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

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南宋袁枢撰。宋朝之前,中国史书不外两种,即编年、纪传二体。前者以年为纪,后者以人为主。虽各有所长,但都不善记事,“或一事而隔阅数卷”;“或一事而复见数篇”。袁枢喜读司马光《资治通鉴》,但苦其浩博。有时一事延续数年,如果想要知其全貌,便要翻阅数卷。为解决这个困难,便以事件为中心,把分散的史料集中起来,按照《通鉴》原来年次,抄上原文和司马光的论,并起一题目,共编纂239个条目,另有附录66事,附在各条目之后,以类编纂,辑成一书。起自“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征淮南”,记载1360余年的史事。由于每事一篇,起迄了然,故称“纪事本末”。全书共42卷。所记305件大小事情,绝大部份是政治、军事事件。涉及经济方面的,只有唐朝两条。一是奸臣聚敛,一是两税之弊。作者开始编撰时间不详,书成约在乾道九年(1173)。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上孝宗。孝宗阅后大为赞赏:“治道尽在是矣”。诏令严州摹印10部(作者时任严州教授),此书因而得以迅速流传。从史料价值方面看,本书内容全部录自《资治道鉴》,没有作者一句话。所收集的也是材料集中的题目,零碎材料,也还要查阅《通鉴》原本,因此其使用价值就受到一定限制。但从史籍的编纂方法来说,却是开创了一种新体裁。另外阅读方便,故事性强,也吸引了不少读者。之后,各种纪事本末体书相继问世,极大丰富了中国史学宝库。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书教下》中赞此书“文省于纪传,事豁编年”。《四库全书总目》也说“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晰,节目详明,一览了然,遂使记传编年贯通为一,实前古之所未见”。此书最早刻本为南宋淳熙二年(1175)严陵郡摹刻本。明末,张溥在《通鉴纪事本末》每一篇后作一论,附在原篇之后,并按原本条目重新析为239卷。此书刊出后,宋42卷本渐为减少。1964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是为最好版本。

(0)

相关推荐

  • 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编辑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凡四十二卷.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马光的<资治 ...

  • 陈邦瞻

    陈邦瞻(1557年--1623年)明代诗文作家,史学家.字德远.高安(今属江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历南京吏部郎中.出为浙江参政,进福建按察使,迁右布政使.后改补河南, ...

  • [古籍书影]南宋赵与筹湖州刊本:通鉴纪事本末

    撰自 未曾/类目 中国史地, 史部, 宋辽金 /2020年10月22日此<通鉴纪事本末>由南宋史学家袁枢编,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全书共四十二卷,其内容以事为纲,将司马光所著< ...

  • 李致忠先生《通鉴纪事本末》简论

    <通鉴纪事本末>的纂修缘起 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序>中尝言:"先正温国司马文正公受诏编集<资治通鉴>,既成,又撮其精要之语,别为<目录>三十卷 ...

  • 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通鉴纪事本末>是由南宋史学家袁枢编写,这套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全书共四十二卷,其内容以事为纲,将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记载的一千三百多年间重大史事归纳为二百三十九 ...

  • 熟读“纪事本末”体,不怕高考文言阅读题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又到了大家茶余饭后热议考题的时间.语文卷向来受人瞩目,除了作文题常引发诸多网友的文思泉涌外,阅读题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内容--毕竟在150分的卷子里,阅读占有60+,可谓考生 ...

  •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 ...

  • 通俗故事:明太祖 朱元璋 《明史纪事本末》

    朱元璋小时候身体病弱,家里很穷.朱元璋十七岁的时候,进了庙里做了和尚. 天下人开始反抗元朝,朱元璋去问卦,卦象说起兵是大吉,于是朱元璋就去投靠郭子兴. 郭子兴见朱元璋相貌奇特,说话也投机,十分高兴,就 ...

  • 《平台纪事本末》弁言

    平台纪事本末系记台湾林爽文之乱及清军平乱之经过.按林爽文起事于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迨五十三年二月庄大田被擒,其乱始平.本书不仅按日详述乱事之发展与作战之情况,且更及于地势之险夷与人事之曲折,使览之者能 ...

  • 通俗故事:明建文帝 朱允炆 《明史纪事本末》

    关于朱允炆,传说众多.本文取自<明史纪事本末>. 朱元璋确定让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作为继位人,朱元璋的儿子们自恃是朱允炆的叔叔,对朱允炆很不尊重.朱允炆就问黄子澄如何应对,黄子澄讲了汉景帝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