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关陇清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王权故里构想
打造“关陇清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王权故里构想
一、概述
加强廉政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环节 ;弘扬廉政文化,崇尚以文养廉、文化育廉,是提升干部精神追求的有效途径,是开展廉政建设,提升整个社会廉政文化水平的内生动力。
对于一个干部,廉政是基本的要求;对于一个社会,文化是重要的思想防线。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要坚持发扬我们党在反腐倡廉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
甘谷历史悠久,人文渊薮。近年来,甘谷县委、县纪委深入挖掘传统廉政文化资源并汲取营养,倾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关陇清风”廉政文化品牌。在市委宣传部和甘谷县委、县纪委的推动下,已经由甘肃电视台拍摄《王权清风家训》电视短片上下两集。如果今后能在清末廉吏王权故里南坡寺村建成“关陇清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将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接受廉政教育的常态化平台。为了推动这一设想的实施,笔者不揣冒昧,提供以下构想,权当抛砖引玉,未雨绸缪之奢望。
“关陇清风”涵养廉洁。基地以王权一生勤政廉政的事迹和家风家训为主要的展陈内容,结合现实与时俱进,展示历史名人廉政勤政事迹,开展廉政教育,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向善向上,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以图片、展板、村民家风家训数字等各种展示方式,使廉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辟“清风”“廉政”、“勤政”、家训四大主题展示要素,全力打造甘谷首个廉政文化集中展示场所,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氛围。
“关陇清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计划建于磐安镇南坡寺村,总面积800平方米,建成后成为甘谷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二、硬件设施
1、入村门楼
门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作为关陇清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王权故里,门楼是整个基地村落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以简约风格定制石头门楼。
2、天然石题词:甘谷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3、纪念馆
王权纪念馆是“关陇清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主体建筑,为明清建筑风格。省建筑设计院设计(已经设计了图纸)。
(设计图扫描)
纪念馆前是青砖屏风,以竹子雕刻,名人题词:关陇清风
纪念馆前是石板路,可以缓步前行,具有时空穿越的感受,可以让人远离纷扰。纪念馆白墙黛瓦青砖,雕刻王权诗词。
4、王权故居
维修王权故居,以明清建筑风格修建。古色古香老房子,好似一阵清风袭来,使人顷刻心境平和。
故居内摆设古家具和王权遗物,显示耕读家庭特色。
5、王汝揆祠堂
王汝揆是王权父亲,《清史》有传,光绪皇帝下旨修建的祠堂,土改时被毁。现仅存东厢房。可恢复原来面目。
6、天然石碑
王权纪念馆院内布置天然石碑,刻字内容以名人评价王权的名言名句为主。石头由村委负责从当地寻找。
7、村间廉政文化墙
建立村间廉政文化墙,与王权故里的人文历史交相辉映。在充分考量人文社会环境、群众聚集区域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南坡寺村间墙壁上挖掘文化底蕴,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以王权廉政勤政事迹和家风家训为重点,按照突出重点、适度宽泛、凸显特色的原则精心规划设计。由王权学术研究会和王权书画协会负责完成。
8、村民家庭书画
联系县文联,县书协、县美术协会、王权书协等团体的书画家,为村民提供以家风家训,设计廉政文化的古诗词为主要内容,撰写中堂、横幅等各类书画,提高村民文化品位。
三、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主要提供“关陇清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王权故里的展陈内容。
1、清风篇
2、勤政篇
3、廉政篇
4、家训篇
1、清风篇
王权(1822-1904),字心如,清末伏羌县(今甘谷)安山里水沟村(今磐安镇南坡寺村)人。清末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其学问人品深受陕甘总督左宗棠赞赏,说:“伏羌王权学问人品天下少有,吏治尤为陕甘第一”。清末民初陕西著名学者张鹏一在为冯国瑞《守雅堂稿辑存》一书的序言中评价王权“清代甘肃人士,康熙初,以武功显者,赵良栋、王进宝猪人是也,中叶以后,以经术文学著者,有武威张介侯,阶州邢佺山,伏羌王心如诸先生。”上海文史馆馆员著名学者陈声聪说:“陇右为古秦域,据黄河上游,华戎所交,西北屏障,文化发迹之地。魁儒硕人,代有传人。汉著作家张奂,书法家张芝父子,南朝诗人阴铿,唐诗人李益,文学家赵武孟、赵彦昭父子,明诗人李梦阳,清学者邢澍、张澍,其尤著者也。清末有伏羌王权者,挺生期间。”
王权的诗歌卓尔不群,骨力尖苍,意味深厚,忠实地记录了社会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晚清社会的史诗。他的老师古浪县知县,名儒陈世熔称赞他:“笔下有风云,眼底无富贵”,,晚清学者诗人任其昌称赞他的诗歌和人品是“追锋飞马足,入握炼珠光。势捷生廉悍,神来动激昂。”甘肃古籍研究所所长,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专门研究甘肃地方文学史的漆子扬教授誉为“近代陇右诗圣”。
王权的文章有论者认为“古文胎息韩、柳”,然而著名学者霍松林认为:“远非韩、柳所能范围。其突出特点是:立意高,说理透,层层转折,愈转愈深,辞彩流美而内涵深厚,绝无空洞俗浅之失。”
文化墙、石碑、书画以名人对王权的评价以及廉政名言,王权诗词为内容。
兴平县城槐巷王权祠堂。
在他担任知县的延长、兴平、富平县,至今仍然流传着许多他的故事。时人称赞王权为关西孔子,在他去世前一年,兴平百姓集资在县城槐巷修建了生祠。王权不仅有丰富的亲民爱民和廉洁奉公的吏治实践,同时在他的诗歌和文章中,也有着许多至今仍然熠熠生辉的廉政理念和理论总结,对后世的地方治理和廉政建设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2、勤政篇
咸丰八年(1853)任甘肃文县教谕。这时候,文县和毗邻的四川羌族白马藏族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各寨首领互相联络,发动了数十万人的叛乱,他们占山为王,聚寨为寇,围攻城寨,四川已经被攻下三个县城,文县知县被捉后惊恐而死,当地百姓纷纷逃离。王权率领自己的学生萧继先,走进羌寨,不仅说服了文县境内的十多个寨子放下武器,接受了招抚,而且又走遍四川境内的三十一个寨子,说服了羌民接受招抚,不费一枪一弹,平息了叛乱,避免了一场巨大的兵燹之灾。这次成功招抚羌民,王权立了大功,知府向朝廷推荐他担任知县,但是王权没有接受,于是改授盐提举衔。
同治二年(1862年),王权受当时的陇南按察使林之望邀请,担任林的幕僚。清代幕僚,在古代称将军幕府中参谋、书记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一般指有官职的)。王权在林之望军中的幕僚角色,应当是类似于近代的参谋长,他参加了林之望的许多战役战斗,和林之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值得后人铭记的是王权保全了宁远(武山)城,使宁远县城免遭戮城的事迹。同治三年,河州回军东扑突袭,包围了宁远县城,情势危机,如果不能及时救援解围,一旦城破一场屠杀不可避免。王权请林之望急速发兵救援,因林之望拒绝发兵,王权愤而辞职,迫使林之望调动军队,救援宁远。在清军的攻击下,围困武山的回军被迫撤退,宁远城解围避免了一场屠杀。
同治五年(1866),王权经保荐被准以知县选用,在汉中勉县担任了一年厘务官后任陕西延长知县。时值战乱之后,延长民众大多数逃荒或者死亡,王权到任后清理统计人口,一个县仅仅有一千余户,四千余人,城乡荒芜,家园残破,他描绘了当时当地的情景:“百里剩荆榛,荒城塞水滨。饥乌环槁骨,怪兽诧生人。驿路芜难辨,嗟嗟卢与扁,无术起青磷。”“耆老几人在,逡巡诉马前。各言经战伐,不自识园田。转徙来千里,儿孙半九泉。皇恩非不渥,大赉已三年。”面对兵荒蹂躏的局面,王权首先采取了革除弊政,一切节俭,招抚流民,分给耕牛籽种,鼓励垦荒,设立粥厂十多处,供应那些家无宿粮的民众和回乡的流民,为了给经历过战乱极度 贫穷困苦的民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他向上司反映民众疾苦,争取救济物资。在冬天到来的时候,亲自把棉衣送到那些刚刚回家没有御寒衣物的人家。经过他的努力,一年内就招抚回家的流民四千多人。兵燹之后,狼害成灾,狼群公然入城食人,一位抚养孤儿的寡妇一家人在黄昏时竟然被狼入室后咬死。为了消除狼患,他悬赏鼓励猎狼,凡是猎杀狼的,可以凭猎杀的狼来县衙领赏。有一位小个子的跛子叫杨越臣,竟然一只手杀死了三百斤中的狼,使王权为之惊叹。春耕季节,为了鼓励农民积极生产,他下乡鼓励农民安居乐业,为了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他根据延长的自然条件,向农民散发棉籽,大力推广棉花和桑树种植。在《五月十九日,赴乡劝农,遂宿农家》三首诗歌中,他叙述了当时刚刚归农的农家生活:“小圃都连屋,新居半缺扉。启窗瓜蔓入,佐馔菜苗肥。燕乳贫犹恋,牛驯晚自归。艰难父诸老,相见总依依。”在他三年的任职期间,向农民散发了数千斤棉籽,栽下二万多株桑树。王权任职期满调任兴平知县,离开延长的时候,一个荒芜凄凉满目疮痍的穷县僻壤,已经换发出勃勃生机。在《延长留别三首》诗中,他叙述到离开时的情景:“来时榛莽塞郊圻,去日禾麻绿掩扉。”在他离任的时候,老百姓知道他要离开,纷纷出门携带自己酿造的醪糟米酒和粔籹(用蜜和面做成的馍馍)挥泪相送,他深感为这些善良淳朴的百姓做得很少,老百姓却如此厚爱:“耆黎拭泪叹轻装,黍籹村醪列两行。住竟何功惭禄米,去累尔费壶浆。”送王权的人,不仅仅是倾城而出的男女老少,四乡的人们听到这位亲民的县官离任,都来相送,以至于道路拥挤脱靴的有数百人:“断蹬持靴史氏传,我将何德比前贤。”三年来他竭尽全力,治理的成绩显著,但是他还有许多放心不下的事情:"轻赋仍有流亡户,丁寡犹多未辟田。”他感到欣慰的是,在他任职期间,全县没有一个人受到刑罚,他全力推广的棉花种植得到成功,家家户户响起了纺织机的声音,遗憾的是虽然给老百姓送了许多书,但是读书人都忙于种庄稼,很少听到读书的声音:“民自无奸非解网,士皆习稼罕鸣弦。就中一事情差慰,长夜机声比屋连。”他留给那些对他恋恋不舍的百姓的寄语是:“父老他时如念我,呼童勤拂护篱桑。”他希望父老乡亲把栽植的桑树护理好,他希望成为当地百姓除棉花之外的又一个经济来源。
3、廉政篇
同治十三年(1874),王权任兴平知县,为政清廉,关心民疾。当时“官差”浩繁,过往军旅经常临时拉差。为减轻农民负担,他用公款买50匹马,交城郊农民喂养。发给草料费,闲时耕田,忙时支官差。光绪三年(1877),陕西发生饥荒,他一面减轻赋税,厘定差役,一面力请赈救,举办义仓,筹集钱物,开办粥厂,亲自施舍。
王权在延长县任职期间,刚刚经过战乱的读书人,去省城参加考试的费用都拿不出来,他拿出自己的俸禄,资助他们;到兴平县任职后,又从自己薪俸中,捐银一千两资助贫困学生。为教化后人,由他自己捐资,亲自主持续修《兴平县志》,并重修了槐花书院及文昌楼,大兴教育之风。他赴任的时候是两个箱子,一箱书籍,一箱衣服,到他离任的时候,仍然是一箱书籍,一箱衣服。
王权为官刚明廉峻,不畏权势,处处为民着想。光绪七年(1881),陕西又遭大旱,收成大减。兴平县上报的粮食产量数字最少,省当局欲隐瞒灾情,让知府出面给王权写信,要他改动上报数字,他执意不肯。省上又要各地续捐义粮,他又据理力争,使兴平人民得以免捐缓征。一次驻藏某大臣路过兴平,随从人员仗势勒索钱财,被他重重打了一顿。为此,引起上司不满,竟被罢官,兴平人民数百人赴省泣留未乞。他在诗中写到:“五载共观摩”,“宦路棘荆稠”。从1874年到1884年的十年间,他在兴平曾三任知县,他每次去任,总有数百士民到省上恳留;每次到任,群众都夹道欢迎。由于他为官清廉,美名远扬而受到尊敬。陕甘总督左宗棠路过兴平,王去迎接,左下车扶起对王说:“足下陇右读书人也,宰相不为知县下车,我为读书人下车。”一时传为佳话。
光绪十年(1884),他离兴,任富平知县。光绪十二年(1886),王权辞官路过兴平,迎接的人群长达十多里,入城时,数千人簇拥在车子周围。王权在诗中描述:“耆老掀帷视,群惊鬓雪堆。此生余一面,几载盼重来”。兴平人民为了纪念王权的恩德,于光绪三十年(1904)秋,在槐巷为王权建立生祠,人称“王公祠”。
王权对地方官员的施政和廉政有自己的理论,在他的学生张世英就任甘泉县知县的时候,向他请教如何做好地方官员的时候,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送张育生之官甘泉》,总结了自己做地方官员的实践和体认,谆谆教导张世英如何在好官难做的情况下做一个好官。首先他指出不能像许多官员那样只顾“尽心于上”,而要“尽心于下”,一心为老百姓着想:“苟利于民,上官曰勿为,弗敢已也;苟不利于民,上官曰为,弗敢徇也。民安则心怡,民病则心凄,而上官之喜怒,己身之利钝,勿恤也。”第二,他进一步指出,仅仅尽心于下,要做到“廉”“勤”“明”,但不能因此而“恃”,因为一旦有“恃”就会产生三种流弊:“操非廉不立,而廉不可恃,恃廉则啬,啬之流也刻;职非勤不举,而勤不可恃,恃勤则躁,躁之流也蹇;事非明不判,而明不可恃,恃明则察,察之流也苛。”第三,他指出在廉、勤、明而不恃的基础上,还要避免三种歧途:“一曰诡异以动物,一曰纷更以凯功,一曰姑息以媚众。”他结合当时官场的现状,概括和针砭了这三种歧途对地方治理和民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危害。第四,他给张世英指出了杜绝歧途,走正道的几个要领:“简”“严”“诚”“谦”,最后回到甘泉的具体情况,指出“甘泉治处北山之冲,兵饥洊仍,土瘠民散,抚辑尤难为力,然苟以吾说处之,民病倘有疗乎?呜呼,讲吏道以救疲氓,吾知育生之急于行也。”在勉励中寄托着无限希望,可谓语重心长,可喜的是张世英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甘泉和渭南任上,当地士民多次挽留,以至于放弃了升迁的机会,被誉为“张青天”。
4、家训篇
王权出生在一个科举世家。一家三代出了六个半举人。
王权的祖辈和父辈都是当地的读书人,父亲王汝揆是道光二十年举人,王权和弟弟王树,以及王权的儿子王念诒、王树的两个儿子中举。
王权少时聪颖,文章出众。《续伏羌县志》载:王权“少小能文,稿脱手,辄惊人。”十六岁应童试,入学后考为廪生,受到古浪知县陈世熔的赏识,后和武威李云章同至古浪县署学习,受业名儒陈世熔门下,力学古文及诗。
王权的一生,恪守儒家士大传统,以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价值和目标追求,无论从教、从军、从政,都能以民为本,以民众的利益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在家风的传承方面,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王权的家风家训,用王权自己和他的学生张世英总结的话来概括,就是“操持严正,尽职敬事,淡泊明志,学而不倦”。王权父亲王汝揆,是平凉教谕,在兵乱城破之际,有一个同乡的杨道士来找他,拽袖请他和自己一道逃走,他知道一条通往城外的小道可以逃走,但是王汝揆拒绝逃走,他认为城陷时作为官员逃走是一种耻辱,于是写了家书,留下遗言托杨道士捎回家,而后从容自尽。王权说父亲“平生操持严正,跬步不苟,里中邪人,莫敢见其面。”从王权的一生来看,他秉承了父亲“操持严正,尽职敬事”的作风,做任何事情都严肃认真,恪尽职守,力求尽善尽美。他做教育,和任其昌成为近代天水教育的奠基人,培养了像张世英这样的英才。他从军,成为军事专家,撰写出《陇右战防窃议》《剿抚议》《固本议》《致柏子俊孝廉论甘肃事宜状》等军事著作。这些军事著作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军事研究价值。他从政,被左宗棠赞叹“吏治陕甘第一”,每到一地,都成为老百姓最欢迎爱戴的“父母官”。他撰写地方志,修成了《秦州直隶州新志》,被论者赞其“体例内容,皆精审翔实,峻峭清严,为陇右诸志之冠。”他的诗歌文章,被认为“古文胎息韩柳,诗亦琅琅唐音”,其诗有“杜工部之概”。 他的操持严正表现在一言一行之中,据他的学生张世英说,王权“词貌而肃,衣冠动作,学道之气,俨然望而畏之”。但是他乐于助人,“济人赴义,则倾曩不惜。”“喜成人之美,而不矜不伐,故人之所感者深。””
淡泊明志,学而不倦,是王权家风家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他对物质享受没有兴趣,“生平无饮食、衣服、舆马、珠玉、鼎彝之好。”临终遗言,要求棺木寿衣简朴,不得奢华。对地位名誉也淡然处之,宁可丢官也拒绝虚报浮夸。在他离开兴平的时候,当地百姓准备制作锦屏,列举他到兴平的政绩,为他饯行,他听到消息,立即致信牵头的乡绅张伯良,言辞予以拒绝,说仆吏材短浅,前后在官逾五载,自愧无绩效可述。然政主严毅,始终击强锄暴,执简祛烦,未尝为妪煦之容,奇谲之迹,措施虽未当,其无意于邀名干誉者,士民当共信之矣。吾子相知有素,今乃舍己徇众,欲荣我以标榜之文,奉我以过量之名,是诬之也,是愧之也,是挈而下之也,使与姑息以媚众,黠术以愚民者同列也。”勤学读书伴随了王权的一生,辞官回乡后更是废寝忘食,日有功课,直到他生命结束之时,还在读书,“属纩之前,丹铅犹不去手。”王权一家的家风家训,
是这个科举之家的文化积淀和传承,不仅仅是留给家庭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无形中影响着后代,让子女后代终身受益,也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乡风乡俗,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