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296

25种偏方治高血压
偏方一、双耳汤
配方;银耳、黑木耳各9~12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银耳、黑木耳以温水浸泡,洗净后,放入碗中,加适量水和冰糖,置锅中蒸1小时后取出。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动脉硬化或兼有眼底出血者,以肝肾阴虚型尤为适宜。
用法:吃银耳、黑木耳,饮汤。每日1~2次。
偏方二、龟甲养阴汤
配方:鳖甲,黄芪各30克,龟甲、枸杞子、五味子、党参、茯苓各20克,何首乌15克。
制法:将龟甲、鳖甲用小锅先煎取液,将其余药材加水30分钟以上,然后按常规煎煮至常规量,然后将两次所得药液和匀。
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100毫升。4周为一疗程。
偏方三、冰糖炖海参
配方:冰糖、海参各50克
制法:将海参洗净,与冰糖一起加水适量炖煮至熟烂。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润燥,主治高血压、动脉硬化。
用法:吃海参饮汤每日早晨空腹服食。
偏方四、发菜牡蛎粥
配方:发菜3克,牡蛎肉6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发菜、牡蛎肉水发洗净,将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煮沸,加入发菜和牡蛎肉一起炖至粥成。
功效:降压、通便,主治高血压、老年性便秘。
偏方五:海带根
配方:海带根适量。
制法:将海带根晒干粉碎成末。
功效:清热利水,祛脂降压。
用法:每日取6~12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1~2次。
偏方六、葛根茶
配方:葛根适量。
制法: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
功效: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

用法;代茶饮用。
偏方七、桑寄生饮
配方:桑寄生干品15克。
制法:将桑寄生干品,加适量水煎煮15分钟后滤渣取汁。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
用法:饮用,每天早晚各1次。
偏方八、芹菜汁
配方:鲜芹菜250克。
制法:将鲜芹菜洗净,切细绞汁。
功效:适用于干活上亢型或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
用法:每日分2次服。
偏方九、藏林茶
配方:藏林茶4克。
制法:将藏林茶放入瓷杯中,用开水冲泡。
功效:适用于肝火上亢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或兼高血脂症、冠心病者均可常服。
用法:代茶饮。

偏方十、山楂汁
配方:鲜山楂10枚(或山楂树叶10克),白糖30克。
制法:将山楂捣碎(或山楂叶洗净),加白糖和适量水一起煎煮至烂。
功效:活血化瘀、平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
用法:吃山楂饮汤,每日1次(或取汁代茶饮)。
偏方十一、甘菊粳米粥
配方:甘菊新鲜嫩芽或者幼苗15~3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甘菊洗净,与粳米、冰糖一起煮粥。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肝火亢盛之头晕。
用法:早晚餐服用,每日1次,连服7日。
偏方十二、降压茶
配方:罗布麻叶6克,山楂15克,五味子5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上三味放入保温杯内,用开水冲泡,加冰糖调味。
功效:清热平肝、活血化瘀、生津止渴,常饮可降脂降压,并可防治冠心病。
用法:代茶饮。

偏方十三、黄精四草汤
配方:黄精15克,夏枯草、益母草、车前草、狶签草各10克。
制法:将上药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后,再煮沸10分钟,煎2次,药液混合。
功效:清热、平肝、降压,主治肝热阳亢型高血压。
用法:分3次服,每日1剂。
偏方十四、醋泡花生米
配方:花生米、精醋各适量.
制法:将花生米洗净、晾干水分,装入容器内,倒入适量精醋,浸泡7天。
功效:清热、活血,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长期坚持食用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
用法:早晚各嚼食10粒,待血压降后可隔日服用。
偏方十五、山楂荷叶茶
配方:山楂25克,荷叶15克,大枣2~3颗。
制法:将500毫升水煮沸,放入所有材料,煮滚约5分钟后即可。
功效:降脂、健脾、降压、清心,可以预防肥胖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

用法:去渣饮用、每日1剂。
偏方十六、葵饼托大枣汤
配方:向日葵瓜子饼托1个,大枣20枚。
制法:将饼托洗净表面灰尘、掰碎,与大枣一起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煮半小时。
功效:平肝降压、散风祛痛,主治高血压及头痛、目昏。
用法:饮汤吃枣。
偏方十七、海蜇荸荠汤
配方:海蜇150克,荸荠350克。
制法:将海蜇、荸荠分别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
功效:滋阴清热、降血压,主治高血压。
用法:空腹顿服或分2次服用。
偏方十八、香蕉皮饮
配方:香蕉3只,西瓜皮60克(鲜品120克),玉米须6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香蕉去皮,与西瓜皮、玉米须一起加水共煮15分钟,加冰糖搅匀即可。
功效:平肝泄热、润肠利尿,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用法:候温饮服,每日2次。

偏方十九、葛根粳米粥
配方:鲜葛根适量,沙参、麦冬各20克,粳米60克。
制法:将鲜葛根洗净切片,与沙参、麦冬一起,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每次用葛根沙参麦冬粉30克与粳米煮粥。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阴阳两虚之头晕。
用法:每日1剂,可以常食。
偏方二十、芹菜苦瓜汤
配方:芹菜250克、苦瓜30克,砂糖适量。
制法:将芹菜、苦瓜洗净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加入砂糖用开水冲泡。
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亢之头晕。
用法:每日1剂,连服数日。
偏方二十一、桑叶地黄枕
配方:桑叶、干地黄、巴戟天各500克,牡丹皮200克。
制法:将上药洗净晾干,制成药枕。
功效:双补阴阳,适用于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
用法:睡时枕头。
偏方二十二、杜仲茶
配方:杜仲茶30克。
制法:取杜仲茶放入有盖的瓷杯中,用85度左右开水冲泡,以500毫升水为宜,加盖闷泡5分钟。
功效:调节血压、恢复血管弹性、。
用法:代茶饮用。
偏方二十三、槐花茶
配方:槐花适量。
制法:将槐树上生长的花蕾摘下后晾干,每次取适量用开水冲泡。
功效:凉血润肺、降血压,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用法: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
偏方二十四、决明茶
配方:决明子15~20克。
制法:取决明子用沸水冲泡。
功效:降压降脂、清肝明目,经常饮用治疗高血压之特效。
用法:代茶饮用,每天反复冲泡数次。

偏方二十五、莲心茶
配方:莲子心3克。
制法:将莲子心放入茶杯内,加开水冲泡15分钟。
功效:降压、清心,适用于高血压所致的头晕脑胀、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代茶饮用。
坠痰涎
大半夏丸
【处方】 半夏半斤,生姜半斤。
【制法】 同研如泥,焙干为细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坠痰涎。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鸡峰》卷十八
消痰顺气。主咳嗽
大半夏丸
【处方】 半夏6两,桑白皮1两,生甘草1两,皂角(捶碎)6两,生姜(锉碎)6两,青皮2两,槟榔2两,木香2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别研)2两。
【制法】 前5味,浆水5升,同煮令汁尽,取出半夏焙干为末,后4味与前半夏末拌匀,取生姜自然汁打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痰顺气。主咳嗽。
【用法用量】 方中青皮、槟榔、木香三味原脱,据《普济方》补。
【摘录】 《御药院方》卷五
支饮,膈脘不利,咳嗽喘满
大半夏丸
【处方】 半夏4两(汤洗7遍,去滑,焙干,为末),生姜(细擦)3两,蜜3两,青州枣2两(别煮取肉,去皮核,同生姜、蜜入银石器内与半夏末和熬,令稀稠得所),木香半两,沉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白术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红豆蔻半两。
【制法】 上13味,除前4味外为末,与半夏膏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支饮,膈脘不利,咳嗽喘满。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煎干姜、大枣汤送下。加至15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26种偏方调治崩漏
偏方一、山药山茱萸粥
配方:山茱萸6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茱萸、山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
功效:补肾敛精、调理冲任,适用于肾虚型崩漏
用法:每日分2次,早晚温热食。因热致病者忌服。
偏方二、姜汁蚌肉汤
配方:蚌肉150~200克,米酒20~30毫升、姜汁3~5毫升、花生油、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蚌肉剖洗干净,用花生油炒香后加入米酒、姜汁及适量清水同煮,待肉熟后再加精盐调味。
功效:滋阴、补肾,适用于肾阴虚所致之崩漏。
用法:佐餐食用。
偏方三、淡菜猪肉汤
配方:淡菜50~100克,猪瘦肉150克,黄酒、盐少许。
制法:将猪肉洗净、切块,淡菜洗净,二者一同入锅内加水及黄酒、盐,煮至肉酥。
功效:温肾散寒、补虚养肾,适用于肾虚型崩漏。

用法:佐餐食用。
偏方四、母鸡艾胶汤
配方:母鸡半只、艾叶、阿胶各15克。
制法:将母鸡加水煮熟,取鸡汤一碗加艾叶煎煮,5分钟后下阿胶,待阿胶溶化即可。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安神,用治肾虚型崩漏,月经淋漓不断等症。
用法:立即饮服,每日1次。
偏方五、狗头骨粉
配方:狗头骨1个,煅龙骨、棉花籽、百草霜各18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狗头骨烧存性,龙骨煅、棉花籽与百草霜共研为细末,混合均匀即成。
功效:温中止血,补虚固涩,适用于肾阳虚的崩漏、产后出血或老年血崩。
用法:每次服24克,用黄酒送服,出微汗为好。
偏方六、雄乌鸡汤
配方:雄乌鸡1只,糯米100克,葱白3条,花椒、食盐适量。

制法:将鸡毛去净,除内脏,洗净切块煮烂,再入糯米及葱白、花椒、食盐煮粥。
功效:益气养血、止崩安胎,适用于脾虚血亏而致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血色淡质薄,面色晄白或水肿,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等。
用法:每日2次,空腹食。
偏方七、乌贼鸡肉汤
配方:乌贼肉75克,鸡肉200克,大枣10枚,食盐、味精适量。
制法:将乌贼发开洗净切丁;鸡肉洗净切块;大枣去核,加清水适量同炖至鱼肉烂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
功效:补益气血、收敛止血,适用于脾虚型崩漏,经血非时而至、崩中继而淋漓、血色淡而质薄、气短神疲、面色苍白,或面浮肢肿、手足不温,或饮食不佳。
用法:佐餐或单独食用,每日1剂。
偏方八、荔枝干炖莲子
配方:荔枝干20粒,莲子60克。
制法:将莲子去心,荔枝干去壳、核,分别洗净加水用中火蒸熟。
功效:补血健脾,适用于脾虚型崩漏

用法:趁热服食,每日1剂。
偏方九、麦麸百草霜
配方:麦麸1000克,百草霜30克,红糖250克。
制法:将麦麸、百草霜、红糖加开水柔和成每个重100克的饼,将饼放笼屉上蒸熟。
功效:本方适用于脾虚之崩漏。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白开水送服1个。
偏方十、诃姜鳖甲丸
配方:干姜、鳖甲、诃子各等量,面糊少许。
制法:将上述三味共研为细末,用面糊调成丸
功效:主治脾虚型崩漏,证见经血非时而至,崩中继而淋漓,血色淡而质薄,气短神疲,面色苍白,或面浮肢肿,手足不温,饮食不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用法:每次9克,温开水送下,每日3次。
偏方十一、红米生地粥
配方:生地黄50克,红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生地黄洗净后煎取药汁,与红米加水共煮,煮沸后加入冰糖,煮成稀粥。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崩漏。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热食。服用期间,忌吃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偏方十二、生地藕节饮
配方:鲜生地黄50克,鲜藕节100克,红糖20克,牡丹皮30克。
制法:将生地黄、藕节、牡丹皮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半小时。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崩漏。
用法:加糖,去渣取汁服。
偏方十三、苎麻陈皮粥
配方:生苎麻根30克,炒陈皮10克,粳米、大麦仁各50克,盐少许。
制法:将生苎麻根、炒陈皮水煎,去渣取汁,然后加入粳米、大麦仁煮粥,临熟放入盐调味。
功效:凉血、止血、安胎,适用于血热型崩漏,妊娠胎动下血及尿血,便血等症。
用法:每日分2次空腹趁热服食。
偏方十四、乌梅红糖茶
配方:乌梅9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乌梅、红糖放入砂锅,加清水1大碗,煎至半碗,去渣。
功效:本方适用于虚热之崩漏。
用法:每天2次,温热代茶饮服。
偏方十五、醋豆腐
配方:豆腐250克,陈醋120克,红糖250克。
制法:将豆腐切成小块,与陈醋、红糖一同煮30分钟即成。
功效: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型崩漏。
用法:每日2次饭前服食,可连服数剂,血止后停服。
偏方十六、红糖煮黑木耳
配方:黑木耳60克,红糖30克。
制法:将黑木耳洗净,加适量水和红糖一起煮熟。
功效:益气、凉血、止血,对崩中漏下、血崩不止有很好的效果。
用法:一次吃完,每日2次。
偏方十七、白茅根饮
配方:白茅根10~30克。
制法:将白茅根择洗干净,用适量清水煮沸。
功效:清热凉血,用于血热出血。

用法:代茶饮用。
偏方十八、三七粉粥
配方:三七粉3克,大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淘洗净,大枣去核洗净,然后将粳米、三七粉、大枣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补血止血,化瘀清热,适用于崩漏下血及其他出血症。
用法:每日服食2次。
偏方十九、葵花盘散
配方:去籽葵花盘1个,黄酒适量。
制法:将葵花盘晒干,用砂锅焙成炭,研为细末,过萝备用。
功效:清热解毒,达邪外出,主治崩漏。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剂房事,崩漏初起者忌用。
用法:每日取3克,用黄酒送服,每日3次。
偏方二十、柿饼粉
配方:柿饼60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柿饼用砂锅焙干,不要焙焦,研为细末。
功效:清热止血,主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用法:用黄酒冲服。

偏方二十一、乌贼墨囊粉
配方:乌贼墨囊若干。
制法:将乌贼墨囊焙干研为细末。
功效:凉血止血,适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用法:每次取1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偏方二十二、益母草炒荠菜
配方:鲜益母草、鲜荠菜各30克,植物油,精盐少许。
制法:将上二者洗净后切段,然后下入热油锅中炒熟,加盐调味。
功效:活血、调经、凝血,适用于淤血型崩漏。
用法:每日2次,服至病好为止。
偏方二十三、益母草香附煎
配方:益母草30克,香附10克,三七粉3克。
制法:将益母草、香附加水煎取药汁,趁热冲泡三七粉。
功效:适用于血瘀阻滞型崩漏。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7日为1疗程。
偏方二十四、血竭鲫鱼散
配方:活鲫鱼1条(约200克),当归15克,血竭、乳香各50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鲫鱼去肠杂、洗净、将当归、血竭、乳香装入鱼腹内,将鱼用湿泥包裹,烧存性,去掉泥层,研为细末。
功效:益气补血、行淤止血,主治血崩。
用法:每次取5克,用黄酒送送服,日服2次、
偏方二十五、血常规藤饮
配方:当归藤、黄花倒水莲各20克,血党、朝天罐各15克,红药、透骨消,益母草各10克。
制法:将上述七味加适量煎汤取汁。
功效:活血祛瘀、固冲止血,适用于血瘀型崩漏。
用法:每日1剂,早晚2次服用。
偏方二十六、荠菜龙牙草饮
配方:荠菜、龙牙草各30克。
制法:荠菜、龙牙草各适量水煎汤取汁。
功效:固冲止血,适用于淤血型崩漏。
用法:每日1剂,连服3~5剂。
26种偏方调治鼻出血
偏方一、紫菜白萝卜汤
配方:紫菜30克,白萝卜500克,精盐少许。
制法:将白萝卜洗净切片,与紫菜一起加水煮至萝卜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肺热、止血,适用于热邪犯肺型鼻出血。
用法:每饮汤,吃萝卜紫菜,每日1次。
偏方二、鲜藕萝卜汁
配方:新鲜嫩藕500克,白萝卜25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藕洗净、切碎,榨汁后滤渣取汁,白萝卜洗净、切碎,榨汁后滤渣取汁;将两汁液调和后。
功效:宣肺泄热、凉血止血,适用于热邪犯肺型鼻出血。
用法:直接饮用或用温开水调服。
偏方三、茅根竹蔗汁
配方:白茅根50~120克,竹蔗100~300克。
制法:将白茅根、竹蔗加适量水,煎半小时,滤渣取汁。
功效:本方适用于由肺热引起的鼻出血。
用法:代茶饮。
偏方四、鲜藕蜂蜜汁
配方:鲜藕适量,蜂蜜15~30克
制法:将鲜藕洗净,榨汁100~150毫升,加入蜂蜜调匀即可
功效:本方对肺热引起的小儿鼻出血有效。
用法:内服,每日1次,连服数天。
偏方五、枇杷叶粥
配方:鲜枇杷叶7~9片(干枇杷叶15克),粳米60克。
制法:先将枇杷叶刮去背面绒毛,洗净切碎,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取汁600毫升枇杷汁,再加入洗净的粳米,待煮至米烂加入少量冰糖即可。
功效:主要适用于肺经热盛的鼻出血。
用法:每日服200毫升,每日2次。
偏方六、鲜生地茅根饮
配方:鲜生地黄100克,鲜白茅根80克
制法:二味洗净后捣烂,加少量凉开水绞取汁液。
功效:清热、生津、止血,适用热血伤络所致之鼻出血。
用法:分次饮用,每日1剂。
偏方七、藕节芦根汤
配方:藕节、芦根各30克。

制法:将藕节、芦根一起洗净、切碎,加适量水煎煮一碗汤汁。
功效:清热止血。
用法:一次喝下,1日2次,连用5日
偏方八、石膏豆腐
配方:生石膏50克,豆腐200克,盐少许。
制法:将生石膏和豆腐加水500毫升同煮1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本方适用于肺胃部郁热所致的鼻出血。
用法:饮汤吃豆腐。
偏方九、荷叶绿豆汤
配方:鲜荷叶半张,竹茹10克,鲜茅根30~60克,绿豆30克。
制法:先将鲜荷叶、竹茹、鲜茅根、绿豆分别洗净,然后将绿豆加适量水先煮,待绿豆煮开花后,下其余三位再煮10分钟,去渣取汁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适用于小儿胃热之鼻出血。
用法:日分2~3次服。
偏方十、旱莲茅根瘦肉汤
配方:红旱莲、白茅根各30克,瘦肉50克。
制法:将瘦肉洗净切小块,红旱莲、白茅根用纱布包好,与瘦肉一起加3碗水炖至1.5碗。
功效:清热凉血,本方适用于各种血热出血症。
用法:拣去药包,吃肉喝汤,分3次服用。
偏方十一、白萝卜饮
配方:白萝卜数个,白糖少许。
制法:每次取适量白萝卜洗净、切碎、绞取50毫升汁液,然后加少许白糖调匀即可。
功效:清胃泻热、凉血止血,适用于胃热上蒸引起的鼻出血。
用法:直接饮用,每日3次,连服数剂。
偏方十二、蒜泥敷足心方
配方:大蒜30克
制法:将大蒜剥去蒜衣,捣烂成泥
功效:引血下行、止血鼻衄不止。
用法:取蒜泥敷于出血鼻孔之对侧的足心,若是双侧鼻孔出血则服双足心,以布包扎,每次3~4小时,1日或隔日1次,一般敷1小时衄血可止。

偏方十三、栀子菊花茅根粥
配方:生栀子10克,菊花15克,鲜茅根50克,粳米60克,食盐适量。
制法:将生栀子打碎,与菊花、鲜茅根一起加水煎取药汁,然后将粳米与药汁一起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清肝泻火、凉血止血,主治肝火上炎型鼻出血。
用法:加入食盐调味食用,每日1次。
偏方十四、藕节西瓜粥
配方:鲜藕节数个,西瓜适量,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鲜藕节洗净榨汁250毫升,西瓜去皮、耔,榨汁250毫升,将所得汁液与粳米,加适量水煮成粥即可。
功效:清肝泻火、凉血止血,主治肝火上炎型鼻出血。
用法:加白糖调味食用,每日1次。
偏方十五、栀子仁粳米粥
配方:栀子仁3~5克,粳米50~100克、
制法:将栀子仁碾成细末,先煮粳米为稀粥,待粥将成时,调入栀子末稍煮即可。
功效: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适用于因肝火引起的鼻出血。
用法:加白糖调味食用,每日1次,连服3~5日。

偏方十六、藕节雪梨瘦肉汤
配方:藕节3~5个,雪梨2个,猪瘦肉100克。
制法:将藕节、猪肉洗净切块,雪梨去皮、核,切块,将三者一起入锅中加适量水煮到猪肉熟烂,拣去藕节即可。
功效:滋阴补血,适用于肾阴不足所致的鼻出血。
用法:分2次服用,连服5~7天。
偏方十七、白鸡冠花瘦肉汤
配方:白鸡冠花30克,猪瘦肉100克,食盐少许。
制法:将白鸡冠花、猪瘦肉洗净切小块,一起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炖汤,至瘦肉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降火、凉血止血,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鼻出血。
用法:喝汤吃肉。
偏方十八、鲜藕侧柏叶汤
配方:鲜藕200~250克,生侧柏叶60克,食醋和白糖各适量。
制法:将鲜藕洗净,切薄片,放入锅内加水用大火烧沸,改文火煮20分钟取汁,再将侧柏叶捣汁点入藕汁中,搅匀即可。
功效:滋阴降火、凉血止血,适用于因血热所致鼻出血。
用法:调入食醋和白糖代茶饮。

偏方十九、旱莲小蓟汤
配方:鲜墨旱莲、鲜小蓟草、鲜大青叶各30~60克,鲜茜草30克。
制法:将上述四味药切碎放入锅内,加水至淹盖药物,煮沸后再煮5分钟左右,即可倒出药液。
功效:滋阴降火、凉血止血,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鼻出血。
用法:稍凉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完。
偏方二十、地黄粥
配方:地黄60克(生地黄汁约50毫升),粳米100克,生姜2片,白糖或食盐适量。
制法:先用干地黄60克,煎取药汁,或将新鲜生地黄洗净后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黄汁约50毫升。将粳米加水煮粥,煮沸后加入地黄汁和生姜,煮成稀粥,加入白糖或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方适用于因阴虚所致的鼻出血。
用法:温热服食,作早晚餐用。
偏方二十一、人参大枣粥
配方:人参6克,大枣15枚,粳米30克。
制法:将大枣洗净、去核,人参切薄片,与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煮为粥。

功效:补气摄血,对因脾气虚引起的鼻出血有效。
用法:每日1剂,连用数日。
偏方二十二、大枣汤
配方:大枣15个
制法:将枣洗净,浸泡一小时,然后用文火炖烂
功效:本方适用于脾气虚所致的鼻出血。
用法:每服1剂,日3次,7天为1疗程。
偏方二十三、龙眼参枣粥
配方:龙眼肉、大枣、白糖参各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白糖参单煎取汁,然后同大枣、龙眼肉,粳米一并煮成粥,可加少许白糖调味。
功效:本方对脾虚所致的鼻出血有效。
用法:温热服食,每日1剂,连服数日。
偏方二十四、韭菜汁
配方:鲜韭菜300克,红糖少许。
制法:将韭菜洗净,捣烂取汁100毫升,加少量红糖调匀。
功效:补气摄血,对气血亏虚所致的鼻出血有效。
用法:一次服下。服用1~3剂,治愈率极高。

偏方二十五、炮姜肉桂粉
配方:炮姜30克、乱发灰30克、肉桂90克。
制法:将上述三味药材共研为细末,贮罐备用。
功效:适用于鼻衄不止。
用法:每次3克,用米汤送服,每日2次。
偏方二十六、猪鼻鲜蘑汤
配方:猪鼻肉120克,鲜蘑菇6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先将猪鼻肉洗净切碎,鲜蘑菇洗净切片,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炖至熟烂,加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型鼻出血。
用法:饮汤吃肉和蘑菇,日服1剂,分早晚各2次温服。
26种偏方调治腹泻
偏方一、焦馒头
配方:馒头1个
制法:将馒头烤焦捣成粉末,备用。
功效:恢复肠道功能,止泻。
用法:取焦馒头加红糖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
偏方二、山楂苍术散
配方:山楂30克,苍术10克,木香5克。
制法:将上述三味研粉。
功效:消积通滞,除湿健脾,止泻散寒
偏方三、山楂粥
配方:山楂10~20克,大米30克,白糖5克。
制法:将三者共煮成粥即可。
功效:有效缓解饮食不洁引发的腹泻。
用法:一天分3次服下,可连服3~5天。
偏方四、 莱菔山楂粥
配方:莱菔子15克,山楂2欧克,生姜3片,红糖15克,大米150克。

制法:先将莱菔子、山楂、生姜加水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然后放入淘洗净的大米煮熟,粥成时下红糖调味。
功效:消食止泻,治饮食不洁所致的急性腹泻。
用法:1天内分3次服下,可连服5天。
偏方五、黄米粉
配方:黄米2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黄米洗净,沥干水,用慢火炒至焦黄,碾成粉末。
功效:消宿食、止泄泻,可治食滞胃肠型腹泻,不思饮食。
用法:每次取黄米粉数匙,加白砂糖拌匀后,用开水冲程糊食用。
配方六、姜糖饮
配方:生姜5片,红糖50克。
制法:生姜、红糖加水煮沸取汁。
功效:疏散风寒、温胃健中,适用于饮食过凉或腹部着凉所致的腹泻,症见大便清稀、日久难愈、夹有不消化物、恶臭、肠鸣隐痛、手足发凉等。
用法:趁热饮用。

偏方七、莲子生姜汤
配方:莲子50克,粳米100克,姜、糖适量。
制法:先将莲子、粳米煮半小时,再放入姜、糖,煮10分钟食用。
功效:缓解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恶寒发热,鼻塞身痛。
用法:趁热服用。
偏方八、石榴叶生姜汤
配方:鲜石榴叶30克,生姜12克。
制法:将石榴叶洗干净,与生姜一起煎汤2小碗。
功效:散寒止泻,适用于寒湿型腹泻。
用法:1日分2次服完。
偏方九、艾叶炒米红糖汤
配方:大米10克,红糖10克,艾叶15克(鲜30克)
制法:将大米放锅内炒黄后,加水一大碗,加红糖、艾叶,煎开锅数分钟即可。
功效:散寒除湿、和中止泻,适用于寒湿型腹泻。
用法:待温时一次服完。每日1剂,一般服2剂即可见效。

偏方十、炮姜粥
配方:糯米30克,炮姜6克,白术15克,花椒和大料少许。
制法:将后四位用纱布包好先煮2分钟,然后下糯米煮成粥。
功效:散寒除湿、和中止泻,适用于寒湿型腹泻。
用法:每日分3次服食,连服1~2周。
配方十一、姜汁糯米粽
配方:糯米粽500克,姜汁、白酒各适量。
制法:将糯米粽切片,蒸熟后,加少许姜汁和酒拌匀即可。
功效:温补脾胃、驱寒止泻,主治寒泻之便如清水、口淡唇白。
用法:每次吃100克,早晚各1次。
偏方十二、萝卜叶陈皮汤
配方:鲜萝卜叶120克,陈皮30克。
制法:将白萝卜洗净、切段、与陈皮一起加水煎成2小碗汤。
功效:温补脾胃、驱寒止泻,主治寒湿阻滞型腹泻。
用法:每日分2次服完。服2~3剂,病可痊愈。
偏方十三、白扁豆粥
配方:新鲜白扁豆100克(干品5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白扁豆择洗干净,粳米淘洗干净,按常法同煮为粥。

功效:补脾健胃,适用于慢性腹泻、食欲欠佳以及消化不良的老人和儿童食用。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
偏方十四、枣栗粥
配方:大枣10枚,栗子250克,茯苓20克,大米100克,白糖30克。
制法:将大枣洗净,栗子去皮,大米淘洗干净,按常法将前四味一起煮粥,加白糖调匀。
功效:益脾胃、止泄泻,适用于脾胃虚热所致的泄泻以及五更泻。
用法:温热服食。
偏方十五、莲子大枣粥
配方:莲子30克,大枣10克,山药30克,百合30克,糯米100克。
制法:将五者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
功效:缓解治疗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面色萎黄,神疲倦怠。
用法:早晚温服。

偏方十六、栗米山药粥
配方:栗米50克,山药25克,大枣5枚。
制法:将栗米、山药、大枣一起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熬煮成粥。
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腹泻以及气血不足之体弱。
用法:早晚温服。
偏方十七、山药内金粥
配方:山药25克,鸡内金15克,莲子30克,糯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山药,鸡内金。莲子先加水煎煮20分钟。再把淘洗干净的糯米放入锅中煮成粥,加入适量白糖调匀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理气止泻,适用于脾虚型腹泻。
用法:每日服用2次。
偏方十八、胡萝卜汤
配方:胡萝卜250克。
制法:胡萝卜连皮切成块状,放入锅内,加水煎烂,去渣取汁即可。
功效:益脾胃,缓解久泻不愈、食后便泻,面色苍白。
用法:每日分2~3次。

偏方十九、榛仁大枣汤
配方:榛子仁、大枣各500克、。
制法:将榛子仁炒焦黄,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适量大枣洗净,加清水熬成大枣汤。
功效:补脾胃,益气力,可治脾虚泄泻、身倦无力。
偏方二十、芡实点心
配方:芡实、莲子、山药、白扁豆各等份,白糖适量。
制法:将芡实、莲子、山药、白扁豆洗净、沥干水分,共研成细末,加白糖和匀,捏成小饼状蒸熟。
功效:补中益气,收敛祛湿,主治慢性泄泻、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泻等。
用法:作点心吃,每次50~100克,连食数日。
偏方二十一、核桃扁豆泥
配方:核桃仁10克,白扁豆150克,黑芝麻10克,白糖100克,猪油80克。
制法:将白扁豆洗净加少许清水上蒸笼蒸至熟烂,捣成泥;黑芝麻炒香,研末。然后将锅刷净,置火上烧热,放入猪油再热,然后倒入白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将尽,放入白糖炒至不粘锅底。再放猪油、黑芝麻、核桃仁、混合炒片刻即成。

功效:用治脾虚久泻,大便燥结,肾虚之须发早白等,亦是中老粘人常用的保健食品。
用法:身体虚弱的老人可在每天中午饭后吃一勺。身体良好的老年人可以当做保健食品在加餐的时候吃。
偏方二十二、乌梅葛根汤
配方:乌梅10只,葛根10克,红糖少许。
制法:取上二味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烧20分钟,去渣取汁。
功效:解表退热、涩肠止泻,适用于肠胃湿热型腹泻。
用法:加红糖分次调服。
偏方二十三、陈皮大枣汤
配方:干大枣12只,陈皮10克。
制法:将干大枣放入铁锅内炒成微焦,与陈皮一起加水煎15分钟,去渣留汁。
功效:燥湿止泻、理气健脾,适用于肠胃湿热型腹泻。
用法:代茶饮,每日1剂,分两次服。

偏方二十四、苦瓜拌蒜泥
配方:苦瓜100克,紫皮大蒜1头,米醋,酱油、香油各适量。
制法:苦瓜起司,大蒜加工成泥,再加米醋,酱油、香油拌匀。
功效:缓解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烦热口渴,小便短赤。
用法:拌匀即食。
偏方二十五、薏米粥
配方:薏苡仁50克,粳米75克。
制法:将薏苡仁晒干,碾成细粉;粳米淘洗干净,与薏苡仁按常法同煮为粥。
功效健脾利湿,适用于老年慢性泄泻,舌苔厚腻者。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
偏方二十六、大蒜塞肠
配方:大蒜1头
制法:将大蒜剥皮洗净,用刀削去蒜瓣的头尾和蒜的膜皮。
功效:解毒,消炎,治肠炎腹泻。
用法:腹泻时,大便后先用温水坐浴,再将削好的大蒜送入直肠里。每次放一两瓣,连放两三天,大便可正常。
26种偏方调治皮肤瘙痒
偏方一、莲子百合黑米粥
配方:黑米100克,莲子、百合各30克,大枣10枚,冰糖30克。
制法:将莲子洗净、去心,大枣洗净、去核,百合、黑米洗净,然后将黑米、大枣、莲子、百合一起入锅,加适量清水煮粥,粥成时加入冰糖搅匀至其溶化。
偏方二、苦菜绿豆炖大肠
配方:苦菜干150克,绿豆100克,猪大肠300克,盐适量。
制法:将绿豆洗净先煮20分钟,然后将绿豆捞起,灌入干净的大肠内,两端用线扎紧,同苦菜一起放入煮绿豆的汤中,用慢火炖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降火、排毒止痒,主治风热所致的皮肤瘙痒。
用法:顿服,隔日1剂。
偏方三、绿豆蒸榴莲
配方:绿豆30克,莲藕5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莲藕刮去外皮,保留藕节,然后洗净。从莲藕近节一端切开,将洗净泡发的绿豆灌入藕孔内,入锅蒸熟,切成薄片,淋上蜂蜜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外袭型皮肤瘙痒。
用法:作点心食用。
偏方四、金银枇杷饮
配方:金银花10克,枇杷4个
制法:将枇杷洗净,切开去核,放入碗中捣烂,加金银花用沸水冲泡。
功效:祛风止痒,适用于血热风盛所致的皮肤瘙痒。
用法:频频饮服。
偏方五、大枣绿豆汤
配方:大枣、绿豆各50克,猪油、冰糖各适量。
制法:先把绿豆放入清水中浸泡2~4个小时,大枣切半去核。将大枣、绿豆置于水中,煮至绿豆开花,加入猪油和冰糖搅匀即可。
功效:清热补血,适用于风热外袭型皮肤瘙痒。
用法:每日1剂,一般服用3剂瘙痒可明显减轻,连用10剂可愈。
偏方六、蝉蜕消风散
配方:蝉蜕、薄荷各100克,黄酒适量。
制法:将蝉蜕、薄荷分别研为细末、和匀,装瓶备用。

功效:疏风散寒、解毒止痒,适用于风热所致皮肤瘙痒难耐。
用法:空腹时用温酒送服,每次6克。
偏方七、双花三豆汤
配方:双花(金银花)、甘草各10克,黑豆、黄豆、绿豆各15粒。
制法:将上述五味加500毫升水共煎至250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对风热型皮肤瘙痒有很好的效果。
用法:早晚各服1次。
偏方八、干花椒水
配方:干花椒壳100克,盐少许。
制法:将干花椒壳、盐一起放入干净的容器内,加500毫升沸水浸泡24小时,滤去花椒壳,留取花椒水。
功效:祛寒扶阳,适用于风寒束表型皮肤瘙痒。
用法:以花椒水涂患处,每天2次,连用7天。
偏方九、生姜涂擦法
配方:新鲜老生姜1块。
制法:将老生姜洗净、捣烂如泥,用纱布包裹。
功效:次方既能祛寒止痒,又能滋润皮肤。
用法:涂擦患处。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疗效显着。

偏方十、紫苏红糖粥
配方:紫苏30克,大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大米洗净,加适量水先煮粥,待粥将成时下入洗净、切碎的紫苏煮至粥成,加入红糖调匀即可。
功效:疏风散寒、生津止痒,主治风寒束表型皮肤瘙痒。
用法:趁热服食,每日1次。
偏方十一、豆豉葱白粥
配方:豆豉30克,葱白3茎,粳米80克,香油、精盐少许。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与豆豉一起加适量水煮粥,待粥将成时下葱白稍煮,加入精盐、淋入香油调味即成。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痒,适用于风寒束表型皮肤瘙痒。
用法:趁热服食,每日1剂。
偏方十二、蒜泥涂擦方
配方:大蒜一头
制法:将大蒜剥去表皮,放入干净的碗中捣烂成泥。
功效:辛温解毒、消炎止痒,对风寒束表型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疗效。
用法:将患处皮肤洗净,用纱布包裹蒜泥揉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7~10天。

偏方十三、苍艾复方煎
配方:苍耳子、艾叶各30克,苦参、地肤子、白鲜皮、露蜂房、土槿皮、苏叶、川椒各20克。
制法:将上述各味一起加适量水煎煮后,滤取药液。
功效:适用于冬季皮肤瘙痒症。
用法:每天1剂,趁热洗浴,早晚各1次,每次搓擦15~20分钟,连用7天为1个疗程。
偏方十四、蕹菜猪肉汤
配方:蕹菜150克,猪肉50克,盐各少许。
制法:将猪肉洗净、切片加适量水煮至猪肉熟烂,加入洗净切碎的蕹菜煮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止痒,适用于湿热内蕴型皮肤瘙痒。
用法:佐餐食用,连吃数天。
偏方十五、海带绿豆汤
配方:海带200克,绿豆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海带洗净切碎,与绿豆一起煮至熟烂,加白糖调味。
功效:清热、利湿、止痒,适用于湿热内蕴型皮肤瘙痒。
用法:每日1次,连服10日。
偏方十六、百合薏米汤

配合:百合30克,薏苡仁5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薏苡仁洗净入锅,加清水炖至发糯时,将洗净的百合加入,继续炖至薏苡仁百合熟烂,加冰糖调匀即可。
功效:清热润燥,适用于湿热内蕴型皮肤瘙痒。
用法:早晚空腹食用。
偏方十七、醋泡苦参
配方:苦参150克,白醋500毫升。
制法:把苦参放在一个大玻璃瓶里,倒入白醋,盖好盖子密封5天,期间每天摇晃一下瓶子,让苦参与白醋均匀地浸泡。
功效:清热燥湿,适用于湿热内蕴型皮肤瘙痒。
用法:每天2~3次用棉球蘸药液涂擦瘙痒处,连用5~7天。
偏方十八、羊肉山药粥
配方:羊肉50克,冬瓜150克,山药100克,粳米50克,盐适量。
制法: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然后将羊肉洗净、剁碎,冬瓜去皮切块、山药洗净去皮、切丁;待粥煮至八成熟时,加羊肉、冬瓜、山药同煮至粥成,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阳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皮肤瘙痒。
用法:早晚各服1碗,连服7日。

偏方十九、黄芪大枣包
配方:黄芪250克,大枣250克,面粉250克
制法:将黄芪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加大枣再煮至枣熟后捞出,去皮核,将枣肉捣成泥。用少量候温的黄芪汤和面粉,用枣泥作馅制成包子,上笼蒸熟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皮肤瘙痒。
用法:作主食,经常食用。
偏方二十、姜丝炒山鸡
配方:山鸡肉100克,生姜15克,油、盐各适量。
制法:将山鸡肉、生姜分别洗净、切丝,锅中下油烧至五成热,下入鸡肉煸炒到七分熟时,加入姜丝和盐,翻炒至熟。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皮肤瘙痒等症气血两虚者。
用法:佐餐食用,隔日1剂。
偏方二十一、泥鳅红枣汤
配方:泥鳅30克,大枣15克,盐少许。
制法:将泥鳅用清水漂养2天,让其吐尽泥沙,然后洗净,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和洗净的大枣一起炖至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皮肤瘙痒。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15次。

偏方二十二、大枣雪梨膏
配方:大枣(或金丝枣)10枚,雪梨膏20毫升。
制法:将枣先泡半小时,入砂锅内加水煮至枣烂后加入雪梨膏即可。
功效:润肺护肤、健脾益气,适用于老年人血虚风燥之皮肤瘙痒。
用法:每日1剂,连服10天。
偏方二十三、猪蹄骨汤
配方:猪蹄骨2~3个
制法:将猪蹄骨加水煮沸后再熬5分钟。
功效:可治老年人顽固性皮肤瘙痒。
用法:每天临睡前用卫生棉或洁净的棉布蘸猪蹄骨汤再皮肤瘙痒处搽洗一遍。一般连续搽洗4次,症状基本消失。重者可多搽几次。
偏方二十四、银黄酒
配方:银黄(金银花、黄芩组成的中药制剂)、60度高粱酒各适量。
制法:将银黄泡与高粱酒中(银黄、酒的比例为1:4)
功效:适用于老年人皮肤瘙痒。
用法:晚上睡觉时用棉球蘸调好的药浆涂抹在瘙痒处,当夜即可见效,每夜1次,3~5次可痊愈。
偏方二十五、药酒洗浴方
配方:鸡血藤、夜交藤、乌梢蛇装入干净容器内,倒入白酒,加盖密封,浸泡1周后食用。
功效:适用于老年人皮肤瘙痒。
用法:每天取50毫升左右的药酒掺入热水中洗浴,连用5~7天。
偏方二十六、药浴疗法
配方:荆芥、防风、苦参、丝瓜络、蛇床子、当归各30克。
制法:将上述各味,加适量水煎煮半小时,滤渣取汁,倒入浴盆中。
功效:适用于老年人皮肤瘙痒。
用法:候温后洗浴,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5~7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