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想赚钱,反而赚不到钱?
简七·豆
一位互联网大厂的朋友,最近答辩通过,准备升职。
算上年终奖,25岁年薪45万,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
我原本以为,他一定是经常熬夜,工作不能停。
他却说,每天晚上9点之后,就不再做工作任务了——
“无论是否还很着急,再多任务都是明天的事。”
这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为了升职加薪、达到别人的期望,我们总是陷入无尽的忙碌。
在公司加班,回到家也继续搞工作、或者埋头处理各种琐事...是很普遍的现象。
甚至还常常觉得,忙得没有成效,钱和时间永远「稀缺」。
如何才能摆脱“穷忙”呢?
(图片来源:《我要准时下班》)
今天想和大家读一本书,《稀缺》。作者一位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另一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我摘取了一些精华,想和你一起结合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这个总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01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稀缺」。
每当有件事马上就要到截止日期了,比如周五必须完成任务,周四你还没做多少。你会感觉心急火燎,开始全神贯注地工作,任何事都打扰不到你。
说明你进入了「稀缺」的状态,也是很多朋友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场景。
这或许还会让你感觉,稀缺的状态还是一件挺好的事。
的确,它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爆发出高度的注意力,高产出地工作。
这样的专注,短期内能够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如果长时间处在这种稀缺心态中,并不是什么好事。
作者提出了一个稀缺引发的效应,管窥效应。
就像是通过一根管子看东西,只能看见管子里面的东西,管子外面有什么,你都看不见。
一旦我们面对稀缺,就更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上面。这么一来,往往会忽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管窥效应会改变我们做出决策的方式。
比如你平时早上可能习惯性地去跑步,但是这些天工作任务特别多,你可能会觉得跑步也没那么重要了。
“赶紧把活干完最要紧,少跑一两天也没什么影响。”
但从长期来看,对身体的投资是最重要的,这个你肯定也知道。
在稀缺状态下,你就会容易做出损害长期价值的决定。
02
另外,稀缺会引发带宽的不足。什么叫带宽呢?
带宽,是我们的计算能力、关注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的统称。
我们从处理日常的事情到思考问题,都需要带宽。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有一定的宽度,而且同时行驶的车辆数量是有限的。
一般能并排开七、八辆车,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最多只能关注七、八件事。
如果超过了,就会引起带宽负担,路会拥堵,车的行驶速度会下降,严重的可能造成车祸。
所以,我们常常需要留有一定的注意力,去关注真正的长期规划,比如,学习新的技能。
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才能最终跳出稀缺的怪圈。
03
简单来说,太在意什么,往往会局限自己的眼光,反而更不容易得到想要的。
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越想赚钱,你越赚不到钱。
怎么避免进入这样的状态呢?想和你分享2个从书中学到的秘诀:
1)节约带宽。
就是减少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决定的琐事。
比如扎克伯格每天都穿一样的衣服,减少了选择的麻烦。
生活中这样权衡式的思维越少越好,不要为了几块钱斤斤计较,也不要老想着自己缺的东西。
把注意力放在可以长期积累的事情上,有效利用带宽,是摆脱稀缺的重要方法。
2)留有余闲。
再没有钱,也要留一小部分出来投资。
可以钱生钱,也可以投资在学习上,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认知水平。
尽量不要透支、不要借用。
时间上再紧张,也不要透支未来的时间。
试着定期让自己放空一会儿。
这可不是浪费时间,它会拓宽一个人的带宽。
(图片来源:《我要准时下班》)
比如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他下班后每天坚持半小时运动,琢磨汉服,学弹古琴,最近还开始研究剧本杀。
不把工作排得太满,足够的休息和运动,能让他在白天保持精力;留有时间进行跨领域思考,会反哺到工作中增加创新。
成年人的进步,就在于下班后的两个小时,若干年后,就会拉开和同龄人的差距。
稀缺,其实是一种心态。
关键就在于,想不想改变思维。
不要被重复的工作生活所吞没,而是要给自己留一些余地,跳出来看自己,旁观生活。
送一句书里的话给大家:
这个世界不缺资源,最可怕的是稀缺心态。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