下《登平望桥下作》诗,南宋诗人杨万里对此桥有“高桥过得桅”之誉。此桥在历史上曾为平望镇的制高点和地标。安德桥跨度大、桥孔高、气势雄伟。桥南面矗立着小九华寺,二者组合成一幅“桥庙相映”的水乡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