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才能下药?—“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一百七十四
对症才能下药?
新朝盗贼蜂起,天下大乱。究其原因,饥民由于饥寒穷愁,聚众抗税,转掠求食而已,起初并不敢占领城市,杀害政府官员,俘虏的官员还被遣送回政府军。
但是王莽没有意识到这点,不去赈灾减税来解散饥民,而是实施严打,导致基层官员怕追究责任而瞒报匪情。军事机制又僵化,地方不得擅自发兵。
平乱的主力全靠中央军,所到之处反而扰民,火上浇油。政府在此思路下平乱,越平越乱,导致局势逐渐失控。赤眉绿林,铜马更始,遍及山东河南。
其实基层官员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但实话实说换来的是王莽的勃然大怒,下狱以为诬罔,诏书切责。此后大家都选择了瞒报来粉饰太平。中央军也借剿匪的机会,大肆扰民,以至于平民宁愿选择匪徒来抢,而不愿中央军来剿匪,因为相比之下损失更大。
在此形势下,当时有一个山东翼平太守田况提出了新的思路,发本地民年十八以上四万余人,授以库兵,与刻石为约。盗贼军闻之,不敢入界。见效后,出界击贼,所向皆破。田况还上书王莽,提出召回中央军以免扰民,让地方自主平乱,军事上采取坚壁清野和招降来分化消耗。
尽管这个思路是行之有效的,但王莽畏恶之,阴为发代,遣使者赐况玺书。使者至,见况,因令代监其兵。况随使者进入都城,拜为师尉大夫。盗贼军只怕田况,田况走了后,齐地遂败。
王莽不外乎是担心地方借机有自己的武装,脱离中央,反而比灾民更生后患。他宁愿依靠自己的中央军来监视地方,剿灭反贼,也不愿意地方自主。也就是典型的不能上台面的动机:宁与国贼,不予家奴。
你认为这一点上王莽做的是否正确?为什么领导总是不放心将权力下放,而一定要把权力抓在手里面?
个人认为领导权力下放一直是一个难的主题,这里面有不少因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而且集权和分权本身就是一种手段,应该为管理目标服务,而管理目标又应该围绕管理问题而展开。
以王莽末年的管理案例来分析,其管理问题是因为三个典型误判造成的:
第一、国际形势的误判。汉朝周边国家中,匈奴的力量最为强大,而匈奴经过与汉朝打了几十年的仗,总体来讲是输大于赢,被卫青、霍去病打得“漠南无王廷”,再加上汉朝自汉宣帝后,坚持与匈奴通婚,和平相处,因此匈奴对汉朝已经不存在过多的敌意,更希望不动干戈。而对边境的侵扰也更多是想得到一些小利,没有想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意图。
在这个情况下,王莽动用30万倾国之兵征讨匈奴,劳民伤财,实在是不划算,也没有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
第二、国内矛盾的误判。国内的叛乱,是因为对外用兵,而导致百姓输财。饥民由于饥寒穷愁,聚众抗税,转掠求食而已,起初并不敢占领城市,杀害政府官员,俘虏的官员还被遣送回政府军。但是王莽没有意识到这点,不去赈灾减税来解散饥民,而是实施严打,导致基层官员怕追究责任而瞒报匪情。
其实基层官员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但实话实说换来的是王莽的勃然大怒,下狱以为诬罔,诏书切责。此后大家都选择了瞒报来粉饰太平。
第三、应对措施的误判。田况的军队分权切中要害。其实中央军也借剿匪的机会,大肆扰民,以至于平民宁愿选择匪徒来抢,而不愿中央军来剿匪,因为相比之下损失更大。所以,如果能依照田况的建议,发本地民年十八以上的人,授以库兵,召回中央军以免扰民,让地方自主平乱,军事上采取坚壁清野和招降来分化消耗。这个措施肯定可以奏效。
目标是因为对问题的清晰认知和分析,才能得出的,王莽因为对管理问题的误判,导致管理措施的巨大偏差,加速了新朝的灭亡。可以引以为鉴。
请思考:从上面案例可知,对问题的清晰认知是关键。那么如何保证我们对问题能有一个清晰认知呢?又如何让领导清晰认知关键问题呢?