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没有“欧洲特征”的欧洲国家,为什么是阿尔巴尼亚?

在世人的印象里,欧洲国家无论大小至少有两个特征:第一个是基督教氛围相对较浓。欧洲国家的信教人口都占到总人口的大多数,主流宗教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实际上都属于基督教范畴。

第二个特征是工商业发达,除了东欧地区外,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准,居民的生活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即使与东欧国家相比,阿尔巴尼亚也是相对比较贫穷的

然而,阿尔巴尼亚并不具备这两项特征,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是唯一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欧洲国家,占总人口的近60%。同时,该国又几乎没有现代工商业,人均GDP只有5000余美元,比很多发展中国家还要贫穷。

那么,为什么这个欧洲国家如此缺乏“欧洲特征”?

▲阿尔巴尼亚国土大部分是山地丘陵,农业很不发达


一、古老民族

现代巴尔干半岛上的主要民族是斯拉夫人,那些前南斯拉夫国家和保加利亚都是斯拉夫人。接下来是罗马尼亚人和希腊人,分别是古罗马人和古希腊人的后裔。

在宗教构成上,除了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这两个前南斯拉夫国家信仰天主教外,其他都是东正教国家。

但是,巴尔干半岛上还有一个民族成分与他们完全不同,又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另类国家,就是阿尔巴尼亚。该国被东正教国家三面包围,处在巴尔干半岛的西端,西面靠着亚得里亚海,南面是希腊,东面和北面都是斯拉夫国家。

▲阿尔巴尼亚三面被东正教国家包围,却以伊斯兰教为主体

阿尔巴尼亚的主体民族阿尔巴尼亚人,是巴尔干最古老民族伊利里亚人的后裔。古希腊人创造出欧洲最早文明的时候,伊利里亚人便已经是古希腊人的北方邻居了。但两者的关系很差,伊利里亚人占据内陆山区,比较贫穷落后,因而被希腊人视为野蛮人。

公元前167年,伊利里亚人被古罗马帝国征服,建立伊利里亚行省,他们从此开始跟随古罗马人的多神教信仰,然后在4世纪改信基督教。公元395年,古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廷也分化出罗马和拜占庭两个中心。

▲古罗马帝国称伊利里亚人为伊庇鲁斯人,并建有相应的行省

7世纪开始,南斯拉夫人从东欧迁徙过来,占据大半个巴尔干半岛,伊利里亚人借助山地保留了一小块领地,没有被斯拉夫化,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巴尔干民族构成。

长期分治的两个教廷,在教义与从属地位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终于在1054年分道扬镳,分别演变为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和以拜占庭为首的东正教。

▲天主教与东正教分裂后,巴尔干属于两者争夺的地区

巴尔干半岛在版图上属于东罗马帝国,但紧挨着西罗马帝国控制的意大利地区,导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个南斯拉夫民族和北部伊利里亚人信仰天主教,其他地区全部属于东正教。

在罗马教廷和意大利的支持下,信仰天主教的北部伊利里亚人曾经在1190年发动过起义,建立阿尔贝里公国,使整个伊利里亚地区改信天主教,但这个天主教公国没有存活多长时间。

▲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由此开始衰落

天主教和东正教徒曾经共同合作进行“十字军东征”,以收复被穆斯林占领的圣地。但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十字军认为东罗马帝国违约不肯提供给养,便用武力占领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残余的东罗马贵族和军队逃到伊利里亚地区,灭亡了阿尔贝里公国,东正教重新占到上风。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加剧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信仰东正教的南斯拉夫民族塞尔维亚人趁机崛起,攻占了除希腊以外的西半个巴尔干半岛,伊利里亚人被迫臣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宗教构成接近于定型,只有伊利里亚人例外。


二、伊斯兰化

1352年,奥斯曼人从西亚扩张到巴尔干半岛。东罗马帝国的衰落,以及巴尔干各民族的不团结,使奥斯曼人先后击败东罗马帝国和斯拉夫人,侵占大半个巴尔干半岛,包括整个伊利里亚地区。

奥斯曼帝国虽然没有在巴尔干占领区强制推行伊斯兰教,但通过向异教徒征重税、禁止从事商业等方式,鼓励他们改信伊斯兰教。斯拉夫人和希腊人总体上保持住东正教信仰,只有大部分伊利里亚人改信了伊斯兰教。

▲现代阿尔巴尼亚博物馆内的伊比里亚人画像

伊利里亚人历史上多次改变信仰,从古罗马人的多神教到天主教、东正教,还有过数次反复。对他们而言,选择哪种宗教更像是对统治者的妥协,缺乏必要的忠诚感。现在奥斯曼人来了,信仰伊斯兰教并非难以接受。

伊利里亚人在历史上与希腊人的关系就不好,塞尔维亚人也曾是征服者,因而缺乏对周边民族的认同感以及对东正教的归属感,这是促使他们改信伊斯兰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奥斯曼帝国鼎盛时占领几乎整个巴尔干半岛

此外,贫穷也是促使他们改教的原因。伊利里亚人世代生活的山地比较贫瘠,又没有金银等重要资源。虽然面临着亚德里亚海,但道路条件恶劣,无论是希腊人或斯拉夫人,都不需要借道这里出海,该地区的商业因而也极其不发达。

另一方面,改信伊斯兰教后,伊利里亚人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的认可和照顾。不仅废除了异教徒重税,能够从事利润丰厚的商业,还能为奥斯曼帝国充当雇佣军,赢得荣誉和财富。

▲阿尔巴尼亚人从小尚武,数百年来一直为奥斯曼征战沙战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500年里,当过帝国宰相的伊利里亚人多达25位。善战的伊利里亚人也为自己赢得了“山鹰之子”的美名,并用这个名字来称呼本民族,在伊利里亚语里面,“山鹰之子”的读音正是阿尔巴尼亚。

据后世的统计,到19世纪初,70%的阿尔巴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塞尔维亚等斯拉夫民族只有15%左右,希腊和保利加亚则更低不足3%。可以说,这个时期的阿尔巴尼亚人不再孤独,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最忠实的盟友。

▲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周旋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文明之间

奥斯曼和伊斯兰文化渗透进阿尔巴尼亚的语言、建筑等各个领域,阿尔巴尼亚人还多次参与镇压塞尔维亚、希腊等民族反抗的战争,与他们结下了很深的怨恨。


三、被动独立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唤醒了欧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意识,奥斯曼帝国对东正教徒的迫害和重税,更激发了巴尔干各民族的反抗。希腊首先于1822年赢得独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也在1880年前后获得独立,只剩下了阿尔巴尼亚人。

阿尔巴尼亚人似乎对独立不感兴趣,他们与奥斯曼帝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也完成了伊斯兰化,主观上没有脱离奥斯曼帝国的愿望。因此在这一波民族独立浪潮里,没有看到阿尔巴尼亚人太多的身影。

▲阿尔巴尼亚随处可见清真寺

奥斯曼帝国在19世纪后期已经严重衰弱,欧洲列强又正处于瓜分世界的热潮中。巴尔干虽然大部分地区被奥斯曼占据,但与俄国、奥匈帝国相邻,这三大帝国是巴尔干事务的主要争夺者。

英法等域外大国也有意介入巴尔干事务,以制衡奥匈帝国和俄国在巴尔干的扩张,进而影响世界格局。在巴尔干独立风潮的背后都有列强的身影,希腊得到英法的支持,斯拉夫民族得到俄国的支持,唯独阿尔巴尼亚没有。

▲争夺巴尔干的三大帝国,全部在一次大战中毁灭

阿尔巴尼亚源于古老的伊利里亚人,在民族上与任何列强都没有交集,又是伊斯兰地区,地理位置、人口和地盘都不如意,似乎没有支持其独立的价值。

1912年,已经获得独立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等国组成的巴尔干同盟打败奥斯曼帝国,准备瓜分巴尔干半岛,阿尔巴尼亚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遗产也在瓜分之列。这个时候,奥匈帝国站了出来,要求让阿尔巴尼亚独立。

▲斯拉夫民族独立后,奥斯曼帝国仍然占有巴尔干南端

从15世纪开始,奥地利及后来的奥匈帝国一直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主要对手,占领着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斯拉夫地区,并拥有强大的国力和军力,对巴尔干事务的影响力很深。

塞尔维亚一向是南斯拉夫民族中的老大,对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也有统一的雄心,自然会引起奥匈帝国的敌视。奥匈帝国希望通过阿尔巴尼亚的独立来限制塞尔维亚进一步强大,同时防止塞尔维亚获得亚德里亚海出海口。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阿尔巴尼亚被动地独立了

在奥匈帝国的支持下,阿尔巴尼亚境内的反奥斯曼力量成功发动起义,赶走奥斯曼统治者,于1912年11月宣布独立。相比其他巴尔干民族,阿尔巴尼亚人的独立似乎更像是被动的。

失去奥斯曼帝国这个靠山后,阿尔巴尼亚人也不想回到世仇塞尔维亚人的统治下,现在有奥匈帝国的支持,阿尔巴尼亚人便趁机实现了独立。

▲科索沃的主要民族是阿尔巴尼亚人,埋下了日后战争的隐患

即使如此,阿尔巴尼亚仍然失去了两个阿尔巴尼亚人占多数的地区:北边的科索沃划归塞尔维亚,南边的北伊庇鲁斯划归希腊。独立后的阿尔巴尼亚领土只有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一半,又被敌对的斯拉夫、希腊民族所包围,再次陷入了孤独之中。


四、世纪孤独

阿尔巴尼亚的独立并没有阻止塞尔维亚的雄心,反而使塞尔维亚及其背后的俄国更加敌视奥匈帝国,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巴尔干争雄的三大帝国全部在战争中毁灭。

塞尔维亚趁机联合原属奥匈帝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国,并通过这两个兄弟民族获得了亚德里亚海出海口。阿尔巴尼亚则再次恢复到历史上的状态。

▲即将遇刺的奥匈帝国王储,其帝国也将在四年后毁灭

这个国家有出海口却没有商业,有农业仅够温饱,奥斯曼时期本就没有什么工业,独立后又因为与邻国希腊、塞尔维亚的关系都不好,也无法启动工业化,这里似乎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唯一庆幸的是,这块贫瘠而又险恶的土地加上尚武的民族,使邻国没有吞并它的欲望。一战时,奥匈帝国、意大利、法国先后向阿尔巴尼亚派遣过军队与奥斯曼作战,但在战后都很快撤出,没有继续占领的兴趣。

▲意大利法西斯准备入侵阿尔巴尼亚这个被遗忘的角落

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兴起,企图恢复古罗马帝国的荣光。可放眼环地中海地区,只有阿尔巴尼亚还是块空白,没有列强势力插手,同时又是古罗马帝国曾经的行省。

1939年4月,意大利入侵并吞并了阿尔巴尼亚。1943年意大利战败后,德国接替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1944年11月,在霍查等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领导下,赶走纳粹解放了全国,战后加入了苏东阵营。

▲霍查领导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并执政到80年代

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分子,并没有结束阿尔巴尼亚的孤独,仅仅15年后,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彻底决裂。原因是新上台的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而霍查坚决反对这种行为,并断绝所有与苏联集团的往来。

同样与苏联决裂的南斯拉夫,因为与西方保持着良好关系,而使经济发展较好。阿尔巴尼亚却是几乎完全停止了一切对外交往,重新成为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家。对于这个原本就贫瘠的国家来说,这种自我封闭只会造成进一步的贫穷和落后。

▲由于同时与东西方为敌,阿尔巴尼亚在全国大建碉堡

随着1985年霍查去世,1990年苏联解体,阿尔巴尼亚不得不在1992年重新向世界打开国门。政治和经济的急剧转型使原有的苏式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很快被摧垮,人民的生活水平大为下降,在1997年一度引发了骚乱和内战,直到西方介入才平息。

相比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还算是幸运的。苏联解体后,南斯拉夫很快陷入了民族分裂和内战,一直打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才停止,但南斯拉夫已经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取代它的是各个南斯拉夫民族自己的国家。

▲阿尔巴尼亚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振兴经济的最大希望

尽管阿尔巴尼亚人是最古老的欧洲民族之一,但独立后的阿尔巴尼亚人保持了近百年的孤独,仍然是个伊斯兰为主体的贫穷国家,与其他欧洲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宗教上,脱离奥斯曼帝国后,阿尔巴尼亚没有接受过外来民族和宗教的统治,意大利和德国两个法西斯国家的入侵只有几年时间,而且也没有推行其他宗教。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后,伊斯兰教的影响力虽然被削弱,但至少没有其他宗教趁虚而入。

▲阿尔巴尼亚民族服装,吸引着外国游客

经历过内战后,阿尔巴尼亚积极向西方靠拢,2009年加入北约,2014年成为欧盟候选国。政治趋于稳定的同时,该国的经济发展仍然不容乐观,跟历史上的原因一样,其在发展经济上不占有明显的优势,农业、工业、商业都较为落后,目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只有旅游业。

2020年的人均GDP只有5000多美元,是个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能成功加入欧盟,相信将会迎来的经济上的腾飞。因此,阿尔巴尼亚目前努力与周边国家搞好关系,淡化自己的宗教色彩。

长期作者|霈霖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